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有害废弃物包括废液、污泥、废渣、废容器等。有害固体废弃物的特性是:易燃性、易爆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水生生物毒性、植物毒性、遗传变异性、刺激性等。有毒有害废弃物按其数量、有毒有害成分的含量,对环境物质的物理、化学、传输特性等,可引起下列不良后果:(一)引起或严重导致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钛白石膏是硫酸法钛白粉厂在酸性废水中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是一种有毒有害废物.对某钛白粉厂排放的该固废进行腐蚀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以及毒性物质含量鉴别,结果表明,该固废不属于危险废物.根据现阶段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技术水平和该钛白粉厂排放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土地开发利用状况,提出用于已围滩涂填方的处置对策方案,既使钛白石膏得到无害化处置,又能满足围垦造地对塘渣的需求,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3.
通过物理观察和气味辨识进行行业初筛并选取类比样品,对某非法倾倒的不明固体废弃物的物理特性、浸出毒性、成分组成及特征污染物进行全面测试分析,判断该废弃物属于镀锌行业酸洗污泥,进而对其进行毒性指标鉴别与危险性评估,判定其为非危险废物。通过本案例对不明来源固体废弃物的识别和鉴定程序、方法以及应把握的关键环节的试验与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为不明来源固体废弃物的鉴别与危险性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生物发光技术对炼油废水的综合急性毒性进行了检测评价,该方法具有取材价廉,简便快速等优点,实用性强。试验表明:炼油废水具有较强的急性毒性特征,Ec_(50)=55.57%,毒性等级Ⅱ级(毒)。各车间废水的比较以催化裂化和千馏废水毒性最高,是废水急性毒性控制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5.
制浆造纸废水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以理化监测为主,而理化分析并不能实际反映出水污染源对水体中受害生物的综合毒害强度。该研究同时采用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溞类急性毒性试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和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制浆造纸排放废水的生物毒性大小,根据上述毒性实验所测定的半数效应的体积百分比浓度,筛选出对该行业废水最为敏感的毒性试验方法和试验生物,同时结合毒性单位法和废水中的常规污染物浓度与特征污染物对该排放废水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制浆造纸废水对斑马鱼的96 h LC50为33.24%、33.33%和32.96%,属中毒;对大型溞的48 h LC50为27.01%和37.47%,属中毒;对青海弧菌Q67的15 min EC50远远小于10%,属高毒或剧毒;对斜生栅藻的96 h EC50为50%~100%,属低毒。可见,发光细菌毒性试验方法对制浆造纸废水最为灵敏;同时测定4类生物急性毒性的方法为建立我国重点废水排放行业的生物毒性监测方法体系和适合不同污染源废水的试验生物目录库奠定了基础;虽然部分制浆造纸废水的理化指标已经达标,但是其生物毒性较强,这说明采用生物毒性监测配合理化监测方法监测水污染源排放的废水,才能更深刻了解污染物对水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是化学试验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论述了国内外工业废水的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技术的发展和现状。运用3~5种小型鱼类组合技术方法对数十家企业工业废水进行急性毒性测试,可显著提高该技术方法毒性测试的灵敏性和毒性判断的可靠性,并显著缩短试验时间。根据工业废水组分及生物毒性的复杂性,以及不同鱼类对同一毒性和同一种鱼类对不同毒性的敏感反应具有差异性的特点,着重探讨和论述了支持用多种鱼组合(同时)测试工业废水急性毒性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氯消毒前后污水毒性的变化及消毒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发光细菌试验和umu试验,分别考察了二氧化氯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污水二氧化氯消毒后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氧化氯消毒剂投加量的增加,消毒后水样的急性毒性不断增大,但遗传毒性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二氧化氯的消耗量不断增大,消毒后水样的急性毒性先增大后减小,遗传毒性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由于消毒条件对污水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有着不同的影响,说明污水中产生急性毒性和产生遗传毒性的物质不同,对于某一种污水,通过控制消毒条件可以使消毒后污水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都较低.  相似文献   

8.
Rac-及S-异丙甲草胺对2种微藻毒性特征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在对映体水平上研究了除草剂Rac-及S-异丙甲草胺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普通核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急性毒性特征及腐殖酸对除草剂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ac-及S-异丙甲草胺的急性毒性与浓度及暴露时间呈正相关,Rac-及S-异丙甲草胺对微藻细胞的急性毒性存在立体选择性差异.Rac-异丙甲草胺对普通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的EC50,96 h分别是S-异丙甲草胺的2.25和1.81倍,S-异丙甲草胺对微藻细胞的生态毒性较大,而斜生栅藻对Rac-及S-异丙甲草胺的敏感性更强,且Rac-及S-异丙甲草胺对斜生栅藻和普通核小球藻的急性毒性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腐殖酸的加入能够改变Rac-及S-异丙甲草胺对微藻细胞生态毒性,对S-异丙甲草胺的生态毒性的影响更为明显(P<0.05).  相似文献   

9.
铬革渣资源利用的方法江苏省东台市轻工业局刘洪,许卫东皮革工业是轻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资源的综合利用作为重要课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皮革工业的废水、废渣等都是较难处理的,铬革渣(废皮屑)是制革生产过程中从铬鞣皮剪裁、削匀产生的含铬固体废弃物,是...  相似文献   

10.
汞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汞的急性毒性研究、生殖毒性研究、致畸毒性研究、神经毒性研究等毒理学试验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汞的临床毒性研究进展,主要内容为汞对人类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作用,并特别强调了汞对人类的肾脏毒性以及生殖毒性.最后,提出了汞中毒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油田钻井废泥浆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楠  黄福田 《环境保护科学》1998,24(5):25-28,37
介绍了以整体法处理钻井废泥浆所用无害化固定剂的配方及处理效果;全井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覆土还田后作物体内重金属残留.用本技术处理分散型钻井废泥浆(毒性最大的)可达到国家对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要求.处理费用为20元/t,是已知各类方法中最低的.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利用粉煤灰等廉价的矿物材料或固体废弃物,进行含重金属废水的吸附研究.用粉煤灰处理废水,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固体废弃物淋溶毒性测试标准的基础上,采用静态实验方法研究淋溶时间、固液比、溶解氧和溶液初始pH值对AOD渣中Cr的短期淋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OD渣使淋溶液pH快速升高、E和DO快速降低;Cr淋溶呈现快淋溶和慢淋溶2个阶段,24 h内Cr淋溶基本达到平衡;尽管固液比对AOD渣淋溶液中Cr3+浓度的影响较小,但考虑到Cr3+与OH-间的平衡反应,直接采用固体废弃物淋溶毒性测试标准会低估Cr的淋溶量,从而过低评价Cr的淋溶毒性;短期淋溶过程中,溶解氧对Cr淋溶的影响相对较小;与中性淋溶液相比,碱性淋溶液对AOD渣中Cr的淋溶影响较小。而在酸性条件下,延长淋溶时间、降低溶液初始pH值将显著增加淋溶液中Cr3+的浓度。因此,采用中性淋溶液评价AOD中Cr淋溶毒性将显著低估Cr的淋溶毒性。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作为固体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随着粉煤灰排放量的增大,如何利用粉煤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粉煤灰因比表面积大而具有吸附性能,笔者利用粉煤灰的这种特性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因此该研究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现行的废水水质监测多以理化手段为主,具有简单方便的优点,但无法反映污染物的生物学毒性和综合累积效应.本文以斑马鱼、孔雀鱼为实验对象,对造纸、印染废水的急性毒性影响进行了研究,探索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作为评价工业废水毒性方法的可行性,以期为加强对重点废水污染源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和多样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及急性毒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印染废水排放量大,对于印染废水中典型毒害物质的控制日趋严格,且生物毒性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本文以掌握典型印染废水处理中污染物去除特性和毒性转化机制为目标,解析印染废水水质特征及其在典型处理工艺中的变化.结果发现,典型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好,出水COD、苯胺浓度、色度分别为46 mg·L~(-1)、0.86 mg·L~(-1)、6倍,去除效率分别为78%、95%、86%;但对急性毒性的控制不足,尤其是有机组分的急性毒性控制不足.典型印染废水处理中,生物曝气处理是控制典型污染物的主要阶段,对COD、色度、苯胺的去除效率分别达60%、23%、50%,对生物毒性的去除率为48%.氯氧化和混凝沉淀是保障印染废水中苯胺类有毒物质和色度达到排放标准的重要深度处理阶段,对色度、苯胺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6%、95%;然而,深度处理却会引发印染废水急性毒性急剧升高,升高比例达150%.印染废水中的急性毒性组分包括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生物曝气主要去除有机组分毒性;氯化深度处理会增加有机组分毒性和无机组分毒性,其中,无机组分毒性可通过还原脱氯削减,但有机组分毒性控制需综合考虑前处理阶段提质增效或实施氯氧化替代工艺.  相似文献   

17.
去除铬渣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粉煤灰,石灰石,铬渣为原料煅烧新型贝利特水泥的方法去除铬渣毒性。该法去除铬渣毒性彻底,是处理铬渣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制革废水和印染废水的综合毒性评估及鉴别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利  陈文艳  万玉山  郑国娟  赵远  蔡强 《环境科学》2015,36(7):2604-2609
研究采用成组生物毒性试验(发光菌急性毒性、斑马鱼幼鱼急性毒性,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和小球藻急性毒性),结合理化指标,通过毒性单位、平均毒性(average toxicity,Av Tx)、毒性指数(toxic print,Tx Pr)、最敏感的测试(most sensitive test,MST)和潜在毒性效应指数(potential ecotoxic effects probe,PEEP)对不同工艺阶段印染及制革废水进行毒性削减评估.结果表明PEEP能兼顾废水排放量与毒性效应,更为客观地表征了废水综合毒性,PEEP评价结果显示制革废水和印染废水的毒性削减率分别达到36.8%和23.2%.最后,以发光菌作为受试生物,采用毒性鉴别评估(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TIE)技术,对印染废水进行毒性鉴别.结果表明,印染废水中主要的致毒物质为非极性有机污染,其次为可滤性化合物,然后是重金属、氧化性物质以及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19.
利用成组生物测试评估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出水的安全性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针对北京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出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奥运公园的生态安全性 ,用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比较了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对导致急性毒性的物质、内分泌干扰物质和Ah受体效应物质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城市污水厂出水中含有急性毒性、内分泌干扰和Ah受体效应毒性特征的污染物 ,超滤和活性炭对不同类型物质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活性炭吸附能基本有效去除具有急性毒性污染物 ,对Ah受体特征物质的去除率达到了98% ;超滤对非极性、具有急性毒性特征的物质和极性的类雌激素物质去除效果最好 ,经超滤处理后的出水非极性组分细胞存活率达100% ,极性组分雌激素当量由0.13pmol·L-1下降到0.04 pmol·L-1.微滤和反渗透工艺不能有效去除有毒有机污染物 .进行生物毒性测试时 ,不同组分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需要采用样品分级方法 .  相似文献   

20.
化学工业固体废物毒性鉴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对硫酸烧渣和磷石膏两种固体废物进行急性毒性和浸出毒性鉴别试验的过程与结果 ,并对磷石膏由危险废物转变为非危险废物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为硫酸烧渣和磷石膏的处置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