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引言由于人口的集中,工业的发展,水体普遍受到污染;特别是城市的供水水源,受到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污染,原有的制水设备和常规的净水工艺,已不能对各种污染物起到去除作用,致使供水的水质日益下降,难以满足饮用要求,使市民的健康受到威胁。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无非三条,即:(一)放弃污染水源,另找新的合格的水源;(二)根治污染源,使已受到污染的水源水质,达到合格的标准(或说恢复到50年代以前的水质);(三)改进原有的常规净化工艺,或增加新的处理工艺,对污染的原水进行深度处理,确保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究竟采取何种对策,须视当时当地的具体  相似文献   

2.
连云港市主要饮用水水源为蔷薇河和沭新干渠,构建水源水质全过程管理监控对连云港市的饮用水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水质监控网络,分析两水源主要超标污染物、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特征、常规理化监测和仪器监测等,结合污染因子识别分析研究,连云港水源地水质预警因子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等。进行水质预警警戒划分及完善应急响应措施。为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水源有机污染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原本就十分短缺的饮用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饮用水水源有机污染的现状,分析了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特点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也介绍了目前几种国内外水质检测中的常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水的微污染治理与城市供水水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亮 《环境保护》1997,(1):15-16
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下降使城市饮用水供水安全受到威胁。本文针对我国城市供水水源微污染现状,介绍了常用的微污染的治理方法。并对水源保护、饮用水处理技术、饮用水水质安全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保证城市供水安全的措施,对城市安全供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前言饮用水的水质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改善和保护水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沈阳市饮用水以地下水为水源,而且井群多数分布在河的沿岸,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河水遭受污染,河水的渗漏又使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调查饮用水污染状况,我们对沈阳市有关河流两岸的11个水源在水库放水前后进行采样测试,结果表明饮用水源水中油含量在 ppb 级,对浑河砂山下游段及细河沿岸的水源水测其总荧光强度均有较强显示,说明沿河水源普遍受到特微有机物的污染。一、水源调查1.采样点的设置沈阳市水源主要分布在浑河、新开河、南运河和细河两岸。采样点在浑河沿岸的水  相似文献   

6.
微污染水源水的基本特征是含有少量的有机物且水质受到了氨氮污染.此种水源水使用常规工艺进行处理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处理后的水质很多情况下达不到国家制定的饮用水标准.本文在对我国目前的微污染水源水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使用的各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为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工作更好的进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有机 现代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污染的水质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提高饮用水有机污染物控制指标,在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深度处理,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相似文献   

8.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应用改进后的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利用窑河-高塘湖水域水质的监测资料,对窑河-高塘湖水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整个评价区域内的水质呈现区域性的差异。高塘湖属于无污染或轻污染水域,各评价因子均达到或优于3类水质,可以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窑河属中污染,部分监测点属重污染水域,主要的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以及高锰酸钾指数,不能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七十年代以来,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很快,各种水质净化新工艺应运而生。在进行饮用水深度处理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改进水中污染物的检测手段。目前,饮用水源的有机物污染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水和废水处理工艺中用于评价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指标有BOD、OC、COD以及TOC等。在常规浓度范围内,这些指标能有效地评价水中有机物。但是,当污染物浓度低至几个毫克每升时,则对于它们的分析将有明显的误差。在饮用水污染治理技术中,为了保证  相似文献   

10.
微污染水源中的氨氮及其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部分呈现微污染特征.根据中国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状况公报>的近年来数据,可知水体中污染物之一氨氮已不容忽视.文中介绍了水中氨氮的来源、存在形态以及对水质、水处理工艺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饮用水标准中对"三氮"的规定,同时建议我国饮用水标准中宜逐步规定饮用水氨氮浓度的限值.并对目前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曝气法、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及生物预处理法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是饮用水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我国人口众多,饮用水需求量大,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源地环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文章以安徽省桐城市“千吨万人”水源地为例,梳理了水源地环境概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策与措施。目前,桐城市“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但少数水源地个别指标偶有超标现象,超标因子主要是总磷。需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巡查监测制度,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制定饮用水水源地长治改善计划,守护饮用水水源安全。  相似文献   

12.
宿迁市生活饮用水源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京杭大运河的流向,使宿迁市的生活饮用水源受到影响,水质下降,且易发生污染事故。本文对可能影响宿迁市生活饮用水源水质的工业点源、农业面源、交通线源以及风险源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宿迁市饮用水源地的水环境质量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从水源地保护体制、法制建设、加强水质监测以及控制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提出了宿迁市饮用水源安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2参5X52 9802100W市饮用水水源富营养化的初步研究/蔡祖根…(江苏省卫生防疫站)//环境与健康杂志/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一1997,14(6)一243~245 环信R一36 对W市三个水厂的水源富营养化及其危害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三厂水源水域1995年污染物输入量总氮11415吨,总磷455吨;水中氨氮超标率48%~100%,总磷超标率72%~10。%;该三厂水源已分别达中富、富一重富和重富营养级;水中藻类狂长,有异味,溶解氧降低,水质变差,有机致突变物污染强度明显高于长江水;水经氧消毒后二次污染物浓度增高。作者认为,应加强水源富营养化对饮用水水质和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14.
杨敏  曲久辉 《环境保护》2007,(10A):62-64
我国目前水源污染比较普遍,饮用水水质问题越来越复杂,而多数水厂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和工艺进行饮用水的生产和供应,使水源水质恶化与供水技术之间的矛盾愈显突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饮用水源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饮用水源水质超标的成因分析,并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做好水源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防治规划工作,加强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按照“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方案”对全盟不同类型水源进行了检验分析,并采用水质指数法进行了卫生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自来水水质尚好外,广大农村、牧区居民饮用水源:大口井、坑井、砸管井、河水、窖水水质均较差。大口井水源占总饮用水水泥数的81.68%,占总饮用人口数65.60%,除有机物质污染外还有氟化物的污染。文章为水质改善和水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毛家村水库是会泽县城居民主要的饮用水源,其水质经会泽县环境监测站监测,符合饮用水标准,但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污染问题。其水质污染是点源和面源污染,水体趋于富营养化和粪大肠菌群超标。认为应从饮用水源保护、水环境整治、控制污染源、实施水土保持工程4个方面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确保县城居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8.
洛阳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目的是保护水源供水井水质不受污染。从地下水动力学观点出发,通过对水源环境调查、历史污染事故分析、土壤净化能力和弥散试验等工作,划分了洛阳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一、二、三级保护区。该研究在洛阳城市水源保护和城建规划中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水是生命之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获得充足、洁净的饮用水是城乡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对水的第一需求就是保障饮用水的安全供给。近来年,各地饮用水源环境污染事件频繁爆发。本文就2014年5月上旬笔者所在的长江下游北岸某市自来水出现异味,怀疑水源水质受到污染案例进行剖析,相关部门在水源污染应急处置事件中的责任进行探讨,同时环保部门如何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如何发挥积极的作用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以及水源污染情况的不断加剧,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运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以及卡尔森指数方法时安徽省境内31个县级以上的湖库型饮用水水泺地的水质状况以及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评价结果表明,全省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迭标个数为27个,达标率为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