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解机动车尾气污染分布规律,开展了机动车尾气对金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城市空气中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浓度大小与车流量、车辆类型、大气温度和扩散高度相关,交通干线两旁的机动车尾气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青岛市城市机动车的发展现状和道路交通状况,采集典型交通状况的车流量和车速数据,对评价区域进行了移动线源、面源的源强分析计算,得到了该区域内机动车排放网格数据,通过修正的排放因子计算了青岛市机动车主要尾气污染物的年排放量,目的是为机动车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数据。研究表明从排放源源强分析机动车道路污染状况和污染区域分布,不受扩散模式的影响,可以简单有效的评价机动车排放污染程度;青岛市城市主干道以成为机动车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针对青岛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污染物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系数及污染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美国MOBILE 5尾气排放系数模式,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进行了机动车排放系数的探讨,并据此预测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浓度,估算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在环境空气污染中所占的比例和所起的作用。可为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交通污染已成为城市重要大气污染源,机动车尾气污染占城市大气污染占比越来越高。文章对重庆市大渡口区新山村片区主要道路西城大道、钢花路路、双山路机动车开展了调查,对CO、PM2.5和NO2空气质量指标开展了环境监测,分析了片区机动车流量变化、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特征以及大气污染物与交通流量相关性。结果表明,车流量:西城大道>钢花路>双山路;污染物与车流量相关性,西城大道:CO>NO2>PM2.5,钢花路:NO2>CO>PM2.5,双山路:CO>NO2>PM2.5。新山村片区道路夜间CO、NO2和PM2.5浓度均受机动车尾气污染影响较大,需加强污染控制,西城大道和双山路PM2.5存在其他污染源影响,钢花路CO存在其他污染源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强片区的其他大气污染源的排查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由于城区道路较多,路况复杂,城区交通尾气污染预测比较复杂。为了准确预测城区汽车尾气污染,首先将城区道路按照道路等级进行分类,然后对每条道路进行分段直线模拟,根据每段道路的车流量及路况,分段对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将不同道路污染物的预测浓度进行叠加,从而得出整个城区交通尾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状况。用此种方法对三亚城区交通尾气污染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按照目前三亚市机动车发展速度,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到2015年会出现局部地区NO2小时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防治大气污染已成为当前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及危害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机动车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大气中TSP、SO_2、NO_x、CO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市大气中 TSP、SO2 、NOx、CO浓度的日、月、年变化规律以及 TSP、NOx 浓度和车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SO2 浓度与温度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 ,NOx 浓度和车流量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TSP与 NOx、CO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机动车尾气烟尘及行驶引起的扬尘 ,将是 TSP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锦州市区机动车尾气与空气污染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州市机动车逐年增加,尾气污染程度不断加重,通过燃煤污染物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机动车排放污染分担率和浓度污染分担率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锦州市空气污染当中,机动车尾已占了相当的比重,且已改变了当地空气污染类型。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兰州市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对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主要干线车流量、车型比例及固定源污染状况详细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较为科学的方法计算了兰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分担率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治理汽车尾气污染对兰州市大气环境的影响 ,从而为有关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中国大气污染已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型的污染特征。从美国、欧洲等先进国家和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经验来看,机动车排放是雾霾和臭氧污染的重要来源,尽管机动车尾气中所含的一次颗粒物浓度不高。但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反应后产生大量二次颗粒物,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此外,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还会产生臭氧等氧化剂,使二次颗粒物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