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某在产企业厂区内受氯代乙烯污染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选取300 m~2污染区域作为电动-微生物协同修复技术应用场地,安装20根电极,配置1个控制单元,评估电动-微生物协同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通过定期采样分析场地内监测井中地下水理化性质和污染物质量浓度发现:研究场地中不同监测井中地下水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大不相同。通过4个月运行,除MW-D-1,其他4口监测井中顺-1,2-二氯乙烯、氯乙烯质量浓度较初始质量浓度已大幅下降,大部分区域已修复达标或接近达标,说明电动-微生物协同修复系统正在发生作用,加速了场地中氯代乙烯的自然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在世界范围的研究布局和发展态势,本研究基于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对1989-2018年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专利进行计量学统计,并探讨该技术的研究布局、研究重点及授权趋势。结果显示,从申请量来看,世界范围内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涉及的申请量逐渐增长,但绝对申请量和专利授权比相对较低,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国是该技术领域主要专利申请国,也是最大的技术来源国;科研单位在该领域的研发实力显著高于企业机构。基于以上研究,认为今后应加强研发,并且创造高效经济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注重科研机构与企业单位合作及已有专利成果的转化,促进专利的市场应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轻质油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生物修复强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土壤-地下水系统中轻油污染物生物修复强化技术(生物通风、生物喷射和生物啜食)的研究进展,对它们各自的基本原理、研究背景、工程应用及影响因素等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我国的研究现状是,这些技术在引进和应用上仍十分落后.  相似文献   

4.
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和多元统计方法,对河南省新乡市农村地区浅层地下水2015年11月的水质数据(30眼地下水监测井,15个水质指标)进行分析,评估了对当地农村人口造成的健康风险,探索污染物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识别对应污染源。结果表明:30眼监测井的Cr6+、Pb、Cd、Hg、As指标均满足Ⅲ类地下水水质标准,但有29眼监测井存在超标因子,浅层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均大于可接受风险水平(1×10-6),浅层地下水不适宜直接饮用;监测井可以划分为A组、B组、C组,A组水体受到原生地质污染、营养污染和盐类污染的共同影响,B组受有机污染、盐类污染影响,C组受原生地质污染、盐类污染、营养污染、有机污染的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稀土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及土壤稀土污染治理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稀土资源开发过程对土壤、水体、大气、自然景观、人体及动植物体健康的可能影响,概括介绍了土壤稀土污染治理的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比较了上述3种方法的优缺点,对以菌根修复技术为代表的微生物-植物土壤污染联合修复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探讨了菌根修复技术对植物吸收稀土元素的潜在影响及机制,并提出了菌根修复技术在土壤稀土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防渗措施和地下水的污染防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首先介绍了垃圾填埋场对其附近地下水体的潜在污染危害,着重介绍了为防止地下水体污染填埋场而采用的防渗措施,包括封场后的顶部覆盖层、中间夹层、底部集排系统以及底层和四周的衬层系统.然后介绍了由于防渗措施局部失效或其他原因(如破损、腐蚀等)引起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以后可采用的防护方法(物理和生化技术),主要有隔离措施、地下曝气、反应墙或反应井、人工补给或抽水、水力截获、原位生物修复技术.最后简要介绍了对填埋场污染地下水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这一方面的技术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流通领域典型持久性有机物存放库房及周边的场地环境风险,按相关标准要求监测了评估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滴滴涕、六六六、汞、砷等因子。结果表明:场地土壤环境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六六六及砷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主要分布在表层,而场地地下水未发现这些污染物。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计算得出污染修复区域需要修复的污染土壤方量约为150 m3。通过本次评估发现,杀虫剂流通领域特别是存放库房所在场地受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的可能性较高,需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内排段因工程建设特点,污染物可随地下水进入干渠,致干渠水质存在健康风险,直接影响受水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本研究在总干渠风险污染源解析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小试,确定了“复配介质渗透反应格栅(PRB)修复”和“水力截获”两控制技术.在现场中试基础上,建成“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PRB修复技术示范工程”和“水力截获技术工程化试验示范工程”.工程试验结果显示:复配介质PRB修复技术对硝酸盐氮污染物修复率90%以上;水力截获技术对铬、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等风险污染物截获率均达到90%以上,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Ⅲ类水质要求.可有效应对总干渠水质的健康风险,保证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内排段乃至全线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9.
滴滴涕污染场地调查及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国内外关于滴滴涕(DDT)污染场地调查和修复技术研究的文献和案例为基础,首先分析了基于不同场地调查目标和数据获取需求所适用的调查布点及数据分析方法;其次,总结了滴滴涕在不同类型污染场地中的残留浓度和分布规律;再次,综述了国内外已经商业化运行和正在研究中的针对DDTs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并阐述了其各自的适用特点;最后提出了滴滴涕污染场地的调查和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生物修复由于其成本低、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已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过程中。本文阐述了生物强化、生物刺激、生物通风、生物堆肥法和生物反应器法几种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使用条件和研究现状,以及讨论了土壤性质对生物修复的影响,并对今后利用生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陈颖  黄昌付 《环境与发展》2020,(4):162-162,165
大气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关键部分,一直困扰着人们的生活,而传统监测设备由于技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当前环境监测的需要。而网格化监测有着传统监测设备不具备的优势,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含义及优势进行了总结概括,并重点对网格化监测的应用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琨 《环境与发展》2020,(1):165-165,167
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土壤环境污染修复技术也取得了创新与进步。化学修复是土壤环境污染修复的重要举措,同时多样化的化学修复技术为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更加科学与合理的修复途径,因此化学修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本文就土壤环境污染化学及化学修复技术进行全面探讨和研究,希望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航空危险品运输作业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危险品的危害特性,运输操作上涉及多环节因素以及航空运输装载的特殊要求,在航空运输作业环节中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危险品航空运输作业进行风险管理。根据人-机-环-管分析方法,从航空危险品运输中的收运、卸载、储存、装载环节进行危险源识别,并构建指标体系。用三角模糊数和ANP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发生的严重度进行分析。对安全影响较大的前几位因素:人员违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员工教育、培训,应急预案,防护装置使用率,提出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施,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对危险品运输环节的设备进行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焊接防护具是指一种保护佩戴者免受由焊接或相关作业所产生的有害光辐射及其他特定有害因素的装置。它是从事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人员必备的个体防护装备。抗热穿透性能是表征焊接防护具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最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然而,如何快速、便捷、节能、准确地对焊接防护具抗热穿透性能进行检测,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在简要分析国内外眼面部防护标准中抗热穿透性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测试焊接防护具抗热穿透性能的方法,并成功研制了焊接防护具抗热穿透性能测试仪。  相似文献   

15.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PAHs法污染土壤修复常用技术基础上,以化学氧化修复技术为例,结合案例,探讨了该技术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对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is is a case study of contamination by a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NAPL) that leaked from a chemical plant. The remediation procedure adopted for the initial phase of the plume migration was a plastic diaphragm wall coupled with a series of water extraction wells designed to avoid environmental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cosystems. Monitoring has shown that the containment is successful, and additional measures that contribute to accelerating remediation have been adopted. The authors wished to investigate how remediation might be further enhanced. The use of in situ aeration coupled with a system of soil vapor extraction (AS/SVE) has been chosen, since the remediation of sites with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those in this study, if based exclusively on dissolved-phase control, would take several decades to be completed. The transport of contaminant plumes has been simulated by using an analytical model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ural attenuation of the contaminant.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have confirmed the limited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ural attenuation of the contaminant,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 increase of remediation that would occur if the AS/SVE system is applied. A sensitivity analysis that included several combinations of increments of parameters that correspond to the decay rate of the source and the dissolved plume has simulated what might happen if the AS/SVE system is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油漆喷涂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以混合喷涂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混气喷涂与传统的空气喷涂在柴油发动机上进行实际应用与对比分析,对混气喷涂的技术性能与环境污染特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与空气喷涂相比,混气喷涂可有效提升喷漆的漆膜厚度(平均提高约39.5%),喷涂质量较高;油漆利用效率较高,减少了涂料的消耗约20%,降低了生产成本;可抑制漆雾的飞散,减少了50%以上的VOCs排放,改善了作业环境质量;此外,混合喷涂还可降低喷涂时间,提高喷涂效率。因此,建议我国政府提倡推进此新技术的应用,逐步淘汰落后技术设备,降低喷涂带来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8.
表面活性剂的生态毒理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绝大多数表面活性剂如LAS、AS和AE易被分解,对环境和生物没构成严重的威胁;但部分表面活性剂的降解产物如NP具有潜在的危害,不容忽视。此外,表面活性剂具有增溶和增流作用,能促进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可应用于修复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姜成 《环境与发展》2020,(2):62-62,64
水资源是国家的重要保护资源,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给水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水监测工作的开展,是实施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措施,这就必须要正确应用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就影响水监测水平的要素进行阐述,明确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应用,进一步探究提高水质监测质量的有效方法,旨在切实改善水监测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