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由生物浮床、生物接触氧化以及河道生态系统构成的生态组合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考察了其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以及季节和污水停留时间(HRT)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组合系统对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COD,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7.68%,51.13%,52.38%和49.02%。污染物的去除率随HRT的增加而提高,4 d后变化趋于平缓,在HRT为6 d时,NH4+-N,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36%,72.85%,60.74%和71.97%。与秋季相比,夏季时该组合系统对NH4+-N,TN,TP的去除率相对较高,但季节变化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前置生态塘-表流人工湿地-卵石过滤带组合工艺处理山地城市地表径流,研究了各单元在COD、TN、TP和NH4+-N方面的去除效果,以及径流中COD浓度和氮素形态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COD、TN、TP和NH4+-N,生态塘可以达到82%、53%、45%和32%的去除,表流人工湿地可以达到82%、83%、80%和61%的去除。COD由60 mg/L升至500 mg/L时,整个组合工艺的TP去除率由61%升至82%后下降至64%,TN去除率由50%提高至82%,NH4+-N去除率由67%降至41%。氮素组成对TN和COD的去除影响较大,NH4+-N∶NO3--N由3∶1变为1∶3时,COD去除率从73%提高到85%,TN去除率从53%提高到86%,NH4+-N去除率变化不大,为45%~51%。该组合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和削减城市地表径流中的COD、TN和TP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一城市污水处理厂"混合型城市污水"的特征,以厂区曝气沉砂池出水作为处理对象,设计一套A2/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中试装置。当进水COD、NH3-N、TN、T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94,25.0,37.6,7.66 mg/L时,经A2/O工艺强化处理后,出水COD、NH3-N、TN、T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6.7,5.5,12.73,0.7 mg/L,对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1.51%、79.73%、65.78%和88.65%,出水水质达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污染物去除和脱氮除磷效果,且当系统稳定运行时总体出水水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美人蕉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土壤、黄沙、粉煤灰3种基质不同组合中的美人蕉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效率,并探讨了流量对城市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量对美人蕉系统处理污水效果的影响较大,实验中3L/d流量处理效果较好,对污水的综合净化效率较高;基质装填顺序对TP、TN的去除率有一定影响,而对NH3-N的去除影响不大。美人蕉系统对生活污水中COD、NH3-N、TN、TP和浊度去除效果都较好,对NH3-N的去除率高达99%,美人蕉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采用垂直流、水平潜流和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对珠海市斗门镇上洲村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并进行污染物削减效果对比。研究发现:3种湿地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66%~77%和96%~97%,去除效果较好且不存在显著差异。复合型和水平潜流湿地对TN(92%)和TP(66%~75%)去除效果相当,但显著大于垂直流(50%)。不同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率呈现秋季夏季的趋势,但季节间差异不显著。除了TP和垂直流湿地的TN,不同湿地出水浓度均达到地表水质III~II类标准。总体上,复合型和水平潜流湿地较垂直流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能力,适合在农村水环境治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人工模拟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添加炉渣和不添加炉渣,并设置不同温度(15℃、25℃和35℃)下静滞和摇动处理,探讨炉渣净化农村生活污水的条件和效果。结果表明,污水经过炉渣静滞净化吸附后,污水中的TN、NH3-N、TP以及COD都有一定的降低,且随温度的升高,炉渣去除污水中TN、NH3-N、TP以及COD的作用越大,在35℃下去除率分别达到了4. 9%、63. 2%、94. 5%和64. 7%。如果加炉渣的生活污水再以一定的频率摇动,能有效地提高炉渣对污水中NH3-N的去除,去除率达到了90. 0%,但对TN、TP以及COD的去除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某高海拔地区污水处理厂的二级生化处理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工湿地进出水中COD、NH+4-N、TP浓度的变化,研究了水力负荷、气水比两个参数对人工湿地净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去除生活污水中COD、NH4+-N、TP的最佳水力负荷为0.33 m3/(m2·d)、气水比为3:1,在此最佳试验条件下,COD、NH4+-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4%、69%、68%,出水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8.
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运行效果,并探寻一级动力学常数的空间变化情况,采用"厌氧调节池+二级串联潜流式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运行后人工湿地对污水中COD、TP、T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9.13%,71.54%,57.26%和60.01%。通过湿地原位检测显示以上各类污染物在生物床内都有较明显的沿程下降趋势,在床体的前半部分污染物的降解较快,后半部分相对缓慢。农村生活污水中污染物去除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一级生物床中COD、TP、TN和NH3-N的去除,Kv均值分别为3.048、2.469、1.625和1.695;二级生物床中Kv均值分别为2.542、1.946、1.383和1.453。生物床Kv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说明生物床前端对各类污染物的降解速率比后端快。生物床间的跌水池的复氧,增加了二级生物床前端的Kv,提高了对污染物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培方法设置了CK(0%)、40%、50%、60%、70%、80%、90%和100%等8个生活污水浓度比例梯度,在相同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株数的基础上,分别投加Cr6+、Cu2+和Ni2+等金属离子,研究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COD)、氨氮及总磷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李氏禾对废水中Cr6+、Cu2+和Ni2+的去除能力很强,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到98%和90%以上,对COD降解可达80%以上。李氏禾对3种重金属的吸收结果表明,复合污染废水中生活污水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李氏禾对Cr6+和Ni2+的净化,而不利于对Cu2+的净化。  相似文献   

10.
张魏  张清东  王欢  文倩 《环境工程》2017,35(11):14-17
鉴于传统人工湿地存在基质易堵塞、系统长期运行不稳定等缺点,提出采用4级垂直流水培植物系统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考察了系统稳定性及2种不同植物对COD、NH3-N、TN、TP的去除效果。系统在运行42 d后达到稳定,该系统随着反应级的增加,出水水质变异系数逐渐减小,稳定效果逐渐提高。稳定后蕹菜系统和水稻系统对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4%、92.9%、86.0%、89.6%和62.1%、90.4%、82.5%、76.8%,污水处理系统出水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一级B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