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2,4-三甲苯为内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的选择离子监测法(STM)对生产车间及周围环境空气中的氯上进行监测,检出下限为1.4ng,空气中氯化苄的检出浓度为0.025mg/m^3,回收率为93% ̄105%,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水质监测中的两项重要指标,其分析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等,其中分光光度法最为常用,被推荐为主要的标准分析方法.人们对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方法、试剂的选择,干扰物的去除,样品的预富集以及自动化分析和两项指标的同时测定等等,提出了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本文根据近年来有关资料,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方法作一简单的归纳和评述.1 可见分光光度法1.1 亚硝酸盐的测定测定水中亚硝酸盐的显色剂种类比较多,在常用方法中,测定原理采用重氮—偶联反应  相似文献   

3.
废气中氟化物的测定,通常采用碱液吸收——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分析部分具有快速、灵敏、适用范围宽、方法简便、准确、选择性好等优点.但现场采样部分较繁琐,不适用于根据GBJ4—3排放标准设计的排放浓度(1~10)毫克/米~3范围内氟化物的测定.本文采用《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以下简称《方法》)介绍的碳酸氢钠甘油浸渍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空气中氟化物的方法,对废气中氟化物含量进行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1.20"嘉陵江铊浓度异常事件应急监测为例,阐述了《重特大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规程》在应急监测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了应急监测全过程中的监测方案编制、样品采集安排、监测实验室设置、监测方法选择、监测结果报送、污染趋势预测以及应急状态终止等内容,结果表明《重特大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规程》能够指导应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该案例可为相关突发水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和应急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某大型火法铜冶炼企业竣工环保验收监测项目为例,从监测因子的选择,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固体废物检查,周边环境质量监测等方面,对铜冶炼项目环保验收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开展重金属元素Sb的毒理方面的研究,并出台相关排放标准;在监测项目的选择时,考虑金属元素在矿材中的伴生问题;重视验收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过程中的空白扣除和加标回收;对涉及重金属及As的项目,适时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及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6.
生物组织样品中微量多环芳烃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ASE)提取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组分,经硅胶、氧化铝、凝胶色谱法(GPC)等净化除干扰后,进行GC MS分析。本法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采集数据,内标法定量,对24种多环芳烃进行了测定,检出限达到0.002~0.005mg kg,经过复杂前处理过程的方法回收率为58%~77%,样品的标准偏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7.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文献[1]中离子选择电极法。现行离子选择电极法中校准曲线法,则需根据电极斜率的大小来计算样品溶液的浓度。本文推荐离子选择电极法中另一种方法,即双标准比较计算法,它不需求得电极斜率,便能直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1实验部分1...  相似文献   

8.
生物监测在跨界河流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生物监测在跨界河流流经国家间的协调管理、生物类群的选择以及监测技术的选择方面所面临的问题;选择欧洲多瑙河、亚洲湄公河以及非洲尼日尔河等跨界河流作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使用不同生物类群(例如底栖动物、浮游藻类以及鱼类)进行跨界河流生物监测的技术方法,阐述了跨界生物监测项目中的资金来源、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等;并对未来的跨界河流生物监测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的跨界河流生物监测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环境监测项目的一般性要求,系统地提出环境监测边界和监测参数的设计方法。将环境监测边界划分为空间地理边界、空间生态边界、动力空间边界、项目空间边界和时间期限,并阐述了这5种划分的具体内容。同时,介绍了监测参数设计的一般流程、环境质量监测参数选择原则及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是定量表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2个重要代表性指标。传统的COD在线监测方法在监测有机污染物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系统比较了COD和TOC在线监测方法在特殊水质中的应用。结果显示:TOC对难氧化有机物的氧化效率高达98%,高氯离子和无机还原性离子对TOC测量误差影响分别约为10%和7%。TOC可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情况,最后对TOC指标在水质在线监测中的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刚 《干旱环境监测》2000,14(4):226-229
结合章郭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在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过程中对监测站位的选取、监测项目的选择、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维护及管理、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可以弥补水质监测的不足,同时为实施总量控制及环境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桑叶中氟化物若干问题的探讨张金华,周秀华(浙江平湖市环境监测站,314200)为预防家蚕氟中毒,杭嘉湖地区桑叶氟化物监测已列为每年定期开展的一项专题监测工作。目前,桑叶中氟化物的测试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范围...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目前比对监测工作的依据以及比对监测现状,指出了比对工作的常见问题,如共性问题、颗粒物比对监测、二氧化硫比对监测、流速比对监测、合理选择比对方法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监测人员应对各种参比监测方法熟练掌握,了解各个企业的CEMS系统原理、方法和工况,在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比对工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中油类监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和实验研究 ,对我国油类监测中存在的诸如采样、提取、使用的油标准及监测方法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质控要求、油的概念等监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将日本岛津公司的HIC-6A离子色谱仪中的单离子色谱柱改成双离子色谱柱,在测定水质中阴离子含量时,对分析条件选择的结果,加以初浅的分析。它改换的成功,为我们环境水质监测节约了资金,同时也是一种可推广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总磷测定中抗坏血酸溶液的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抗坏血酸溶液不稳定,放置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变色而失效。《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简称方法)[1]说明它在冷处可稳定数周。有关资料[2,3]曾提到抗坏血酸溶液的变质与试液中的杂质铜离子有关,建议加入少量EDTA和甲酸或乙酸作为稳...  相似文献   

17.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常见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任何样品中的氟,从绘制标准曲线至整批样品测定,清洗电极的电位必须前后一致,否则将产生较大的误差,对测量仪器的要求一般电极电位要精确到0.1mV至少达到1mV。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点位的布设、监测因子的选择及监测频次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期间,中国流域治理将由行政区管理向流域水生态管理转变、由水质达标管理向生态健康管理转变.在实施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科学开展水生态监测和评价是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的重要基础工作.对水生态监测技术路线选择与业务化运行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水生态表征及监测指标选择、水生态质量参照点的确定及评价分级标准的确定、水生态评价方法的确定以及水生态监测业务化运行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20.
废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监测已有方法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会遇到一些现有标准未具体规定但又严重影响监测结果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氟化物监测时采样管的选择以及在高湿烟气中的测试进行了一些探讨,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