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工环保》2001,21(2):121-122
氮肥企业污染源主要来自生产过程的副产氨水、尿素的解析废液及有关设备跑冒滴漏进入排水的氨氮物。按生产控制指标规定 ,解析废液含氨质量分数为 0 .0 7% ,但由于解析塔自身的问题 ,废液的含氨量往往超出工艺指标几倍 ,甚至几十倍 ,远远超过质量浓度小于 80 mg/L的环保要求。最近该要求又降到30 mg/L。为解决排水氨氮超标问题 ,邯钢化肥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解析塔 ,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尿素解析塔的作用是将尿素车间各处排放的废氨液 (主要来自一段蒸发冷凝液、吸收塔吸收的尾气碳铵液、氨缓冲罐及循环系统的排液等 )用解析和吸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化工环保》2001,21(6):370
2001年6月,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环保项目--尿素回收装置投入运行,为环保家族增添"新丁". 在尿素生产的蒸发工序中,部分尿素会在解析过程落入废液槽中,不仅使废液中的氨氮含量超标,而且使一部分尿素白白流失.尿素回收项目的实施可使尿素回收率达到85%,企业每年可回收尿素500多吨,增加收入45万元.  相似文献   

3.
兰化研究院环保所于1986年接受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下达的生物流化床处理尿素废水技术的研究课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用生物水解法处理尿素废水的技术路线。在完成菌种筛选、尿素水解的探索试验和条件试验后,于1987年底进行了生物反应器结构形式的研究,继而又在模试装置上进行连续运转试验,并于1988年10月全面完成了生物水解法处理尿素废水的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4.
崔连起  莫光成 《化工环保》1992,12(6):325-329
本文研究了温度、pH、磷盐及微量金属离子对尿素生物水解活性的影响,确定了生物水解法处理尿素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上流式污泥膨胀床作水解反应器,用以反硝化菌为主的微生物进行尿素生物水解模试。连续稳定运转三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尿素废水经生物水解法处理后,其中尿素含量降至100毫克/升以下;床内污泥浓度可达25克/升以上;尿素水解体积负荷为76公斤/米~3·日.长时间(四天)停车后再启动的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活性不受停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尿素热解制氨由于其在安全方面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燃煤电厂脱硝系统中.但结晶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所有的尿素热解制氨装置.结合多家电厂处理实际运行中的尿素热解装置出现结晶的经验,着重分析了结晶产生的不同原因,并对部分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了结晶样品的成分.探讨了预防结晶的对策,对尿素热解装置的设计和运行都提出了建议,以期能提高目前尿素热解制氨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技术服务台     
科研成果转让一、完全氧化法处理含氰电镀废水本技术适用于常温常压下处理氰化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氰电镀废水。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经处理后的废水,氰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0.5毫克/升),其最佳处理结果可低于饮用水标准。处理成本约为0.7元/吨左右(氰含量约为50毫克/升的废水)。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使用单位所需投资约1—2万元。(2048)二、氨碱厂废液晒盐中试废液晒盐系属盐碱联产综合利用的技术内容之  相似文献   

7.
从铜氨废液中回收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采用化学沉淀法和电解法从电镀污泥水热合成铁氧体后过滤分离的铜氨废液中回收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铜氨废液,以体积比为1:1的盐酸调节铜氨废液pH为5.4~6.4,沉淀出碱式氯化铜固体,铜回收率在98%以上,1L铜氨废液可回收碱式氯化铜5.83g(合铜3.50g);采用电解法处理铜氨废液,在电流密度250A/m^2、电解时间5h、电解温度60℃的条件下,1L铜氨废液可回收3.54g铜粉,铜回收率超过99%,铜粉的粒径和纯度均可达到GB5246-85《电解铜粉》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锐  张建洲  刘彩霞 《化工环保》2011,31(3):265-268
以酸-盐预处理-离子交换组合工艺替代传统工艺,提出了氧化钼、氨生产钼酸铵清洁生产工艺.该工艺采用液、渣双循环代替液单循环,以电锅炉替换燃煤锅炉.含氨废气采用酸性生产废水吸收,产生的高浓度含氨废液进行汽提处理,分离出的氨回用于生产,废液和含氨废气处理后均达标排放,基本实现了钼酸铵的清洁生产.采用该清洁生产工艺生产钼酸铵,...  相似文献   

9.
氨活化在脉冲电晕脱硫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敏夫  蒲路 《电力环境保护》1999,15(3):15-16,21
介绍高压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应用于脱硫的基本原理及其添加物氨的活化原理。进行了常温常压下氨经几种活化预处理装置处理后对脱硫效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氨经活化后能极大地提高脱硫效率,同时能使氨反应得更为充分,相当于减少了氨汇漏。在实验的几种活化预处理装置中,以无声放电装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氨碱法纯碱生产过程中要排出大量的废液废渣,每生产一吨纯碱约排出10立方米的废液废渣,其中,固渣含量因原料石灰石和盐的质量不同而异,大约在200—300公斤。按此计算,一个年产30万吨的氨碱厂每天就要排出1万立方米废液,200—300吨废渣,全年将排出300多万立方米废液和6—9万吨废渣,数量甚为可观,这些废液废渣主要是碳化过滤母液蒸氨过程中排出的蒸馏废液(含固渣的悬浮液),其次还包括盐水精制过程的一、二次泥(钙镁泥)及洗涤废水等。蒸馏废液的液相组成主要是氯化钙和氯化钠(每升清液约含85—100克氯化钙、50—55克氯化钠)固相组成主要是碳酸钙、氢氧化镁、氧化钙、二氧化硅、硫酸钙、铁铝氧化物等。这些组份均系原料中未被利用的元素。  相似文献   

11.
汪家铭 《化工环保》2006,26(1):30-30
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合成氨大化肥装置技改后,2004年2月试生产运行中,由于尿素装置工艺冷凝液解吸塔塔盘密封垫片破碎,致使水解塔给料泵进口堵塞而损坏停运,大量未经完全处理的工艺冷凝液直接排入沱江干流水域,造成震惊全国的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12.
胡洪英  刘建江 《化工环保》2004,24(4):307-308
在化肥生产中,为节能降耗和减轻环境污染,要对尿素生产装置产生的解吸废液进行监测。常用的测定方法(滴定法)是:用浓硫酸消解解吸液中的尿素,使试样中的氨生成硫酸铵,硫酸铵与甲醛作用,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硫酸,然后加入混合指示剂,用标准碱液滴定到终点。该方法对于常量分析是适用的,但对于尿素浓度为半微量的解吸液,易出现视觉误差(因需加入两种不同的指示剂来确定终点),而标液浓度过低、吸收剂本身的酸碱性等因素会使得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因此,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将分光光度法引入尿素的测定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乙烯裂解气碱洗废液的处理及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有机合成厂乙烯裂解气碱洗废液原处理装置流程为中和气提。长期运转结果证明,由于生成聚合物,设备严重堵塞,处理流程无法正常运转。吉化公司研究院与有机合成厂开展了催化氧化法处理碱洗废液的实验,并进行了工业化试验性运转。一个月来的工业化装置运转数据表明,投加少量催化剂,碱洗废液中硫化物就可去除99%,使乙烯装置出水中硫化物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石家庄化肥厂尿素车间通过对工艺系统的改造、更新设备和加强监测与操作管理,使φ600毫米解吸塔运转正常,系统实现了全循环,解吸排放废液含氨在0.05%左右,达到部控指标(≤0.07%)。其主要工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之德 《化工环保》1991,11(6):339-343
本文介绍了由二甘醇与氨合成吗啉过程中所产生副产物、废液的组成和综合利用途径,以及废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氮肥工业中氨氮废水治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丁 《化工环保》1995,15(2):73-77
介绍了氮肥厂对合成氨低温变换工艺冷凝液和尿素解吸废水的回收处理方法。认为选用热力水解法处理尿素吸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国外动态     
一种焚烧废液回收热能的处理方式Information Chimie,[271],241—243(1986)法国罗的—布朗克公司在夏朗佩的化工厂中产生两种废液:一种是有机废液,主要是蒸馏残液、焦油以及沉淀池中的有机层等,有机废液含水量小于20%;另一种是水溶性废液,主要是洗涤液、沉淀池中的水溶部份,此类废液含水量大于70%。该公司采用焚烧炉处理废液,以产生25巴压力的蒸汽回收热能。焚烧炉处理水溶性废液量为20吨/小时,废液  相似文献   

18.
南化氮肥厂在生产过程中副产许许多低浓度的废氨水,平均每小时约有500公斤的氨因无使用价值而白白流入长江。这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原料,又污染了长江,使大厂镇地区的生活水含NH_3较高,甚至医院的药用蒸馏水也往往因此不合格,需要进一步处理。该厂废氨水的主要来源是: (1)合成精炼工段稀氨水:约12.5吨/时,含氨2—3%。 (2)合成氨尾气提氢提氩工段废氨水:3吨/时,含NH(?)6—8%。 (3)尿素车间稀氨水:1—2吨/时,含  相似文献   

19.
沾益化肥厂通过污染源的调查分析,找出尿素车间是造成总排口氨氮污染增加的主要污染源,占全厂排污量的95%左右。为了控制氨氮的污染,从节能降耗入手,把氨流失和污染作为资源的流失来抓,并把氨氮污染源的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办法,有效地控制了氨氮污染。总排氨氮浓度从1981年的758毫克/升降至1986年的51毫克/升;产品吨尿素氨流失量从1981年的81.34公斤降到1986年的3.47公斤;1984年到1986年基本消除了废水的污染事故;从1985年起企业扭亏为盈,实现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化工环保》2009,29(1)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极高浓度多种类重金属废液处理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发明主体工艺为“氧化还原-沉淀过滤-磁性吸附”,废液提升至氧化还原池,并投加针对重金属离子的药剂,反应完成后回调pH并进入观察池。若出水不达标,将处理出水回流至氧化还原反应池作进一步处理。废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超过设计浓度时,回流一部分观察池的水以维持浓度。重金属废液离子浓度超过一定量或离子种类过于复杂时,开启高效吸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