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化汞对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氯化汞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毒性的分子遗传机制。分别以 0 .0 1、0 .10、1.0 0 mmol/L的氯化汞体外处理小鼠睾丸细胞和以 0 .5、1.0、5 .0 μmol/kg的氯化汞体内暴露小鼠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生殖细胞 DNA的损伤。体外处理 3种剂量组小鼠睾丸生殖细胞 DNA损伤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 0 mmol/L组 ,P<0 .0 0 1) ;0 .1、1.0 mmol/L剂量组慧星细胞迁移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 P<0 .0 0 1,P<0 .0 5 )。体内暴露 3种浓度氯化汞组小鼠睾丸生殖细胞 DNA损伤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 0μmol/kg,P<0 .0 0 1) ,5 .0 μmol/kg组慧星迁移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 P<0 .0 5 )。一定剂量的氯化汞处理引起生殖细胞 DNA损伤作用可能是氯化汞细胞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慧星试验对水体安全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彗星试验检测苏南某湖泊湖心区、长江某取水口及其给水处理厂出水水样的遗传毒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水样均能引起DNA损伤,在丰水期致DNA损伤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给水厂出水水样>湖泊水样>长江取水口水样;在枯水期致DNA损伤作用的大小顺序为湖泊水样>长江取水口水样>给水厂出水水样.随着染毒剂量的加大,细胞损伤率增加,细胞受损的程度也在加重,并向3、4级损伤集中,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诱发小鼠睾丸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技术,研究了烷基酚类化合物对离体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9种烷基酚类化合物对小鼠睾丸细胞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其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结果亦表明,其DNA的损伤程序与化学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某潮汐河流从下游至上游共设A、B、C、D、E五个采样点,用Ames试验、双微核试验及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检测涨潮和落潮时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Ames试验各采样点样品都有致突变性,且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强;对TA98加S9致突变性增加;双微核试验、彗星试验检测出染色体及DNA损伤剂,并以A点作用最强.涨潮时各点致突变强度较落潮时强.  相似文献   

5.
大量研究表明,饮用水中存在着能导致遗传毒性的物质,在我国许多水厂水质检测能力有限的前提下,生物毒性指标作为反映有毒物质综合指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应用SOS/Umu生物毒性测试评价了北方某市一自来水厂的A、B、C、D 4套试验工艺在不同的季节(冬春两季)各工艺段出水的遗传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冬春两季地表水加氯后遗传毒性效应均显著增加,冬季间接遗传毒性效应高于春季;活性炭吸附对去除遗传毒性物质效果显著,但后期加氯使遗传毒性效应增加;冬春两季比较,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比较,各工艺出水的遗传毒性效应差别很大.通过研究表明,本研究所应用的生物毒性测试SOS/Umu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水厂工艺过程中致突变物质的处理效果进行评价,能对工艺改进提出指导,是自来水质安全性评价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地区7处典型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外生物测试工具,检测了污水污泥有机提取液的基线毒性、遗传毒性、雌激素效应和芳香烃受体效应水平,并结合化学分析对某些能引起毒性效应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确认。结果表明,污水污泥有机提取液的基线毒性强度为133~3 401 mg·kg~(-1);遗传毒性强度从未检出到25 mg·kg~(-1);雌激素效应当量均低于0.02 ng·kg~(-1);芳香烃受体效应强度为73~6 838 ng·kg~(-1)。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发现,基线毒性、遗传毒性、雌激素效应水平均较低,仅芳香烃受体效应水平接近于国内外污水污泥中芳香烃受体效应的水平。在对芳香烃受体效应水平的检测中发现:S1点检出的化学物质可以解释污水污泥70%的类二恶英效应,其中多环芳烃(PAHs)尤其是PAHs的单体Bk F占主导地位,而其余样点则不到10%的效应可以被解释,因此有待进一步对其余样点的化学污染物进行分析和确认。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组基于生物标记物的生物测试方法,并用于评价某城市4个典型污水处理工艺对水中痕量有毒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测试方法包括检测芳烃(Ah)受体效应物质生物毒性的EROD(7-乙氧基-3-异吩噁唑酮-脱乙基酶)试验、类雌激素效应物质的重组基因酵母生物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物质的SOS/umu试验.结果表明,4个典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对Ah受体效应物质、类雌激素效应物质和遗传毒性物质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A2/O处理工艺对3类物质的去除效果最明显;空气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对直接遗传毒性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Ah受体效应物质的去除效果一般,倒置A2/O处理工艺和氧化沟处理工艺也能够较好地去除这3类物质,两种处理工艺效果相当.采用成组生物标记物方法可以对城市污水中的痕量有毒有机物进行毒性筛选或测试,适用于水处理工艺的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独立的亚急性毒性研究中,雄性和雌性斯普拉格—道利小鼠连续90天,在它们的饮用水中施放不同剂量的氯、一氯胺或二氧化氯。这些消毒剂中,没有一个以任何使用的浓度造成小鼠死亡。试验的最高氯剂量(250mg/l),也无察觉的有害影响水平,200mg/l(最低可察觉的有害作用水平)时,一氯胺造成了两种性别小鼠体重和器官重减少,红血球细胞计数和血清钙在雄鼠中的稍微降低,二氧化氯在浓度低至25mg/l时,造虎同剂量有关的体重和器官重减少,但它的最有意义的毒性作用是在所有浓度下鼻损伤的症侯。  相似文献   

9.
我所于1980年曾作慢性苯中毒家兔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兔吸入纯苯蒸气致染色体损伤并呈时间和效应相关关系。本文在实验研究基础上,对20例慢性低浓度苯接触橡胶工人与8例非苯接触白细胞减少工人检测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以探求接触苯环境作业工人生物监护遗传效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将普通小球藻低成本培养与污泥提取液处理相结合,探讨使用污泥提取液与BG11混合培养普通小球藻,以实现养藻成本的降低与污泥资源化利用的目的。通过测定小球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中性油脂等生长特性以及污泥提取液中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和毒性等降解指标的变化,来验证污泥提取液与普通小球藻生长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提取液占总培养基(提取液与BG11)体积的20%(v/v)时,普通小球藻细胞密度最大,细胞中中性油脂积累较好,但不利于藻细胞叶绿素a的合成;普通小球藻对污泥提取液中的TN、TP、总有机碳(TOC)、毒性等都有显著的去除效能,在污泥提取液含量为20%、培养240 h时,TN、TP、毒性的去除率分别为89.91%、92.31%和63.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