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X740,1 9501799酸性气带液对硫磺回收装置的危害/周敬良(九江石油化工总厂)//石油化工环境保护/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一1994,(3)一45~47 环信X一113硫磺回收装置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酸性气,酸性气带液直接影响硫磺回收装置的运行情况及回收效果,带液现象越严重,危害就大,九江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对原有酸性气脱液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采用三级脱液工艺,脱液能力较改造前有明显提高,从未发生过酸性气带水、油进入酸性气焚烧炉中的情况,采用改造后的三级脱液工艺可为硫磺回收装置的安全、稳定、优质运行创造条件。图2的502、No二和CO:空间分布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蒙德法的丙烯腈装置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英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评价方法,对丙烯腈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评价,确定了该装置生产、贮存过程中的物料物质系数并计算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毒性等指数,经过安全补偿系数修正后,得出丙烯腈装置总危险性系数以及全体危险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丙烯腈污水处理场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UASB—SBR组合工艺处理丙烯腈废水的新工艺,并进行试验和讨论,获得了试验基础数据,为该厂丙烯腈污水处理装置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酸性气带液对硫磺回收装置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磺回收装置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酸性气,酸性气带液直接影响硫磺回收装置的运行情况及回收效果,带液现象越严重,危害就大,九江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对原有酸性气脱液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采用三级脱液工艺,脱液能力较改造前有明显提高,从未发生过酸性气带水、油进入酸性气焚烧炉中的情况,采用改造后的三级脱液工艺可为硫磺回收装置的安全、稳定、优质运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某化工公司污水的来源、影响及防治措施方面,介绍了生化+MBR膜法处理有机污水处理技术。该化工公司拥有12万t/aPVC树脂、10万t/a烧碱装置,大量有机污水在生产中产生,在改造后的污水处理装置中经过优化工艺,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了一次水及脱盐水的大量投用。  相似文献   

6.
韦红钢 《环境工程》2005,23(5):24-26
介绍了新疆某高原地区炼油厂石油废水处理系统的改造工程。通过对隔油-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改造,解决上游装置污水严重超标排放现象;采用替换不合理设备、改建和完善气浮系统、启动和改造生化系统,改革相应配套制度等措施,使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CODCr含量<80mg/L,石油类<10mg/L,硫化物<0.1mg/L,挥发酚<0.5mg/L,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为该厂的污水回用作循环水改造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外排污水回用于绿化水初步目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还原沉淀法对梅钢冷轧含铬废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再次工艺优化与改造。指出现有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造措施。改造后的废水处理站出水水质稳定,满足《GB13456-201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酸性水汽提装置的改造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辽化炼油厂酸性水汽提装置改造前后的对比及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详细论述了该装置在处理高含硫、含氨酸性水条件下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及效果,同时,通过对“单塔加压侧线抽出工艺”的了解和掌握,对该工艺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沧州炼厂投资 5 0万元对热电反渗透系统进行了改造 ,增加了污水二次反渗透处理设施 ,节约新水 35 t/ h,使软化水制取系数由 0 .6提高到 0 .87;对全厂生产装置的机泵冷却水进行了改造 ,用循环水代替原用的新鲜水 ,实施后 ,减少新水使用和排放污水 30 t/ h;投资建设了凝结水回收系统 ,系统投用后回收软化水 2 0 t/ h。近 2年相继开展了催化分馏塔切水回用于富气洗水、延迟焦化装置排污水闭路循环、污水汽提净化水回用于常减压电脱盐注水等工作 ,措施投用后节约软化水 2 2 t/ h,减少排污 2 0 t/ h。 2 0 0 2年下半年以来 ,为节约新水使用和减少…  相似文献   

10.
介绍延迟焦化装置的工艺流程、装置的污染和排污基本情况.采取了对冷焦水系统进行改造、改变酸性水处理工艺和治理噪声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故障安全控制系统在丙烯腈装置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利用HAZOP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实施后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二级活性污泥新型生物组合工艺对SBR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废水处理装置处理负荷可以提高到原SBR工艺的2倍,处理后出水可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且改造后曝气系统比原来的射流曝气节省电耗50%以上,不但解决了企业的废水处理问题,也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PRO/Ⅱ过程模拟软件对酸性水单塔汽提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冷进料的变化对单塔汽提顶酸性气质量、侧线气组成、净化水质量及蒸汽耗量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优化流程,以期对现场装置的运行和改造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延迟焦化装置冷焦水密闭除臭的实践探索。通过分析异味的来源,对冷焦水系统进行密闭除臭改造,改造后废气排放达到了相关标准,现场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制药企业污水站厌氧池中的温室气体甲烷和恶臭气体,在原有水吸收-光催化-化学吸收治理工艺的基础上,改造形成水吸收-碱吸收-蓄热式焚烧(RTO)-急冷-碱吸收为主的温室气体削减协同恶臭处理新工艺。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废气治理工艺的环境影响进行特征化、标准化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前、后废气治理工艺的主要环境影响均为全球变暖。通过温室气体削减量核算和经济性评估可知,工艺改造后,总温室效应潜值年削减量可达到7.53×106 kg CO2-eq,运行成本节约1.21×106元。新工艺在实现减污降碳的同时,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硝酸磷肥装置含氨尾气系统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硝酸磷肥装置含氨尾气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改造工艺,主要设备和改造后收到的良好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亲核试剂与残留在悬浮液中丙烯腈(AN)的亲核加成反应,可降低悬浮液水相和聚合物中丙烯腈的含量。本文通过试验利用亚硫酸氢钠处理悬浮聚合丙烯腈共聚物中残留的AN,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亚硫酸氢钠用量对AN脱除效果的影响,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量了处理前、后悬浮液中水相和聚合物中残留的AN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用亚硫酸氢钠处理悬浮液以后,可将悬浮液中水相和聚合物中的AN含量从几千mg/kg降到100mg/kg以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丙烯腈、腈纶抽丝两套装置排放的含氰污水中硫氰酸钠含量波动范围在20~3036mg/L,造成对含氰污水处理场冲击。通过装置加强生产、制度管理后,使污水中硫氰酸钠含量波动范围减小到44~320mg/L,含氰污水场每年冲击次数由25次减至4次,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农药化工废水水质复杂、可生化性差,采用传统生物工艺的处理难度大且效果不理想。针对国内某农药化工废水蒸发后产生的污凝水,采用常规生物处理后,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及氨氮(NH3-N)不能达到当地污水处理厂收纳标准的问题,该项目采用外部投加工程菌以提高原生化单元的污水理效能,并增设超滤和反渗透双膜工艺以保障出水水质。改造后的工艺系统调试表明,工程菌增效提升了生化处理单元对污水COD及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与67%),双膜工艺保障处理后,水质[ρ(COD)<500 mg/L,ρ(TN)<70 mg/L,ρ(NH3-N)<45 mg/L]达到下游污水处理厂的收纳标准。经成本核算,该厂污凝水处理项目运行成本为52.77元/t。工程菌增效/双膜工艺改造方案实现了对该厂污水的达标处理排放。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汽提装置在处理酸性水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对装置进行了改造,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