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燃料在炉膛外的水平烟道和竖井烟道内的燃烧,称为二次燃烧或再燃烧。二次燃烧是锅炉、特别是燃油锅炉常发生的恶性事故之一。因此,了解锅炉产生二次燃烧的原因,掌握防止事故发生和正确处理的方法,对保证锅炉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 过热器是容易发生二次燃烧的部位。煤粉炉制粉系统工作不正常,煤粉颗粒较大,燃烧器配风不好,燃油炉燃油温度低,雾化片质量差及严重磨损等均会使炉膛内的火焰延伸到过热器区,从而引起二次燃烧。过热器区发生二次燃烧的主要现象是:炉膛出口烟温和过热汽温明显升高,从炉膛出口处检查孔看到的不是透明烟气而是火焰。 …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不同配风工况对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本文以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k-ε-f-g即混即燃气相燃烧模型与煤的双挥发反应热解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炉内流动、燃烧等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表明:当机组负荷一定时,适当减少一次风率使整个炉膛火焰充满度大大得到改善,火焰长度与煤粉着火距离有所缩短;采用倒宝塔型二次风配风方式对于较差煤种的稳定着火较为有利;而停止三次风时,炉膛温度水平较高,煤粉燃烧完全,锅炉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阻燃防护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阻燃防护服是个体防护用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之一,它的防护原理主要是采取隔热、反射、吸收、碳化隔离等屏蔽作用,保护劳动者免受明火或热源的伤害。人体的皮肤对热是非常敏感的,人体的皮肤在接触44℃以上高温时出现烧伤,最先发生创痛形成I度烧伤,继而起泡,出现Ⅱ度烧伤。在55℃时,Ⅰ度烧伤维持20s,以后Ⅱ度及Ⅲ度烧伤出现。在72℃时,则完全烧焦。因此,在工业炉窑、化工、石油、机械、建筑、煤炭和消防行业,都应采用阻燃防护服,减缓火焰蔓延,降低热转移速度,并使其碳化形成隔离层,以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阻燃防护服及其分类一、阻燃…  相似文献   

4.
低压锅炉在运行 中,因水冷壁管爆管泄 漏造成被迫停炉的事故 很常见。我所在的德阳 市有一个月曾有两台 KZL4-13-AⅡ锅炉爆 管。这类事故造成的爆 管裂口大小不同;损失 程度也不一样。轻者汽 水喷出,造成停炉;重 者会冲出大量汽水,甚 至冲塌炉墙,造成人员 伤亡。 锅炉爆管有以下几 种现象。其一,炉膛内 发出明显的响声,蒸汽 从炉门孔冲出,炉内还 有喷汽声。其二,炉膛 由负压燃烧突变成正 压,随之有煤烟、水蒸汽从各孔门冒出。其三,水位表上明显发现水位下降,蒸汽压力急剧下降,烟囱排烟成白色状,排烟温度降低。其四,炉膛内火焰变成红色。燃…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流化床炉燃烧产生细颗粒物的排放加以控制,本实验采用烟煤,在马弗炉静态燃烧条件下,改变燃烧时间、燃烧温度、煤颗粒的尺寸,对收集到的煤灰进行粒度分析,得出不同燃烧工况对细颗粒物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燃烧时间越长,在煤完全燃尽之前,产生细颗粒物粒度呈二次多项式分布,先逐渐减小,达到最小值后,又缓慢增大;采用较高的温度,有助于降低可吸入颗粒物的产生;不同粒径原煤对产生PM10粒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管内气体爆炸造成的损失与破坏,基于大涡模拟LES模型和Zimont燃烧模型,研究泄爆尺寸(直径为40,60,80 mm)和泄爆位置(侧方距点火端1,3,5 m)等泄爆条件对受限空间中氢气燃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孔径泄爆口更好的排放效果造成火焰锋面在通过泄爆口时发生严重畸变,而泄爆口与点火端距离的增加则会削弱火焰锋面畸变的程度,且不同尺寸泄爆口产生的泄压效果差异较大。因此,应考虑将合适尺寸的泄爆口设置于靠近易燃点处。通过探索不同泄爆孔径与泄爆口位置对氢气火焰传播的影响规律,可为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泄爆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胀口渗漏是锅炉运行中的一种常见病,对于这种弊病应该及时检查修复。 渗漏现象 锅炉运行中,胀口若有轻微渗漏,不易发现。只有在停炉或检修时,才能看到渗漏管口的迎火面积有少量浓缩的盐垢。如打开人孔进入锅筒内细心检查,会发现渗漏胀口周围有一圈褐红色的锈蚀。 有时胀口渗漏虽不严重,但由于渗漏点较多,往往使烟室里积灰增多,烟管被湿灰堵塞,阻力增大,造成锅炉正压运行。 渗漏严重的胀口会迅速喷出汽水,使炉膛火焰变暗,并发出味味的水汽声。 原因分析 1.制造安装中的问题: (1)胀接时,管头退火处理不好。 (2)管口胀力不够,与管壁金属不能紧…  相似文献   

8.
起居室典型材料的火灾温度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建筑火灾发生频率较高的起居室为研究对象,主要对该类住宅中的一些常见和使用广泛的典型家具及装修材料,纸张(报纸)、多层胶合板以及软垫分别进行了火灾燃烧实验,对火场中重要参数温度场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对由典型装修材料组成的单室,既起居室火灾进行了全尺寸火灾实验,目的是掌握起居室内火灾的发生发展、燃烧过程和火灾蔓延特点。研究表明,住宅火灾中聚合材料、人工填充泡沫等人造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最大,最高可达305kW,是火灾前期起居室升温的主要热源;全尺寸火灾实验过程中火焰蔓延较快,扩展幅度较大,蔓延过程中多股火焰交叉处温度可达250%左右,容易造成火势火场传播,同时释放出大量深色烟气,火场能见度极低。全尺寸起居室实验表明,短短3min27s内火场温度达到850℃。  相似文献   

9.
<正>1设备基本情况某电厂100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采用∏型布置、反向双切园燃烧方式,一次中间再热、最大连续蒸发量2953t/h,过热器蒸汽出口温度为605℃,给水温度298℃。炉膛采用内螺纹管垂直水冷壁并有较高的质量流速,在水冷壁中间混合集箱和节流度较大的水冷壁管段装设节流孔圈(缩孔),对控制水冷壁的温度和流量偏差都非常有利。水处理方式为AVT(O)。2运行及检验发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 cm × 40 cm和60cm×30c m两个开口工况对窗口溢流火燃烧现象进行试验和模拟研究.试验台基于ISO 9705全尺寸热释放速率试验台搭建,包括燃烧小室、模拟外壁面、温度测量系统和气体分析系统.结果表明,燃烧状态受通风因子影响较大.蜂值热释放速率随通风因子的增大而增大,而达到峰值热释放速率的时间和燃烧持续时间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溢流火焰的壁而贴附效应与小室开口比率(宽高比)有关,宽开口火焰壁面结附效应比带开口明显.采用火灾动力模拟软件FDS(Fire Dynamics Simolator)对试验结果进 行数值模拟.模拟得到的热释放速率、溢流火焰温度分布、小室温度以及溢流火焰的壁面贴附效应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高温作业中,环境温度高达千度以上,操作时稍不注意就会烫伤肌体,我们称之为灼烫致伤。 灼伤按发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热力灼伤。化学灼伤和复合性灼伤。本文着重介绍其中较为普遍的热力灼伤。 热力灼伤是指由于接触火焰、高温物体表面、过热蒸汽等炽热物体所造成的损伤。 一、热力灼伤的.致伤机理 人体正常温度为36℃~37℃,皮肤温度是32℃。故温度在40℃左右时,对皮肤无损;高于60℃时,皮肤出现红润,有灼痛感;在70℃以上,皮肤易受损,表皮起水泡;85℃以上,烫伤深入真皮接近肌肉组织;到达100℃以上时,肤下肌肉组织就被破坏。 二、热力灼…  相似文献   

12.
1存在的问题及危害1.1炉门圈深入炉胆内过长。炉门圈里端面向炉膛,处在火焰冲刷加热的状态,如果伸入过长,难以得到炉水的可靠冷却,钢板容易过热,烧损。同时由于立式锅炉的启停,负荷变化及炉门开关比较频繁。使炉门圈里端,特别是伸出过长的部分,温度交替变化,从而使角焊缝以外部分的钢板交替膨胀和收缩.在金属内部形成交变热应力,在这种交变热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就会产生热疲劳裂纹,随着时间的增加,裂纹不断的延伸扩展,势必造成炉门圈与炉胆连接的角焊缝裂纹,以至于酿成事故。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抑爆柴油中高分子聚合物防雾剂对池火燃烧特性的影响,开展-10号柴油、防火柴油和抑爆柴油的池火试验。首先将油盆放置在电子秤上,以确定样品燃烧质量失重情况;其次将4支热电偶沿油盆中心线自下而上分别距油盆底面15、30、45和60 cm处布置,以测试火焰温度;然后将烟气分析仪布置在油盆底面中心正上方80 cm处,将辐射热流密度计固定在距离油盆中心40 cm处,分别测试3类柴油燃烧的烟气CO、CO2体积分数和辐射热流密度。结果表明:抑爆柴油中防雾剂参与和促进燃烧主要发生在初始燃烧阶段以及稳定燃烧阶段的前期,而且防雾剂参与燃烧将挥发产生大量可燃蒸气,需要较大的火焰高度和面积来增加接触反应面。抑爆柴油中防雾剂含量小于0. 2%时,其池火燃烧特性与防火柴油相差不大,而当含量大于0. 4%时,防雾剂将强化池火燃烧,不利于池火自熄灭。  相似文献   

14.
1989年.6月20日,山东省牟平县水泥厂立窑车间发生喷窑,强大的热气浪夹着滚烫的燃烧物料喷出窑体,腾空而起,在场的两名作业工和一名参观学习的女大学生当即被冲倒。刹时间,热气流充斥了整个车间,冲进在场人的衣口、袖口、鼻孔、耳孔……。 事后,让我们看一下这些被烧伤人的身着服装与烧伤程度的情况: 工人王瑞军──全身外着尼龙服装,未扎袖口裤口,内着棉布背心、裤头。他全身未被燃烧的部分,恰恰是背心、裤头掩盖处。病床上的他,身上象是穿了一件用自己皮肤做成的背心、裤头,其余部分不堪目睹。病情记录:烧伤面积92%,深2~3度。 工人孙春阳…  相似文献   

15.
一 假人是真人不可少或缺的替身 在劳动防护用品研制试验中,假人担负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情况下用假人模拟真人进行试验,是真人不可少或缺的替身。 1.试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或超出人体耐受极限:如阻燃服的燃烧试验;防辐射服装的辐射试验;保护头盔的碰撞试验等。 2.有些试验须先经假人试验阶段,再逐步过渡到真人试验:如阻燃服经假人的二度烧伤试验,暖体假人的隔热值试验,测得燃烧性能和舒适性能后,再由真人身着服装在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情况下 ,一旦发生火灾 ,首先扑灭火焰 ,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但对有些火灾却不能这样做。比如可燃气体从容器、管道中泄漏而引起的火灾 ,没有绝对把握消除气体泄漏之前 ,就不能轻易将火扑灭。气体火灾通常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 ,火灾发展没有阶段性 ,爆炸或燃烧一瞬间就会波及很大面积 ,并迅速扩大蔓延 ;第二 ,火势的发展往往由大变小 ,即由气体扩散区的大片燃烧 ,很快缩小到泄漏处的稳定性燃烧 ,这时一般不会有很大的危险 ;第三 ,燃烧值大 ,温度高 ,容易复燃 ,造成二次事故。根据以上特点 ,扑救气体火灾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气…  相似文献   

17.
违章违纪必然引起事故,这是个客观规律。今年5月底,化工部生产综合司召开的12起多人伤亡事故分析会的结论,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现以事故发生时间先后为序,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作简要分析。 1.今月1月16日13时05分,南京化学工业公司氮肥厂发生了一起蒸汽和炉灰烫伤6名工人、其中造成2人死亡的多人伤亡事故。事故发生前,该厂造气车间9#煤气炉停炉检修,因耐火砖脱落堵塞燃烧室下灰口,给清灰排渣工作带来困难。在燃烧室内温度很高的情况下,操作者违背下灰岗位关于“水力排灰……防止跑气和漫水”的有关安全操作规定,错误地向室内大量充水。由于充…  相似文献   

18.
1993年2月17日下午4时许,宝鸡市某厂热处理分厂的工人正在柴油池中为产品淬火。由于油池面积小,淬火时间过长,油温逐渐升高,接近了燃点。当继续把灼热的产品从加热炉中吊出浸人滚烫的柴油中时,油面突然起了熊熊大火。火焰沿着溢出池外的柴油迅速向车间漫延,灼人的火舌翻卷直上,直扑头顶的天车司机驾驶楼和房顶。刹那间,驾驶室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天车司机由于吊着产品,无法启动天车,情急之中从数米高的天车平台一跃而下,腰部、脚部多处严重骨折,面部Ⅱ度烧伤,被呼啸的救护车送进了医院。 这起火灾事故共烧毁天车操作台一座,简易平房二间,…  相似文献   

19.
《江苏劳动保护》2008,(7):49-50
5月26日19时50分,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百姓楼酒店(总部)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死亡11人,重伤15人,轻伤1人。经检查诊断,伤者中除1名酒店服务员全身3%二度烧伤外,余下的都是跳楼时摔伤,其中最严重的1人腰椎破裂性骨折。经现场勘查,火灾为饭店员工在厨房间内使用燃油炉所致。警方认定这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火灾是在26日19时50分左右烧起的,过火面积760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瓦斯爆炸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基于球形爆炸实验,研究不同初始瓦斯浓度条件下爆炸温度及爆炸温度与爆炸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随初始瓦斯浓度升高,在6.5%(低浓度)、9.5%(当量浓度)、12%(高浓度)时出现爆炸温度极大值,分别为995,932,1 153 K;爆炸过程中温度延迟时间及升温时间与初始瓦斯浓度曲线均呈U型变化,当初始瓦斯浓度约为9.5%(当量浓度)时,温度延迟时间及升温时间变化较小;当初始瓦斯浓度在爆炸上限浓度(16%)和下限浓度(5%)附近时,受瓦斯浓度影响变化较大;初始瓦斯浓度在9.5%时,瓦斯爆炸过程中的压力波促进火焰燃烧波的反向传播,出现二次升温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完善瓦斯爆炸温度变化机理、提高灾害防控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