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秋季莱州湾及附近水域营养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4年10月对莱州湾水域调查结果,分析并评价了莱州湾水域秋季营养状况.结果表明,由于受黄河和小清河人海径流的影响,表层无机氮、磷酸盐和硅酸盐水平分布均表现为湾西部和西南部含量较高于其他水域.而底层分布却不尽相同,无机氮为湾南部近岸水域含量较高;磷酸盐为湾东部近岸水域含量较高;硅酸盐为除湾口外水域水平梯度较大外,整个湾内水域分布相对较均匀.从水域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看,N/P比值较大于Redfield比值,P显得相对缺乏.与Justic和Dortch等提出的营养盐化学计量限制标准比较符合硅限制条件.根据营养化评价模式和有机污染指数计算结果,2004年秋季莱州湾水域营养水平基本属于磷限制中度营养水平,有机污染程度属2级,表明该水域开始受到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2.
根据1980年6月,7月,9月,10月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探讨和研究胶州湾重金属Hg的水质、平面分布、垂直分布、月变化以及污染源.结果表明:在胶州湾东部近岸,有三个Hg的重度污染源: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河口区0.0832~13.04 μg/L,在近岸水域有两个Hg的轻度污染源:薛家岛的两侧0.0637~ 0.134 μg/L;在胶州湾近岸水域,其Hg的含量在0.030~0.050 μg/L之间;胶州湾中心水域,其Hg的含量都低于0.030 μg/L.胶州湾海域表层水和底层水中Hg含量分布的变化证实了Hg的迁移过程,表明了Hg入海后沉降较快,在胶州湾近岸水域沉降.通过胶州湾Hg污染的时空分布,认为人类活动造成Hg的污染,Hg污染的程度与采取的措施密切相关.因此,要治理胶州湾Hg的污染,首要的是采取措施控制陆源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湾诸河口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99,自引:5,他引:9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Hak■nson的生态风险指数法,并用该法对环渤海湾诸河口采集的19处底泥样品分析了汞、砷、铜、锌和铅对水域的污染程度及其对水域造成的潜在生态风险影响.结果表明,除海河口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略高外,环渤海湾其他河口重金属及砷污染程度及其对水域造成的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从环渤海湾诸河口总的污染程度看,各污染物对生态风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Hg>As>Cu>Pb>Zn.   相似文献   

4.
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中,由于受到农药及其它工业废水的污染,轻则引起鱼类种群的迅速迴避,重则减少鱼类的栖息密度及切断洄游路线,甚至可造成鱼类中毒死亡,严重影响渔业.为了了解水域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水域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其治理上的难点,认为从解决点源污染着手,把握客观规律,才能有效解决面源污染.最后就面源污染的控制治理,提出了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6.
沿海港口水域污染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港口的水域污染现状,指出港湾水域和近海污染已成为我国海洋污染的重点。分别阐述了港口水域的主要污染和污染物:疏浚物,化学品,生活污水,货物粉尘,垃圾及重金属等的来源及其危害。同时,提出改善港口环境管理和提高港口水域污染防污技术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富营养化现状及变化趋势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25  
根据2000~2002年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长江口及邻近水域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水域营养盐含量十分丰富,平均56%水域无机氮含量已超过海水水质四类标准,磷酸盐也有40%以上已达到或超过海水水质四类标准。基于20个监测点有机污染指数(E值)和富营养化指数(A值)的计算结果,发现长江口及邻近水域从西向东、从北向南污染程度逐步降低;同时根据多年平均的A值划分,大约60%水域已达到重污染水平,受轻度和中度污染的水域均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8.
X52200700202中国部分水域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污染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邢颖(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7(2).-228~234环图X-5对中国水域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污染的空间分布、污染程度、污染来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进行了初步的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部分地区多氯联苯污染较严重,东北的松花江、大连湾、河北保定地区、中部的鸭儿湖、南部的珠江流域和台湾地区沉积物中有较高的多氯联苯平均浓度,其余地区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水平相对较低.多氯联苯污染…  相似文献   

9.
余心固 《交通环保》2003,24(Z1):114-116
文中主要分析了大连港水域海水环境质量,找出造成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10.
港口污染问题主要是水域、大气和噪声三方面,本文针对性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1.日本水质污染现状根据日本环境厅1989年末发表的1988年度公用水域水质测定的结果,日本水质污染的现实情况是镉、氰、汞等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环境标准(保护人体健康的环境标准)的达标率大大提高,但BOD(生物耗氧量)、COD(化学耗氧量)等与生活环境有关的环境标准(保护生活环境的环境标准)的达标率依然未见明显提高,特别是湖泊、内湾、内海等封闭性水域及部分城市中的中、小河流,污染情况还相当严重(见图1、2)。还有三氯乙烷等对地下水的污染,有机锡化物对河口、内港等的污染,事故过程中流出的有害物质对公共水域的污染等多种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孙德华 《交通环保》2003,24(6):41-42
针对三峡库区水域严重污染的状况,分析其污染的主要形式,对作为主要流动污染源的船舶污染现状及其原因加以重点分析。同时,对国家治理三峡库区水域污染的规划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水质评价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工作,一个水域的水质污染状况,应从三个方面来评定:第一是污染的强度,即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和它们的影响效应;第二是污染的范围,即在水域中各种污染强度所影响空间的大小;第三是污染历时,即在水域中各种污染强度所持续的时间。但是,目前看来,各家所提出的水质评价指数仍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质的污染强度。 在水质评价中,对于水域污染历时方面的研究目前看来做得很不够。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手段落后使得水质监测不能连续进行;另一方面,我们对水质的污染强度是随时间变化这种现象还认识得不够,所以在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监测兴济河水域的水质资料,利用内梅罗(N.L.Nemerow)污染指数,确定水域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水质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于2013年6、7、10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水域进行了3个航次的环境调查,获取了盐度、营养盐、COD及重金属等指标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该海域的水质状况,并分析影响该海域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14项调查指标转换提取为4种主成分,共解释了67.31%的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影响该水域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氮营养盐、盐度、SiO32--Si和砷.主成分综合得分分析表明,黄河口及邻近水域2013年10月、7月、6月水质污染状况依次降低;空间上总体呈现出以黄河入海口为中心,向邻近海域递减,河口附近及南部水域污染较严重的格局.黄河径流污染物是主要污染源,应加强黄河口及其上游的水环境保护,从而改善黄河口及邻近水域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6.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应用改进后的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利用窑河-高塘湖水域水质的监测资料,对窑河-高塘湖水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整个评价区域内的水质呈现区域性的差异。高塘湖属于无污染或轻污染水域,各评价因子均达到或优于3类水质,可以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窑河属中污染,部分监测点属重污染水域,主要的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以及高锰酸钾指数,不能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17.
杨新宅 《环境保护》2006,(20):30-34
为了确保海洋环境免受船舶及相关作业活动的污染损害,作为防止船舶及相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主管部门,中国交通部不断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有效保护了港区及沿海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微塑料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型污染物之一.微塑料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且易与水中其它污染物形成复合污染.因此,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水生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的主要特点,归纳了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浮游动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影响,探讨了微塑料沿食物链的传递作用及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生态风险的潜在影响,梳理了目前水域生态系统微塑料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评估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原理及方法 工业污染源水质评价以污染现状指数表示,简称现状指数法。它是以污染源水质污染物对某一水系和水域的污染现状为依据,以渔业标准和致死或阈剂量,按污染物在水系中的净化规律,从水域逆推给出区域标准容量和临界容量,对污染源逐个评价。保定市对府河水系、白洋淀水域污染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0.
淮南矿区不同塌陷年龄积水区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煤塌陷水域是淮南矿区一种特殊的地表水体。文章选择矿区不同塌陷年龄的塌陷水域,监测分析其水质理化指标和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塌陷水域环境状况因塌陷年龄和周边环境差异而不同,具有季节性变化。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理化指标随时间增长有累计效应。与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比较,水域重金属元素除了Hg严重超标外,其它As、Se、Cd、Cr、Cu、Pb、Zn等均不超标,未对塌陷水域构成重金属污染。通过对不同塌陷水域环境效应进行分析与评价,可为其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