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不仅是一个大陆国家,而且是海洋国家。我国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有6500多个岛屿,14000公里岛屿岸线。所以,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将于今年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于今年三月一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一个新起点,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我国是一个具有18,000多公里海岸线、岛屿众多、大陆架宽广、海域辽阔的沿海国家,其水产、矿藏资源、海洋能源丰富,海滨风景游览区众多,具有优裕的交通航运条件.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环境及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对于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全面发展我国的海洋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有一万八千多公里大陆海岸线,有广阔的领海和管辖海域,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海洋石油、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水制盐、海洋调查研究等各项海洋事业,都在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向海洋排放的有害废物逐渐增多,每年流入海洋的污  相似文献   

4.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李锡铭受国务院委托,8月19日向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草案)》的说明。他说,我国大陆海岸线有一万八千多公里(不含岛屿岸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陆架宽广,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环境及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一直是综合性海洋环境保护法,也应当继续保持其"综合性"定位。根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按照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海洋环境保护法》应当确立海区管理权,明确海区管理局的职权;把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法律化;为海洋环境的多方元共治提供法律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应当对防治海洋污染损害、防治海洋资源损害、保护海洋生态、防治海洋地理环境不利变化等4个环境保护事务领域全面设立行为规范,按照在各事务领域开展环境保护的需要创设制度。《海洋环境保护法》应确立自身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为实现海洋环境法体系与其他相关法律的良性对接做出安排。  相似文献   

6.
《水污染防治法》是继《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之后我国的又一个环境保护的重要法规。它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用法制手段管理水环境的新阶段,是全国人民在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方面必须共同遵循的行动准则。《水污染防治法》共七章四十六条,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7.
污染环境的刑事责任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总是在加速其经济建设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于今日起生效。这是我国运用法制手段管理海洋环境的一件大事。它对于维护国家权益、尊严,对于控制海洋污染,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岛屿众多,港湾密布,具有良好的海上运输条件。大陆架宽广,水温条件适宜,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沿岸可供养殖和开垦的滩涂很多。海底石油资源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的十年,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取得较大发展的十年。十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使环境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的轨道。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在此基础上,全国人大又陆续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止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1982年颁布的新宪法又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为我国的环境事业确定了宪法基础。十年来,国务院也先后发布或批准了十个多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如《征收排污费  相似文献   

10.
贺蓉 《海洋环境科学》2021,40(5):776-781
“陆海统筹”是《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的重要原则之一,这就要求处理好《环境保护法》与《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关系,明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形式。本文通过对《环境保护法》与《海洋环境保护法》立法背景的梳理以及定位的分析,厘清了二者的关系,通过对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的法律体系研究,归纳出了6种主要立法模式。为落实陆海统筹原则,笔者提出3种修法方案,分析了不同方案的优点和难点,并给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自1982年颁布至今,已施行了38年。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海洋污染防治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本文在梳理了《海洋环境保护法》的1次"大修"和3次"修补"的基本情况和分析了各次修法的时代背景、主要目的和修改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必须进行第二次"大修"。本文分析了再次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必要性,研究提出应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同时建议将《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  相似文献   

12.
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宏 《环境导报》2000,(5):42-43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是有法律保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物 ,管理社会事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实践中暴露出实效性不足的问题迫切需要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中加以解决。海洋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实效性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实践中处罚方式过于单一,除罚款外的其他处罚方式可操作性不强;二是《海洋环境保护法》所规定的处罚额度过低,导致行政处罚震慑性不足。在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时,应当关注处罚方式的创新和处罚力度的加强。在处罚方式方面,建议引入声誉罚和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在处罚力度方面,将重点放在处罚额度的合理化调整上。  相似文献   

14.
<正> 问:什么是环境保护法?为什么要制定环境保护法? 答:环境保护法是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的法规,是我国整个法律体系的一个独立部门。它是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组织、事业单位和公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宽广的大陆架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拥有两亿人口的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发达,经济繁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地带。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防止海洋污染,是我国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林琪 《环境》2024,(1):58-60
<正>海洋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198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并于2013年、2016年、2017年进行了三次修正。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第四次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出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宣传活动的通知。通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已于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今年三月一日开始生效。“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公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开始通过法制手段管理海洋环境。这有利于控制海洋污染,保护海洋资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民和广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者期待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一项对促进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保护海洋环境的重大措施,值得庆贺。今年,正值我国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十周年之际,该法的颁布更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业经国务院于1983年12月29日颁发施行。《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颁发施行,对贯彻落实《海洋环境保护法》,全面保护海洋环境,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各个海洋行政机关之间权限不清、职权交叉重叠已成为当前阻碍海洋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梳理和回顾了《海洋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海洋行政主体以及职责,阐述了《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存在的多个海洋行政主体共同管理海洋的现象。多个海洋行政主体决定了我国目前以分散的行业管理为主、集中协调为辅的海洋管理体制。由于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分工不明确,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管理的权威又未形成,由此带来了诸如工作相互推诿、重复执法、缺乏协调等问题,文章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项修改建议,以完善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