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污泥添加量为2%(干基)白泥添加量为0.3%(干基)所制得的污泥型煤为研究对象,以白泥添加量为5.5%的白泥型煤作为参照,考察了污泥型煤的气化特性和二次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在1100℃以上高温下,污泥型煤的气化速率比白泥型煤高50%以上;污泥型煤的灰渣软化温度达1440℃,能满足合成氨气化要求;污泥型煤无二次污染,其气化成分符合合成氨原料气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污泥添加量为2%白泥添加量为03%所制得的污泥型煤为研究对象,以白泥添加量为5.5%的白泥型煤作为参照,考察了污泥型煤的气化特性和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以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以合成氨厂广泛使用的白泥型煤参照,进行了气化用型煤粘结剂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泥添加量为2%白泥添加量为0.3%时,所制得的型煤抗压强度、跌落强度、热稳定性与白泥型相当。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固硫型煤成本,提高固硫效率,控制燃烧时的异味,添加不同比例复合固硫助燃剂,进行燃烧试验.结果显示:添加6%复合固硫助燃剂有较好的固硫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烟煤为原料,钠基膨润土为粘结剂制备气化型煤。以型煤的冷强度、热稳定性、热强度、浸水强度作为性能检测指标,考察了钠基膨润土加入量对型煤质量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型煤进行了表征,分析了钠基膨润土型煤的成型机理。结果表明:在钠基膨润土加入量为5%时,气化型煤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热稳定性;钠基膨润土可通过吸附作用与煤粒充分的接触,形成大量的絮凝体结构单元,包裹煤粒进而提高型煤性能,这个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在热解型煤时加入膨润土,当热解的温度达到461℃时形成较明显的失重速率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型煤固硫的原理及特点,针对平煤集团所产商品煤,确定出型煤生产所要添加固硫剂的用量及添加固硫剂后锅炉燃烧的理论空气量、烟气体积及友渣量的修正值。  相似文献   

7.
型煤复合固硫剂硫化反应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复合固硫剂改善型煤固流效率的试验研究结果。在钙基固硫剂中添加合适的工业废弃物或化学物质,可以有效提高型煤燃烧中的固流效率。  相似文献   

8.
工业型煤的现状及生物固硫型煤的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仁学 《重庆环境科学》1996,18(6):38-40,44
工业型煤的现状及生物固硫型煤的前景罗仁学(重庆市环境科研监测所,重庆630020)1工业型煤研究和推广中的主要问题工业型煤在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减轻煤烟型大气污染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同时也是化工造气生产化肥的原料,所以国家大力提倡,要求普及工业和民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用量竹炭对污泥堆肥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向秋洁  杨雨浛  张成  相欣奕  木志坚 《环境科学》2017,38(10):4390-4397
采用城市污泥为堆肥基质,设置4个堆肥处理,分别为添加2.5%竹炭(S1,占污泥的质量分数)、添加5%竹炭(S2)、添加10%竹炭(S3)和未添加竹碳(CK),研究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的动态变化特征及添加不同用量竹炭的影响.结果表明,CH_4排放主要在升温期和高温前期,占排放总量的99.01%~99.81%.当竹炭添加量低于5%时,CH_4排放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竹炭添加量高于5%时,其排放量又明显增加.CO_2排放集中在升温期和高温期,占排放总量的75.65%~86.58%;添加竹炭可减少3.37%~13.48%的CO_2排放,但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N_2O排放集中在升温期和降温腐熟期,添加竹炭能减少16.37%~41.52%的N_2O排放,竹炭添加量越多,减排效果越好(P0.05).S1、S2和S3处理CO_2排放当量(以干污泥计)分别为37.57、35.10和35.44 kg·t~(-1),比CK处理减少了14.81%~20.41%.添加竹炭能降低污泥堆肥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以S2处理的减排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型煤催化固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发现Fe_2O_3对型煤固硫有催化作用,当型煤中Fe_2O_3含量在6‰时,固硫率最高,比在同等条件下不加Fe_2O_3时约增加10%左右。在温度小于500℃时,固硫率和Fe_2O_3关系曲线只出现极大值,大于500℃时,则同时出现极大极小值。它的催化固硫动力学行为比较复杂,温度小于500℃,Fe_2O_3含量小于6‰时,它起催化作用;Fe_2O_3含量大于6‰时,它与CaO形成固熔体,因而影响了活性。型煤催化固硫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温度低于470℃这一阶段,提高型煤固硫率的关键是要求型煤在500℃之前升温速度不能太快,为此可设计一型煤预热装置,此装置温度控制在470℃以下,型煤在装置中停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Fe_2O_3的加入主要加快了CaO+SO_2→CaSO_3这一主反应的速度,并对硫的最后形态CaSO_4起一定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褐煤型煤主要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对影响型煤质量的各种因素如粘结剂及其加入量、煤种及配比、原料煤粒度、成型压力和水份、干燥固结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确定了适合褐煤低压成型的重要工艺条件和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12.
在含硫量为3.14%的无烟煤中添加石灰(固硫剂)及少量碳氢化合物(助燃剂),制作成型煤。与非型煤对照进行燃烧试验,SO2排放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型煤是解决民用散烧煤用户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市面上的型煤固硫率仍较低,仅为40%~60%,且存在高温下SO_2的二次释放和受潮易破碎的问题,据此研发了一种新型固硫剂和新型黏结剂,具有较高的高温固硫率和较好的经济性。采用与之配套的新型生产工艺设备,制备出的型煤在燃烧过程中能"定温、定时、定向开花";经实验测得该类型煤在Ca/S为2、燃烧温度为1 100℃条件下,固硫率近100%,二氧化硫趋于零排放,燃尽率达到95%以上,达到节煤目的。同时,新型黏结剂的使用,提高了型煤的防水性,改善了型煤贮存性能。  相似文献   

14.
推广工业型煤治理锅炉烟尘污染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在一些地方推广力度不可谓不大,但至今未见有较大的突破。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一般的工业型煤无法在占中小型锅炉保有量三分之二的链条炉上正常燃烧。在探讨一般工业型煤在链条锅炉中燃烧时遇到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在不改变锅炉结构和操作的前提下,应用黏合剂、配煤、成型等技术对煤炭进行加工,生产出与链条锅炉炉型相匹配的工业型煤,即用不规则的污泥固硫活性型煤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是一种疏水型煤粘结剂,该粘结剂由啤酒厂下脚料麦根、麦糟与适量碱熔液作用,经加热搅拌、保温一定时间,即成化学改性多聚物粘结防水剂.该粘结防水剂有较高的粘结性,为煤粉混辗压制的型煤,强度高、耐水性好,便于贮存运输.本研究为有机可燃物,利于燃烧而不产生污染物,生产设备简单,容易实现,格价较低,投资少,效益高,是当前较理想型煤粘结剂.  相似文献   

16.
研究出生物型煤的生产工艺流程,对型煤和生物型煤的固流效果进行了对比。成功地试验生产出固硫性能优良的生物型煤,为消除煤能源利用中的硫污染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聚物相似互溶、扩散渗透原理,采用苎麻黑液、造纸黑液、酒糟废水、淀粉黄浆废水等10种高浓度有机废水(液)作为原料,研制成用于工业型煤的复合粘结剂,使高浓度有机废水(液)得到经济、合理的资源利用。这种粘结剂中含有多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可交联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使工业型煤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防潮抗水性能,并同时解决了燃煤和高浓度有机废水(液)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又称“烟道灰”,是从燃烧装置的烟道气中收集而得到的细灰.目前,国内外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极为重视,但大部分都着眼于建材、建筑和农业等方面,而本发明是将粉煤灰作为型煤的掺合料配制型煤,即将粉煤灰与烟煤、褐煤和泥炭混配,再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混匀后经压力成型制成各种形状的无烟燃料.实践证明,只要灰质、煤质和掺比相匹配,可压制成合格的掺灰型煤,达到“煤掺灰,灰代煤、效益高”的效果.该掺灰型煤,具有反应活性高,燃烧效果好,基本无烟等特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节约能源等.经试烧证明,燃烧排烟中的各种污染物可消减50%以上,节约煤炭约30%以上,并且,每吨掺灰型煤(按售价每吨100元计算)可增收15—20元.  相似文献   

19.
应用工业固硫型煤控制大气二氧化硫的污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我国燃烧煤工业窑炉大气SO2污染的状况和工业固硫型煤减少大气SO2污染的方法。文章介绍了工业固硫型煤的生产成本,规格常用的固硫剂和凝结剂。对工业固 型煤试用的结果表明,工业窑炉燃烧工业固硫型煤后,SO2排放量可减少40-75%,烟法排放量可减少50-80%,可节约煤炭15-17%,经济效益是环境效益相当可以。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要添加物,经科学的研究选择,按照一定比例将工业固体废弃物掺入原煤中制成新型型煤,打破传统下燃式,采用上点火向下热伸展明火反烧的方式,该研究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该型煤节约煤炭资源、使用方便、清洁卫生、降低了空气和废弃工业固体物的污染,为城镇煤炭开发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