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倪主任的工作单位,给他配备了一辆轿车。但是, 他觉得没派头,时下最能表示身份的是进口名牌车。为了满足嗜车欲,他就像患了单相思一样神不守舍地想点子。前天,倪主任听说下属单位近日买了一辆“宝马”车,心里很不平衡,便苦思焦虑地想出了一个自认为的好办法:用自己乘坐的国产车去换下属单位的“宝马”车。他采取“遇到红灯绕道走”的策略,以接待需要为名来一个偷天换日,只要把下属的“宝马”弄到手就行了。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知名艺术评论家古勋在一篇评论里说:“周野,好一个‘野’字了得。”因为“野”,不受拘束的周野就像星空里一辆会飞的马车,满载着他的艺术思想和作品漫天绽放着耀眼光芒。  相似文献   

3.
一辆刚驶入人们视线的汽车突然发出尖锐的报警声,一个急迫威严的声音敦促道:“此车被盗,请速拨打110报警!”顷刻,汽车熄火,戛然而止,报警声仍持续鸣响。这是在5月18日,一辆装置“网络之星”CE2000B型汽车防卫系统的演示车,正在演示空中控制被盗车辆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4.
当一辆“病入膏肓”的报废车在闹市穿行时,他对市民的危险不亚于一颗随时引爆的炸弹;当数千辆“亟待肢解”的报废车神出鬼没于城乡道路时,它们给人们带来的危险不言而喻,它是一种恐怖!  相似文献   

5.
当一辆“病入膏肓”的报废车在闹市穿行时,他对市民的危险不亚于一颗随时引爆的炸弹;当数千辆“亟待肢解”的报废车神出鬼没于城乡道路时,它们给人们带来的危险不言而喻,它是一种恐怖!  相似文献   

6.
“黑洞”     
老贾是我颇为尊敬的一个老头,因为他痛恨腐败。有一天,他看到一则题为《公车“黑洞”探密》的新闻故事,说是我国目前有公车350万辆,每年开支达3000亿元,远远超过了我国军费开支,也超过教育与医疗经费之和。公车使用中,公用占1/3、干部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他放下报纸,叹道:“吃公粮还浪费国民财政,对得起老百姓吗?”  相似文献   

7.
一块木板做车身,四个滑轮做轱辘,两根带子当安全带,组合在一起就是他美其名曰“劳斯莱斯”的座驾。他就是靠着这辆“劳斯莱斯”实现着自己如果还有腿的梦想;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环游世界;用脚步去感受每一寸领域的不同风情;用脚步去体验每一个角落中隐藏的不一样的秘密…… 他自幼酷爱书法,残疾后更是刻苦钻研。其书法作品注重传统功力,尤以行草见长,深受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内外友人的喜爱。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渝先生也收藏着他“仰中华一统,慕世界和平”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张局长在“局座”上干了十年,什么车没坐过?照他话说,他“屁股”下烧掉的油都能淹死你。去年买的一辆“别克”车是他最满意的,坐在里面,拉上窗帘,闭上眼睛,那感觉像在飞。但令张局长遗憾的是,因为没有驾驶证,亲自开车的滋味还没尝过。  相似文献   

9.
在四川“石牌坊之乡”隆昌县, 有位年轻人用35块青石打造一辆旅游观光车。他先是到各青石厂去请教师傅, 大都表示不可理喻。他并不灰心,反复实验青石的承重。接下来,他花 3500元买来汽车底盘,与几个专做青石雕刻的工人一起,经过3个多月的辛苦努力,一辆独一无二的青石旅游观光车诞生了。  相似文献   

10.
2007年2月11日,某县城区居民刘某骑着自行车行至一家酒店门口时,前面停放的一辆“少林”中巴客车挡住了他的去路。按规定,刘某的自行车应该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但由于中巴客车占据了他的行驶路面,他只好调转车头将他的自行车骑上慢车道。岂料,刚转入慢车道,后面一辆摩托车就顶了上来,两车追尾,刘某被撞倒在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第一辆汽车出现于何时?一般的说法,乃是1901年。这“第一辆汽车”便是皇太后慈禧老太婆的“御驾”。那时还是封建王朝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第一辆”当然得由尊贵的“老佛爷”来乘坐。据考证,这是一辆产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图利亚”牌汽车,1896年用手工组装,一  相似文献   

12.
飞舞的冥纸     
你见过“柳叶杀人”吗?肯定没有,因为 那是金庸或古龙武侠小说中所描绘的。但我 亲眼目睹过一个类似“柳叶杀人”的故 事——因为一张冥纸而引发的一场交通事 故。 上个月的一天,我因故到F城。车过某 工业区时,正遇上一出殡车队。大概是开往 某个火葬场的。说是“车队”,因为它前有几 辆摩托开道,后有好几辆临时租用的大客车 鱼贯尾随,其中一辆还有乐队吹吹打打。其  相似文献   

13.
交通幽默     
醉后打“的”老王极爱饮酒,每次聚会总喝得大醉,以至于有车不能骑,总是由同事打“的”送他回家。一日,老王独自出去喝酒,送他回家的却是110警车。据说那老兄在街上东摇西晃,见到一辆110巡逻车就走上前去,拍着车体说道:“如果你是每公里一块一,你不用写这么大嘛。”  相似文献   

14.
街坊邻居都说,石方是福州最富有的人,因为他拥有几百辆各式各样、年代不一的“车”。 位于东水路上的“东晓车迷世界·汽车模型”是他几个月前开张的店铺。橱窗内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轿车、越野车、赛车、跑车、巴士、卡车、吉普车、消防车、摩托车、火车……  相似文献   

15.
最近,吉林市第一辆“雷锋车”被捐赠给吉林市博物馆。这是吉林市民吴景贵于 1998年购买的奥拓车,主要以出租为主。他用此车为市民做过很多好事,年岁大的、行动不方便的人坐他的车都免费。在他的带领下,吉林市很多出租车司机都加入了“雷锋车”的行列,吉林市还成立  相似文献   

16.
1981年,我在中石化某企业所属的一个二级单位——涤纶厂开小车。说是小车,其实就是一辆老式面包车,一辆破北京吉普。国庆节后不久的一天,我在办公室一边看报,一边等任务。只见老厂长急匆匆进来,叫秘书写份申请报告。“什么申请报告?”秘书站了起来问。“要求总厂批一辆小车的控购指标!”老厂长说完又急匆匆走了。  相似文献   

17.
乍看题目,有人会误会为“一眼”就是独眼之意。其实,在这儿,要讲的是“一眼准”的故事。 王“一眼”是谁?王“一眼”就是咱交警大队的王艮。他为啥会被人称为“一眼”呢?先让我讲一讲他的“一眼”绝活—— 一日,我驾驶着公务车与王艮一道出外勤查违章,刚上省道,遇一辆大巴迎面而来。我们才与大巴擦肩而过,王艮对我说:“掉头,截下它!”大巴停下后,我们登车厢检查,让人大吃一惊,发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第一辆汽车出现于何时?一般的说法,乃是1901年。这“第一辆汽车”便是皇太后慈禧老太婆的“御驾”。那时还是封建王朝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第一辆”当然得由尊  相似文献   

19.
浏览报刊,曾看到这样一则事故案例:某客运公司驾驶员孙某在营运中,发现一辆个体客车总是超在他的车前面揽客。孙某虽然心里有气,但依然遵章守纪地安全行驶。然而,平常就爱吹“危险风”的妻子却忍不住了,她喋喋不休地奚落丈夫“无能”,是个连车也开不快的“笨猪”。在妻子“河东狮吼”般的詈骂中,孙某安全的天平失衡了。他挂上高速档,加大油门  相似文献   

20.
一辆“四不象”变形拖拉机撞死人后趁雨夜车稀人少逃得无影无踪。但当肇事司机暗自庆幸时,南安市交警用“铁证”撬开了肇事者的“铁嘴”,一起错综复杂的逃逸案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