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意思是不管天气多冷或多热,都应坚持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其实,在炎热的夏季,不爱体育锻炼的人,越是怕热越觉得热,越不活动,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就越差.在热环境下锻炼,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开放加速,散热能力得以提高,使机体有更高的调节体温能力.所以应该"夏练三伏".  相似文献   

2.
体力劳动不等于体育锻炼首先劳动是局部运动,受工作性质约束,身体得不到充分、全方位的锻炼;而体育锻炼则是全身性的、有目的均衡协调运动。其次体力劳动的环境可能是很差的,未必对健康有利;而体育锻炼的环境多是清新宁静,于身体健康有益。故把体力劳动与体育锻炼划等号是错误的。营养药不等于营养品一些人把营养药当作营养品长期服用,这是有害健康的。如风靡于市的人参蜂皇浆,如果身体无虚弱表现,眼之则弊多利少,尤其是儿童少年,服之过量影响生长发育,促使性早熟。贵药不等于好药不少人服药总以为“贵”的好,若医生给开的药便…  相似文献   

3.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理论框架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运用文献分析和综合归纳等研究方法,对煤矿安全管理能力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煤矿安全管理能力本质是一种累积专有知识的集合,是煤矿对由安全生产体系进行协调控制的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蕴含在煤矿内部的一种企业管理能力。具备知识属性的"人、设备、环境、制度"成为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而"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条件"和"制度不安全条件"对构成要素产生不良影响,成为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互动关系——构成要素越强则影响因素越弱,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越低;构成要素越弱则影响因素越强,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体力劳动不等于体育锻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体力劳动者身体自然好,根本不用再参加体育锻炼。然而,刚刚完成的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在监测的五种不同的职业群中,工人、农民合格率仅排第三和第五。对此,记者采访了国家成年人体质监测中心副主任于道中。“‘以劳代锻’完全是认识上的误区,”从事多年体质研究的于道中研究员说,“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都是人的身体活动,但却有极大不同。于道中分析说,体育锻炼是人体全方位的活动,能促进心、肺等内脏器官功能全面增强;体育锻炼是在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环境中进行;体…  相似文献   

5.
本报讯有关资料表明,在美国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发达国家,体育人口都在70%,甚至80%以上。2002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人口总数仅为31.20%左右,而且青壮年比例最低。据悉,中国体育人口在年龄结构上呈现出"两头热,中间冷"的状态,即越是青壮年人士,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越低。来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评价矿井热环境,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熵权和改进雷达图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矿井热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在矿井热环境评价及人体热舒适度分级标准研究成果基础上,以风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候环境作为影响矿井热环境的主要因素,构建矿井热环境评价体系。将AHP和熵权法耦合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基于改进的雷达图模型确定矿井热环境各评价等级的评估区间和评价对象的评估值。最后,以孟村煤矿40110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为实例进行热环境评价,得到40110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热环境综合评价值为0.205 0,评价等级属于“等级Ⅴ很不舒适”,评价结果与现场情况相符。基于组合赋权雷达图的矿井热环境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定量、直观地展示矿井热环境状况,可为矿井优化井下热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有人通过对醉酒司机的观察与研究,总结出了酒后驾车的三个危险期:一是兴奋期。表现为“越开车越精神”,容易感情冲动,开“英雄车”、“斗气车”。此时,最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严重违章的次数最多。二是共济失调期。表现为协调性差、反应慢、判断力下降,对情况的处理也是眼到而手不到,手脚不听使唤,是最容易出事故时期。三是昏睡期。表现为困乏、疲倦、极想睡觉,在似睡非睡中驾驶车辆,此时如果再不停车,重大交通事故就会发生了。正因为如此,有人发出“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呐喊。  相似文献   

8.
为破坏煤堆内部蓄热环境,有效降低煤自然发火的危险性,预防煤堆自燃,基于热棒闭式汽-液两相流强化热传导原理,构建煤自燃防灭火热棒移热降温性能试验测试系统,研究煤堆升温过程中热棒对其内部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效果。热棒对煤堆自燃升温过程具有较明显的抑制降温效果,煤体与热棒距离越近,降温效果越明显;热棒的累积移热量和降温能力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煤堆内部各测点最高降温依次为13.30,9.80,7.70,6.70,4.50,3.20,1.50和0.50℃,对应温度降幅依次为29.00%,23.90%,24.70%,19.40%,16.00%,13.50%,8.90%和3.87%,平均降温速率分别为1.20,0.90,0.70,0.62,0.39,0.29,0.16和0.11℃/h。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三元锂离子电池在空运低压环境中的安全性,通过自主设计搭建的封闭式变压实验舱开展相关实验,对不同荷电状态(SOC)下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在不同压力环境(101,80,60,40 kPa)下的热失控特性进行研究,采集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的温度以及实验舱内的压力变化,并对热失控后实验舱内的气体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元锂离子电池热稳定性随着SOC的升高而下降,常压下100%SOC的电池热失控温度可达650.8 ℃,初始环境压力越低,相同SOC的电池热失控最高温度越低。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相同SOC的电池在热失控后会生成更多CO,且电解液占比升高。研究结果可为锂离子电池空运安全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安全与健康》2008,(2):54-54
据医学专家介绍,春运过程中交通工具内空气不流通、人多拥挤环境嘈杂、饮食睡眠难以保证、舟车劳顿、温差变化等因素,使各类疾病极有可能乘虚而入。因此,要谨防发生“旅途综合症”。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血栓、呼吸系统疾病、肠胃疾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以及精神过度紧张,都包括在“旅途综合症”的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11.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影响下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的一种急性疾病。作为职业病,则是由于在高温下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所致。对这种疾病的分类,国内外尚不一致。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中曾规定有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三种,但临床上常常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四型。实际上混合型比较多见。 热射病: 是在高温环境下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时,由于体内产生大量的热和从环境中获热,超过了其散热能力,使体内热量不断蓄积而发病。其症状是头痛、头晕、心悸、眼花、耳鸣、无力、恶心、呕吐,呼吸、脉搏快而弱,脉搏每分钟可达140次。收缩压上升,体温显著升…  相似文献   

12.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 看不见、模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 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稳形杀手” 的电磁辐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 通信设备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 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 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电磁辐射 对人的影响程度与辐射强度、频率、作 用时间、环境等因素有关,辐射强度越 大、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 影响就越大。一定程度的电磁辐射对人 体的伤害已成定论,是危害人类健康的 大敌。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消防救援服在高温环境中的穿着热舒适性能,探究消防救援服内衬热阻的理论公式推导和数值计算,推导得出粒径、导热系数、填充角度和热阻之间的关系,用Matlab作出三维模型图,表示热阻和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当粒径越小,填充角度越小和导热系数越小时,热阻值越大;当填充颗粒的粒径一定时,等热阻线呈现抛物线趋势,且随着...  相似文献   

14.
话中暑     
中暑是一种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是人体散热机制发生障碍所造成的。在正常情况下,无论冬天或夏天,人的体温总是保持在36.5-37℃之间。这是由于人体本身有着调节体温的中枢,使人体产生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保持平衡。人吃的食物在体内产生的热和肌肉活动产生的热叫做“体热”。体热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放散出来。一种是当空气温度比人体皮肤温度低的时候,皮肤把热传给身体附近的空气,由空气把热带走,这叫做“对流”。一种是身体将热直接放射到周围的物体上,这叫做“辐射”。另一种是出汗,当大气温度超过33℃时,对流和辐射散热几乎停止,人体主要靠出汗散  相似文献   

15.
火灾中摩擦火花和热表面引燃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摄影和热点偶等方法在一个有磨削轮的容器中研究了机械摩擦火花和热表面的引燃能力。在本研究中发现,对于某些材料,如碳钢等,由摩擦产生的磨屑可以被周围空气中的氧氧化而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使屑粒温度升高,达到白热程度。通常我们把一簇这样的颗粒中做“摩擦火花”。  相似文献   

16.
在国人防缺钙的意识中,“补”是重要的一环。然而,很多人却没意识到,忽视了钙的吸收率和流失量这两个更重要的环节,就可能造成“越补越缺”的情况。或许你不知道,以下这些生活习惯,正在加速你体内钙的流失。  相似文献   

17.
1972年第27届联大决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今年是斯德哥尔摩会议十五周年,纪念这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日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生存的资源,然后又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将经过改造和使用的自然物、废弃物还给自然界。在世界人口数量不多,生产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很大。当人口数量激增,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时,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所排放的废弃物,将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环境质量,以致威胁人的健康和生命。如1948年10月发生在美国偌拉镇的烟雾事件,是由于冶炼厂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引起的,使43%的居民患病,四天内死亡4000人;1952年12月,伦敦大雾,使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和烟尘等大量聚集,几千市民患呼吸道疾病,死亡人数较往年同期多4000余人。据70年代估计,全世界每年排入环境的固体废物超过30亿吨,废水约6000~7000亿吨,废气中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知道,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需要劳动保护,而很少有人想到脑力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其实,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需要劳动保护。 对脑力劳动者实行“劳动保护”,首先要保护大脑皮层的健康,不让它疲劳。保护大脑最积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体育锻炼。运动对于大脑来说,是最好的“操练”。它能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得到调  相似文献   

19.
业外人士说:“安全是不出事儿。”电视等媒体接二连三地报道事故,就是不安全,事故少了,自然就安全。发生事故者说:“安全是运气。”“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关键看你的运气好不好。谁不发生事故,谁就安全。初涉安全者说:“安全是经验。”主要体现在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上,谁参加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的次数多,谁就能力强。稍有年限者说:“安全是文采。”主要体现在起草报告和工作总结上,谁起草报告和总结的次数多、规格高、文笔好,谁就能力强。技术人员说:“安全是技术。”主要体现在人的行为符合技术规范和场所、设备等物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和“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县乡道路越修越好,交通工具数量越来越多,但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