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青藏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析了影响青藏铁路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 ,基于青藏铁路“快速通过高原 ,减少站点布局 ,减少定员 ,减少劳动强度”的原则 ,提出了建设青藏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并根据青藏铁路站点分布和自然条件情况 ,提出了青藏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利用现代化的传感技术、自动检测技术 ,自动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及环境因素信息 ,并应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 ,将各种安全信息传送至调度中心和维修部门 ,实现行车事故的预测与预防  相似文献   

2.
胡玢  赵寿堂  王栋  朱佐刚  黄燕娣 《安全》2004,25(2):13-14
本文通过对机动车驾驶舱内部有害气体的分析测试,发现了其主要成分是甲苯,并根据甲苯的毒性特点分析评价了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姚宽 《劳动保护》1999,(9):36-36
作为特种设备的行车出售时可以说只是“半成品”,而后半段的“生产过程”,即安装、调试直至使用是在用户的厂房里完成的。因此,进入用户场地后,由于安装、使用中发生的问题,往往会涉及到制造厂家。前些日子,作为生产厂家我和另一位同志给一家在建的合资企业行车司机进行行车安全操作教育。在现场教学中,我们顺便登上了该厂的几台行车,查看了行车的安装和使用情况,发现该厂的行车使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具有普遍意义,应引起重视。1.由外地安装公司安装后的行车,安装和使用了半年多,却没有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检测,因此,也就没有领…  相似文献   

4.
保证汽车行车安全,除对车辆勤检查、勤保养,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提高驾驶技能,增强安全行车意识外,主要应保证车辆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本文从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及装载四个方面,探讨了车辆技术状况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铁路行车公寓承担着铁路机车及旅客列车乘务人员换乘休息、餐饮供应、洗浴更衣、出乘叫班、信息传递等后勤保障任务,常被喻为行车安全第一道防线。本文针对北疆铁路公寓的卫生安全状况进行调查,旨在发现公寓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卫生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卫生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上钢三厂转炉 车间行车驾驶员纪 林国平时刻苦学习 安全操作技术,在 危急时刻排除了险 情,避免了一场铁 水包倾翻的重大事 故。 去年五月十九 日深夜,转炉车间正在为夺钢而奋战。一号转炉刚放完一炉优质钢,行车驾驶员纪林国迅速把吊着满包铁水的二号行车开到转炉前。领行员挂上小勾链条,指挥行车大小勾同时起吊。当铁水包上升到二米左右,准备倒铁水时,纪林国突然听到行车发出一阵异常声音。根据他平时操作的经验,一个意识闪电般地出现在脑海:是行车主要部件出毛病了!他很快扫视了各主要部件,发现大勾控制失灵在自行下降。大勾下降,小勾拉紧,…  相似文献   

7.
机动车驾驶是一种特殊职业,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必须时刻铭记责任重于泰山,才能确保运输安全、道路畅通,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除了法制意识、道德品质、心理素质、驾驶技能,一个优秀的驾驶员还要对行车目的地及其途经区域的天气、道路情况及其他交通活动特性有所了解,即所谓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求人和",才能增强防患意识,更为有效地保证交通安全。本文将对驾驶员对道路气候条件、道路状态、流量及交通活动参与者的知识对行车安全方面的影响展开论述,揭示气象、地理和人文知识对安全行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雾里行车,是每个司机都有可能遇到的情况,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那么,怎样才能在雾里安全行车呢?1.开雾灯但别用远光在雾中行车,应打开雾灯、近光灯,但别开远光灯。远光灯的光线高挑,被大雾折射后容易射入对面行驶的驾驶员眼中,使其视线模糊。勤按喇叭,警告行人和车辆。听到其他车的喇叭声,应当立即回应,示意己车位置。如果发现对面来车有很多都开着示宽灯或前雾灯,说明前方路段可能有雾或正下着大雨。如果已经感觉到大雾影响了视线,要注意控制车速。2.紧盯大车,勿忘方向在雾中尽量低速行驶,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气温低、湿度大的…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系统现状的基础上 ,笔者阐述了建立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提出需先期建立综合调度指挥中心 ;而后 ,重点介绍了作为该中心基本组成部分的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的构成情况 ;进而对监测子系统的设计进行初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可以增强事故处理实时性 ,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事故损失 ,从而指导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也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水平的一个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10.
1、雨中行车,因路面与轮胎间的附着系数减小,很容易发生横滑或溜滑的现象,并会使制动距离增大。为保证行车安全,必须根据车辆和道路情况,适当控制车速,稳速行进。如果发现横滑或溜滑情况时,切勿使用紧急制动,应迅速减入低速档,用发动机牵阻制动减速。 2、大雨或雨后,公路的路基变软,因此,车辆不要靠路边行驶;如发现路面有裂痕或崩塌现象时,应立即停车;设法修补加固后,再行通过。  相似文献   

11.
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析了影响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原则,从人员安全保障、设备安全保障、环境安全保障、基础安全管理保障4个方面着手,确立了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提出了铁路提速区段中间站行车安全保障模糊层次评价的一般方法;对我国铁路主干线某一提速区段中间站进行实例分析,其结果显示,基础安全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最后,笔者建议,在我国铁路实现“客运高速、货运重载”的发展方向下,应当加强提速区段中间站的安全管理,认真进行行车安全评价,实现行车事故的预测与预防  相似文献   

12.
有些驾驶员以为车技过硬,就能保证行车安全。殊不知一些小因素亦会对安全产生影响。行车中对路面情况的观察,有些驾驶员往往对道路情况的细小变化缺乏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就可能“因小失大”。驾驶员要养成把“路口”当情况的习惯,便于能对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铁道 部安全监督司、中 国铁道学会安全委 员会等单位召开的 全路铁路行车安全 学术研讨会最近在 哈尔滨举行, 今年7月中旬,朱镕基副总理对铁路运输安全发出指示,强调安全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特别是运输紧张,更要强调安全。”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贯彻这个指示而召开的。 这个会议的中心是研究影响行车安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行车安全的新技术、新装置新工艺、新设备,行车安全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经验,以及有关行车安全的理论。来自各铁路局、铁路分局、铁道科学研究院、路局科研所铁路各大专院校,以及铁道部各有关司、局和路外有关部…  相似文献   

14.
加强铁路行车班组安全管理是安全运输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论文从目前铁路行车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影响班组安全的因素,运用运输事故预防理论,提出了加强铁路行车班组安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提高技术水平确保行车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仲刚 《劳动保护》2005,(11):14-15
加大安全投入,提高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是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关键。近年来,特别是铁路5次大面积提速以来,铁道部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强化线路基础,主要干线道口立交化;提高机车、车辆等移动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安装列车运行安全监控记录装置、旅客列车安全监测系统,建立红外线轴温探测网;推广采用信号微机监测系统、主体化机车信号设备、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等技术,为保证行车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枫  王洁  李卫军 《安全》2015,36(2):25-28
为提高地铁系统应急响应过程的可靠性,有效避免和减少多班组动态交互的人因失误,构建行车调度应急响应循环模型查找可能的人因失误模式,提出减少行车调度班组人因失误的安全对策措施。适用于发现行车调度班组应急响应过程的薄弱环节,进行地铁系统人因可靠性分析(HRA),有利于提高地铁系统的安全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云南锡业公司运输二分队有个老司机刘忠。他通过实践,掌握了行车规律,开车时思想集中,处处提高警惕,预测各种险情,使“突然”变为“不突然”。避免了很多大小事故。行车中遇到山坡陡路、险路、急弯、生路、路滑地段和天阴、下雨、下雾等情况,他始终坚持细心谨慎、低速行驶。二十八年来,他安全行车一百零三万三千多公里,没发生过一般或重大交通事故,年年超额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运输任务。安全行车二十八年  相似文献   

18.
预防是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最有效手段.预防一是思想上的警惕,另一更重要的是措施上、设备上、技术上、人员配备上的预防."预防为主"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将一切不利于行车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任何情况下行驶,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可能出现的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都要认真分析,正确判断,随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19.
前言WA 型安全警报器是在消化引进的国外先进产品的基础上研制的.它主要用于冶金工厂、造船厂、金属结构厂、轮船码头等大中型行车,桥吊及起重设备的开车报警及事故报警.冶金工厂行车数量多,任务重,与地面作业立体交叉.因此,行车是冶金工厂事故易发场所。据十大钢厂近十年来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20.
预防是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最有效手段。预防一是思想上的警惕,另一更重要的是措施上、设备上、技术上、人员配备上的预防。"预防为主"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将一切不利于行车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任何情况下行驶,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可能出现的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都要认真分析,正确判断,随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