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青 《安全与健康》2003,(12):24-25
机动车安检无须"泊位证" 对提供机动车行驶证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单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查机构应当予以检验,任何单位不得附加其他条件.  相似文献   

2.
1、机关、部队、_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A、商业B、企业事业C、农业2、国家对机动车实行_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A、认证B、登记C、管理3、己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时,机动车行驶证记载的登记内容与该机动车的有关情况_,或者未按照规定提供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的,不予通过检验。A、相同B、相仿C、不符4、国家实行机动车_制度,根据机动车的安全技术状况和不同用途,规定不同的报废标准。A、管理B、认证C、强制报废5、国家…  相似文献   

3.
《安全与健康》2007,(3):23-23
保险标忐分为内置型保险标志和便携式保险标志两类。前者供有前挡风玻璃的投保车辆使用,后者供无挡风玻璃的投保车辆使用,如摩托车、手扶拖拉机等。觎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放置保险标志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提供保险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可以处警告或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同时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保险樗,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的保险标志,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机动车,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4.
《安全》2014,(3):58-62
正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十七条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规定,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检查。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对学校、幼儿园以及医院、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实施重点安全监督检查。第五十八条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实施本法规定的许可工作,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不得许可。  相似文献   

5.
法律责任分为行政、民事和刑事三种,交通事故责任亦然。对“交通事故责任不等于民事赔偿责任”之说,笔者不能苟同。交通事故责任不同于行政、刑事责任,没有人提出异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4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交通事故责任既然是法院判决当事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依据和前提,法院不应当也不会作出民事赔偿责任与交通事故责任相悖的判决。笔  相似文献   

6.
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实施。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机动车登记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直辖市公安机关  相似文献   

7.
范律师说法     
交警是否超出时限作出责任认定书?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然而,我从《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注意到,制作日期和事故日期相距往往不止十日。请问,交警是否超出时限作出责任认定书?读者:柯喜法  相似文献   

8.
法律责任分为行政、民事和刑事三种,交通事故责任亦然。对“交通事故责任不等于民事赔偿责任”之说,笔者不能苟同。交通事故责任不同于行政、刑事责任,没有人提出异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4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安全法》确定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交通事故处理行政裁决之定性,由此导致对原有交通事故处理责任认定、申请复议之旧有程序模式的重构。但是对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履行事故处理职责均无明确规定,法律规定之不确定性给交通事故处理实践带来许多新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对一起交通事故原因分析过程中,出现三种不同认定意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适用哪类证明标准分析交通事故案件?本文试图论证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迅猛发展.交通安全形势严峻.依法管理.方便群众。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驾驶机动车的人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按照操作规范安全、文明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的基本原则是:右侧通行、各行其道.遵守信号、优先通行。非机动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非机动车道的,应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行人应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挂图  相似文献   

12.
第五十五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收取费用;不得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 第五十六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  相似文献   

13.
《安全与健康》2007,(7):26-26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八条的规定,中国保监会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经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暂行办法》该办法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护》2009,(1):I0001-I0006
第一条为了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保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5.
向春华 《劳动保护》2005,(12):68-69
无奈的选择2004年4月25日凌晨,某公司职工周某无证驾驶一辆两轮摩托车去单位上夜班。途中,与一辆正常行驶货车相撞,当场死亡。当地交管部门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认定,周某违反交通管理法规,无驾驶证驾驶机动车,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其后,周某单位在其家属的要求下,向劳动保障行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安全法》确定交 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从一 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交通事故处 理行政裁决之定性,由此导致对 原有交通事故处理责任认定、申 请复议之旧有程序模式的重构。 但是对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履行事故处理职责均无明确规 定,法律规定之不确定性给交通 事故处理实践带来许多新的矛 盾。  相似文献   

17.
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机动车首次入刑。修正案第二十二条中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行政处罚乏力,刑事处罚补位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规定饮酒后不得驾驶机动车。对醉酒驾车的处罚,第九十一条规定得相当清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址七条对道路以外发生的交通事故明确规定:“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办理。”该条对道路以外发生的事故如何处理作了原则规定,也确定了处理此类事故的主体机关,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路外事故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是一类强制责任保险,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所有应当投保的机动车所有人都必须参加的保险,而不是当事人自愿购买的保险。它是对保险领域内契约自由的一种约束和限制。  相似文献   

20.
《安全与健康》2006,(4):34-37
第一条 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