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提高大型动物肉类食品的安全性,在研究肉类食品供应链的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将大型动物的虹膜识别技术引入食品供应链管理中,构建基于虹膜识别的大型动物肉类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达到肉类食品安全信息查询及出现安全问题后的个体溯源的目的。借鉴人眼虹膜识别的相关技术,以牛眼为例对大型动物虹膜识别的相关算法和虹膜定位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运用改进的Sobel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引入二次B样条曲线算法实现了牛眼虹膜的精确定位;分析牛虹膜纹理特征的分布特点,实现了虹膜特征区域的提取及归一化处理。研究成果对大型动物的虹膜识别研究和肉类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牛眼虹膜定位算法研究及其在肉食品追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动物个体的精确鉴别,提高肉食品的安全性,将动物虹膜识别技术引入到肉食品供应链中,构建了基于虹膜识别的肉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业务流程,实现了肉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安全保障;并以牛眼虹膜为例,根据其非同心椭圆的结构特征和图像仿射变换不变特征的原理,提出了一种牛眼虹膜快速定位方法。将牛眼虹膜内、外边界分别转化为圆形,对内边界采用灰度均值法粗定位与"三点定圆"精定位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外边界设计了一种逐点扫描分层圆环算法来精确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虹膜信息丢失,减少了空间参数的选择运算。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环境下的肉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和实施食品可追溯系统。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加快构建可追溯系统来保障肉类食品安全。笔者在综述肉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适合国情的可追溯系统所需的技术,并对可追溯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进而建立可追溯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指出了可追溯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讨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为实施可追溯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和食品领域可追溯系统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可追溯系统是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的有效手段,能够对产品的全部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无疏漏的跟踪,以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对可追溯系统概念的阐述,介绍可追溯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标识技术的发展状况。着重给出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发展,并对未来标识技术研究的新方向,生物识别技术进行展望。在对国内外农产品和食品领域可追溯系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在该方面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虹膜图像的采集作为虹膜识别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虹膜识别的准确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虹膜图像采集系统,通过微控制器对红外辅助光源和超声波测距模块进行控制,利用蜂鸣器对用户使用距离进行提示。实验表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够采集到符合虹膜识别算法要求的清晰虹膜图像。  相似文献   

6.
一、虹膜识别的发展历史 虹膜识别起源于国外,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时人们开始设想用虹膜来识别身份,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虹膜识别技术才成为现实,其发展历史见表1.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国外涌现出了很多研究机构,如对于虹膜识别算法的研究,国外主要包括英国University of Cambridge和Bath University,韩国的Yonsei University 和Kyungpook National University,美国的West Virginia University,西班牙的Universidad Politecnica de Madrid,法国的Institut National des Télécommunications,加拿大约克大学等.目前掌握虹膜识别核心算法的国外企业主要有美国的Iridian、Iritech,韩国的Jiris公司等.其中Iridian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专业虹膜识别技术和产品提供商,目前已在美国本土、加拿大、欧洲、非洲、亚太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发展了很多销售代理商.  相似文献   

7.
虹膜图像的采集作为虹膜识别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虹膜识别的准确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虹膜图像采集系统,通过微控制器对红外辅助光源和超声波测距模块进行控制,利用蜂鸣器对用户使用距离进行提示。实验表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够采集到符合虹膜识别算法要求的清晰虹膜图像。  相似文献   

8.
虹膜识别是最具潜力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之一,具有识别率高、非接触、防欺骗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虹膜识别的特征、原理及关键技术,并分析了虹膜识别技术在监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9.
虹膜识别是最具潜力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之一,具有识别率高、非接触、防欺骗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虹膜识别的特征、原理及关键技术,并分析了虹膜识别技术在监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 基于虹膜的身份识别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1885年,ALPHONSE BERTILLON将利用生物特征识别个体的思路应用在巴黎的刑事监狱中,当时所用的生物特征包括:耳朵的大小、脚的长度、虹膜等。受技术的限制,当时的虹膜识别主要依据颜色和形状信息,而且信息通过人的观察获取。1987年,眼科专家ARAN SAFIR和LEONARDFLOM首次提出利用虹膜图像进行自动  相似文献   

11.
为突破以现场为中心的取证模式,研究基于交通事故过程导向的交通事故现场警务取证系统化方法,以审判为中心理念重构警务取证的新模式,应用区块链溯源方法的思想与技术,提出警务取证区块化溯源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交通事故现场警务取证,应当以交通事故认定的交通事故构成的“七何”要件为证明标准;警务取证包括交通事故全过程的道路交通系统、交通事故现场、交通事故事实3个区块节点;取证具体涉及交通安全风险控制系统的8个系统要素,现场系统的7个系统要素,以及交通事故元素的2个事实要素。该方法的双向溯源技术可确保警务取证的成效,有效提升取证执法效能。  相似文献   

12.
为预防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发生,以拥挤踩踏事故为研究对象,结合系统安全理论和预警原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拥挤踩踏事故预警模型。以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故为实例,通过热力图预警分析、人群流向预警分析和地图搜索量预警分析,在事故发生前进行监测、识别、诊断和评价,得出存在事故早期征兆,属于Ⅱ级预警范围,应启动预警对控措施;并将预控对策与当晚实际事故发生过程中采取的对策进行对比,进一步说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拥挤踩踏预警对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性,相关预警技术和方法可为大型活动科学预防和控制拥挤踩踏事故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或减轻工程结构在建造和运营期间因结构振动产生不同程度损伤,造成安全隐患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针对结构振动损伤识别技术展开研究,探讨不同深度学习方法发展情况及其利弊,寻找更具可行性的损伤识别方法,并对其最新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全面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深度学习开发新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无需冗余的数据预处理以及手工提取损伤特征,实现以较高精度实现损伤识别任务;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以其独特的应用优势,在数据样本有限条件下较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CNN)表现更为出色。研究结果可为数据驱动的结构损伤识别问题提供新思路,进一步完善土木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4.
煤炭物流运输网络系统是由煤炭经停的节点企业和线路组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煤炭物流的顺利运行带来风险。本文对我国煤炭物流运输网络进行风险分析。建立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完善煤炭物流网络节点企业职能及布局,加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分析了集装箱运输煤炭的优势。提出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煤炭物流运输系统,并对其技术可行性和架构方案进行了探讨。对提高煤炭物流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食品安全环境因素的改善和规范,来提高食品安全效果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归纳了影响食品安全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影响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供应链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的选择上,为此,设计了环境因素对供应链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影响机制;为了分析环境因素对供应链中生产者食品安全的影响,从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中选取了消费者食品安全意愿、生产者市场占有率、罚款金额等环境因素,以生鲜蔬果供应链中覆盖流通领域的那个部分提出了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选择策略的仿真模型,使用Netlogo软件进行了多主体仿真。通过仿真发现,食品监管的手法还宜细化,提升技术因素可以有效改善中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6.
尘肺病防治是川藏铁路高原长大隧道施工的重大技术难点之一,新形势下防控技术需要向精细化、科技化方向发展.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性和可行性,以局部空间清洁为代表的卫生工程技术、以卫生信息化为支撑的施工健康保障技术、以识别监测为手段的卫生管理新方法,将为川藏铁路卫生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