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文章选择清洁环保的钻井液处理剂进行抗高温钻井液体系实验研究与评价,对包被增粘剂、降失水剂等进行优选,对抗高温环保钻井液配方进行评价,研究出无毒、无害,抗温能力强、流变性好,失水较低的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满足高温深井的钻井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钻井液环保性能评价与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与钻井液相关的环保标准、管理指南等规范性文件的调研,结合我国陆上油田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将钻井液的环保性能评价项目分为生物毒性、生物降解性、重金属(总镉、总汞、总铅、总铬、总砷)、石油类和pH值等5类9项,并推荐了相应的评价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满足油气田钻井工程要求的同时,达到环境保护需求的钻井液是重要的研究方向。综述了环保钻井液检测评价方法和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5种环保钻井液体系;结合环保钻井液发展现状,探讨了钻井液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从环保认识应更清晰,环保法规和环保评价标准应更细化明了和因地制宜,并建立严格的环保检测制度和现场操作规范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环保型钻井液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与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外环保型钻井液及其处理剂的特点和研究现状。推荐了钻井液体系环保指标及毒性的评价方法。指出制约中国环保型钻井液技术开发的因素,对环保型钻井液技术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环保型钻井液的发展趋势,强调无毒性硅酸盐钻井液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目前水基钻井固废均送当地制砖厂处置利用存在的处置费用高、潜在 安全环保风险大的问题,在简要分析西南油气田水基钻井固废的产生量、来源、特性、组成性质等基础上,提出了依据不同水基钻井液体系对钻井固废进行分类的方法,并重点论述了气体水基钻井固废、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固废、磺化钻井液体系固废3种水基钻井液体系所产生固废的污染物性质,相应的资源化处置利用方法第1优选分别为:直接/生物处理土壤利用、生物处理土壤利用、制烧结砖/生物处理土壤利用等,提出了相关结论建议,对油气勘探钻井环保决策管理和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绿色钻井液体系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烷基葡萄糖苷钻井液体系、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甲酸盐钻井液体系、硅酸盐钻井液体系、有机盐钻井液体系等的特点及应用;分析钻井液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推广环保钻井液的建议,指明了未来环保型钻井液处理剂和体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新型环保钻井液体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减少钻井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国内外钻井工作者注重研究及开发新型的环保型钻井液体系,如合成基钻井液体系、聚合醇钻井液体系、多元醇钻井液体系、甲酸盐钻井液体系、烷基葡萄糖苷钻井液体系、硅酸盐钻井液体系、化肥钻井液体系、有机盐钻井液体系等。对各种环保钻井液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环保型钻井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钻井液处理剂是钻井液体系的重要组分之一,其主要污染物含量与钻井废物的环保指标直接相关。文章简述了钻井液处理剂的作用及种类,通过试验研究了西南油气田常用钻井液处理剂对钻井废物的COD、色度和有害重金属3种主要污染物的贡献。结果显示:西南油气田各种主要钻井液处理剂对钻井废水和固体废物中的COD和色度均具有较大贡献,1%(质量百分比)浓度下COD贡献值达2.42×102~8.59×104 mg/L,且同类型钻井液处理剂对COD和色度的贡献值差异大;汞和砷检出率较低,含量也低;镉、铅和铬检出率高,含量也较高,虽然未超标,但积累液存在可能污染环境的风险。试验结果可以指导钻井液处理剂,特别是同类型环境友好钻井液处理剂的优选,从钻井作业源头控制降低污染物的危害,对污染物的末端资源化处置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制以固体固化剂SD和饱和盐溶液SG为基础的复合固化剂体系,通过废钻井液的高效、高强度固化,实现废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通过优选固化剂SD、SG配方及加量,并经过固化机理分析和固化效果评价,研制出一种适用于现场作业的高效、高强度固化剂。在100 g废钻井液中加入21 g复合固化剂后,固化 物即可达到较高的强度3.75MPa,浸出液毒性较低;加入固化剂28 g后,浸出液可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要求(COD<150mg/L,色度<80)。固化4h后即可形成可运输的固化物。复合固化剂SD/SG原料价廉易得,配制、使用方便,处理费用低,具备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选取两口井,进行现场试验,废 钻井液使用该固化剂固化后,重金属含量满足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 准》,其浸出液检测满足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钻井液处理,采用化学热洗的方法对废钻井液进行了油、水、固三相分离,并使用5%的清洗剂对废钻井液中的泥砂和岩屑进行除油。结果表明:温度为40℃、搅拌转速为160 r/min、破稳剂浓度为50 g/L、清洗剂的浓度为5%时,废钻井液中油的回收率达到了98%,泥砂与岩屑的含油量均小于2%。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地下盐穴进行各种工业废物的埋藏处理目前在国外已得到很好的应用。文章针对油田废钻井液的填埋处理技术,详述了建设盐穴所需要选择的地质条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封闭性;造穴方式主要通过水溶洗盐形成地下溶洞;埋藏废物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特定工艺才能完成;废钻井液埋藏处理后需要进行监测以防止产生污染事故。一般来说,由于地下盐穴埋深大、盐穴封闭性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利用盐穴进行废钻井液的埋藏具有费用低、容量大、占地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废弃水基钻井液固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废弃水基钻井液固化处理是当前油田环保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研究利用油田的几种废弃水基钻井液,选择固化技术对其进行固化处理,探讨几种无机和有机添加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优选相对较好的添加剂配方,并对其固化机理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无机胶凝剂和少量有机固化剂配制的复合型团化剂,固化效果较好,固化物的浸出液毒性均在GB3550-83控制的指标之内,成本低廉,收到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量实验,分别探讨了数种无机和有机添加剂的加量、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废钻井液固化效果的影响,优选出对固化处理废钻井液有显著效果的固化剂及相对较好的添加剂配方a、b,并对其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配方可作为填充物的最佳配方,其主要指标都已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和GB3550—83标准;b配方用于道路施工,其抗压强度和抗塌落程度已达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  相似文献   

14.
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钻井废弃物成分和环境影响的分析,指出川渝地区钻井废弃物固化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固化物浸出液中污染物难以达标。对钻井废弃物通过采用破胶固化工艺进行处理,固化物浸出液分析结果表明:COD等达到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采用该技术和工艺进行现场实施,检测结果达标。  相似文献   

15.
废弃水基钻井液的利用──MTC固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与利用废弃钻井液是油气田环境保护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MTC固井技术是在废弃钻井液中加入固化剂和化学处理剂使之转变为固井液,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固化剂、化学处理剂及配方选择得当,可使废弃钻井液转化为MTC固井液,这样既可节的固井成本,又为解决废弃钻井液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废钻井液絮凝处理过程中电毛细吸水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z电位研究废弃钻井液,特别是固相含量高的体系(废钻井液)中颗粒表面电化学性质存在测定ζ电位困难的问题,试验研究了表征泥浆絮凝处理脱稳后过滤特性及渗水能力的电毛细吸水时间(CST)值的特性,CST值的大小能直观地反映脱稳情况进而确定絮凝剂的絮凝性能。CST越小,说明了絮凝的效果越好,过滤特性越好,易于脱水;通过CST—絮凝剂浓度曲线可筛选最佳絮凝剂及其浓度。本研究对处理废钻井液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废钻井液对环境影响分析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废钻井液是当前油田急需解决的环保问题之一。实验分析了废钻井液浸出液有害成分以及对生物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几种废钻井液处理方法,得出结论:在焉耆盆地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固化法。  相似文献   

18.
空气钻井与常规钻井相比,可以显著提高钻井效率。由于空气钻井实际应用时间较短,给油气田环境保护带来的难题亟需解决,与环保相关的配套技术还需完善,如粉尘的扩散、泡沫钻井液的回收等。文章根据塔里木油田大北X井空气钻井现场试验,分析了空气钻井条件下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对一些油田未运用的环保配套技术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废钻井液污染分析及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解决废钻井液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介绍了废钻井液的成分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国内外废钻井液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详细阐述了中原油田结合本单位情况,用无害化处理技术处理废钻井液的方法和效果。试验表明:无害化处理剂中的各组分与废钻井液中各污染因子发生化学和物理作用,经3~5个月固化后可以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分析认为:中原油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