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中废酸的回收利用及树脂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兆琪  周公权 《化工环保》1996,16(4):222-226
采用 酸套洗工艺代替传统的加水稀释洗涤工艺,成功地解决了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中废酸的回收利用问题,研究了采用新洗涤工艺后树脂变红的机理和防止对策,结果表明,树脂发红帅微生物的参与而引起的。采以完善洗涤 灭菌措施可防止树脂 ,从而确保了稀酸套洗工艺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多组分电镀污泥酸浸出液中铁的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采用P507-煤油-H2SO4萃取体系分离电镀污泥酸浸出液中Fe^3+的工艺,确定了从含有多种上金属组分的硫酸溶液中萃取铁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负载有机相反萃取较优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以P507为萃取剂,硫酸为洗涤剂,经3级萃取、2级洗涤的分馏萃取后,可以从含有多种金属组分的硫酸溶液中分离出99.9%的铁,其他金属的流失量小于1%,不影响后者的回收,铁在工艺过程中以FeCl3·6H2O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环己酮焦油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正 《化工环保》1997,17(4):215-217
通过分析环己酮焦油的组成,提出了以它的原料采用催化氧化法生产己二酸的工艺路线,确定工艺条件。产品己二酸的收率可达到65%-72%,残渣可用作锅炉燃料。  相似文献   

4.
高岭土制备聚合氯化铝新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以高岭土为原料,经盐酸预处理后,加水聚合、调整反应液pH,制备液体聚合氯化铝净水剂的新工艺。对所得产品的净水性能和技术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制得的聚合氯化铝产品技术指标符合GB1592-95标准。  相似文献   

5.
黄磷尾气现场脱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磷尾气的主要成分是CO,其中含硫杂质主要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测定了黄磷尾气中硫化氢、氧气的含量,分别采用吸收、吸附工艺及其组合工艺对黄磷尾气进行了现场脱硫试验,得出了最佳的黄磷尾气净化脱硫工艺,即吸收、活性炭变温吸附。出口气中H2s的质量浓度为1—5mg/m^3,净化效率达到99.7%。  相似文献   

6.
钱汉卿 《化工环保》1994,14(2):71-77
介绍了无废少废工艺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它的基本内容和化学工业中的实施途径。指出工业污染控制战略从80年代起已出现了重大变革,即以污染防止战略取代以末端处理为主的污染防治战略。采用无废少废工艺是谋求合理利用资源和有效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是消除和减少化学工业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马头电厂为例,针对其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减少电厂用、排水量应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和工艺,并对总体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8.
氯乙酸母液氢解制氯乙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凤琴  牛吉相 《化工环保》1995,15(5):265-269
以氯乙酸母液和氢气为原料,开发了氢解制氯乙酸的新工艺。文中介绍了氢解了反应原理和工艺流程,并介绍了母液预处理,催化剂筛选及氢解反应条件等试验。中试验连续运转的结果表明,工艺路线合理可行,催化剂活性稳定,单程氢解产品产率达到94%以上,产品氯乙酸的质量达到行业标准,装置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高纯二聚酸清洁生产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吴长年  蒋腾  魏婷 《化工环保》2006,26(4):321-324
以一个利用高真空三级分子蒸馏技术生产高纯二聚酸的大型新建项目为例,对其原料、产品、工艺和设备进行了分析。以从棉籽油下脚料中提取的粗二聚酸为原料,自主开发了高真空三级分子蒸馏技术并改进了设备及控制条件,使二聚酸的纯度最高可达98%,水、蒸汽及能源的消耗均比原工艺有所下降。对在高纯二聚酸生产中推行清洁生产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启云 《化工环保》1994,14(1):26-29
采用以废治废工艺,对磺胺生产排出的3种尾气进行了治理,并回收其中有用资源,获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多水源用水网络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含有多类供水水源的用水网络优化设计问题,研究了过程工业用水特点,将各用水单元看成水阱,各单元的排水看成潜在水源,从而将供水问题转化为水阱和水源的匹配问题,建立用于多水源用水网络优化的配水模型,并详细阐述该模型应用步骤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居民家庭自动蓄水循环系统和二次循环水利用及新型概念房的构想。通过错过夏天用水高峰时段,合理利用夜晚水压进行水箱日常用水的自动补给。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使得在概念房的有限面积内达到最大的水循环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高嵩  李本高  赵锐 《化工环保》2017,37(2):129-135
介绍了美国炼油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指标及常用的水质稳定技术,简述了美国炼油厂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水源和水质要求,论述了市政污水回用的深度处理技术,分析了回用水对炼油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影响及相应的水处理工艺的调整方法,为我国炼油厂循环冷却水处理及污水回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河北马头电厂废水处理工艺系统流程、设计及系统调试运行指标。处理后的电厂废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水,减少了新鲜水用量和污水排放量,对北方地区厂区废水回收利用具有借鉴意义,在火电厂废水资源利用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我国煤炭资源、水资源、电力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特点,阐述了富煤少水地区火电工业发展所面临的水资源困境与节约用水的战略意义;通过分析火力发电厂的用水现状及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论述了火电行业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用水效率,节约用水指标的对策,以期火电工业与自然、社会及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demand-oriented policy concerning residential water use, which covers almost 70% of urban water. Water demand, water pricing policy, as well as building capacity are examined and evaluat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urban water management in the city of Volos with reference to residential water use. The application of IWR-MAIN model in order to estimate future water needs and form different scenarios for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ogether with a field survey in various water issues conducted in 966 citizens of the city of Volos justify the urgent need for the adoption of a demand driven policy.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脱硫废水引入渣溢水系统的综合处理效果,对处理后水质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长期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各水质指标均符合废水回用或排放标准,脱硫废水引入渣溢水系统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中水回用于火电厂循环水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火电厂建设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火电厂为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新鲜水取水量而采用了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水)为水源,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循环水的节水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缺点,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使中水作为水源用于火电厂循环水更加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韩忠明  潘勇延 《化工环保》2016,36(2):193-199
采用“混凝沉淀-微滤-组合反渗透”工艺对某煤化工企业的高盐废水进行浓缩处理,浓水通过蒸发结晶进行脱水,产水采用常规反渗透进行水回收。运行结果表明,经30 d运行,水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脱盐率稳定在95%以上,常规反渗透产水水质稳定,产水电导率、浊度、Cl-质量浓度和COD的平均值分别为12.5 μs/cm,0.1 NTU,7.8 mg/L,1.8 mg/L,满足《炼化企业节水减排考核指标与回用水质控制指标》(Q/SH0104-2007)中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指标和设计产水水质要求,实现了废水的近“零排放”。  相似文献   

20.
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对凝汽器管路的腐蚀和结垢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水质判断指数来预测不同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下水的结垢趋势,确定形成最佳碳酸钙保护膜所对应的浓缩倍率,以达到最经济的防止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和结垢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