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鞠静 《环境》2009,(4):90-93
香港“地球之友”继去年发起“饮水思源”东江向下游伙伴计划后,继续在江西寻乌县东江源进行生态保育工作。3月6日至8日,地球之友组织香港、厂东志愿者到东江源头植树护水。活动中,下游民众与东江源村村民、孩子,共同出力,栽种5000棵树,实践上游下游手拉手,绿化东江水源头。本刊作为活动特邀媒体,全程参与,并在东江源种下了一颗“环境杂志”树。  相似文献   

2.
东江水源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滤膜法考察了东江水源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点,研究了东江泄洪和不泄洪水源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江水源水在不泄洪期间水源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主要为小分子量的有机物。而在泄洪期间,东江水源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主要为大分子量的有机物。UV254的分布和有机物分子量分布一致,DOC与UV254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泄洪期间水源水中SUVA值小于3,水体中有机物很难通过常规混凝工艺去除,此结果与水厂的实际运行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白龟湖水源保护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蓄湖泊,是平顶山市区重要饮用水源地.针对水源保护区生态特征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构建入库河流生态修复、上游流域水土保持、河口人工浮岛、库区水体生物链、人工湿地及生态驳岸复合水生态系统等生态修复技术,为白龟湖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以及饮水安全保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通过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可使白龟湖水源保护区水质得到有效的保护,实现城市饮用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4.
郑秀亮 《环境》2013,(6):36-38
"既守得住生态,又捧得上饭碗",这是守着生态、却也守着贫困的东江上游地区人民内心最大的期望。守着大片山林却不能"吃山",到处是泥泞的小径,课室一下雨就漏水,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东江孕育滋养了繁荣富庶的珠三角及香港地区,然而东江上游涵盖赣粤两省共8个县的源头地区却至今未能脱贫。守着大片资源的源头地区人民,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只能默默守着贫穷,有专家调研  相似文献   

5.
东江作为珠三角和香港地区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对其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并推行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意义重大。但是长期以来,因存在补偿认识有分歧、责权分工不明确、补偿标准难统一、实施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江西、广东两省始终无法就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达成一致。对此,本文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路径和措施,以期尽快推动东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的启动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过去20年东江水质演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源河流水质演变是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分析了过去20年东江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过去20年东江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近年来变差趋势较明显;东江千流由上而下表现出较明显水质变差趋势。②2003~2010年东江干流各段水质基本在Ⅱ~Ⅲ类;其中上游河段基本维持在Ⅱ类,中下游部分指标达到Ⅲ类。  相似文献   

7.
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与实施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江是流域沿岸及珠三角、香港的重要饮用水水源,是名副其实的"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然而,东江源区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为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的推动下,江西、广东两省2016年正式签署《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东江源区赣州市通过制度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实施环境治理工程等全面推进污染治理工作,2016年6—12月,2个考核断面五项水质指标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为了确保长效的流域治理成效,文章还建议今后两年重点探索流域综合管理模式、突发水环境污染应急响应及涉水信息共享机制,以机制建设推进流域长效治理。  相似文献   

8.
陈彦鸿  林宇晨 《环境》2020,(4):50-52
正东江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主要饮用水源,保护好东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粤港地区饮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东江中下游中心城市的惠州,近年来切实加大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的力度,推进完善生态公益诉讼制度,让蓝天碧水青山绿岸常驻。  相似文献   

9.
作为位于东江中上游的广东省河源市,水质保护任务非常艰巨。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东江河源段水质一直保持在良好水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饮用水源,而且为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钟伟青 《环境》2003,(7):10-11
提起连平,熟悉的人可能不多。但说起新丰江水库,粤港人们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它不仅是广东省最大的水库,也是东江流域最重要、最干净的水源。人们总爱说,为守住新丰江水库这湖碧水,河源人民付出了巨大努力。不过,你可能不知道,这里也有连平人民的一份功劳。  相似文献   

11.
汾河上流流域作为饮用水源涵养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以水域和陆域生态系统为评估对象,从生态结构、服务功能和压力状况三方面,对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健康介于一般和良好之间。下一步工作中,应做好汾河上游流域内环境风险防范、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生态补偿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何闪闪  张子俊 《环境》2022,(2):44-45
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广东不少河流地处流域中下游,源头来水水质备受关注.近年来,广东主动担当,推动市场化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协同上下游共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至今,广东分别和广西、江西、福建签署九洲江、东江、汀江-韩江等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合计拨付跨省补偿资金15.65亿元.经与邻省共同努力,2...  相似文献   

13.
东江上游(河源段)水环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辉  王瀚 《环境与开发》2000,15(4):26-28
东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干流之一,是广东东部至关重要的水系,文章详细分析了东江上游90年代中后期的水质状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东江上游水质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水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黄慧诚 《环境》2004,(1):16-17
清清东江水,难忘环保情。东江,珠江三大水系之一,干流全长562公里,其中江西境内长127公里;流域面积35340平方公里,其中江西境内流域面积3502平方公里。多年来,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地处东江源区的寻乌、安远、定南三县,为保护东江源头水质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为下游粤港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不久前,江西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要求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增强大局观念,正确处理局部与全部、眼前与长远、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到2010年,东江出省水质保持二类争取一类标准。  相似文献   

15.
基于淡水资源账户和污染账户的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通过增加淡水资源账户和污染账户,对通用的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弥补了生态足迹模型中对淡水资源和对生态系统消纳污染物描述的不足,增强了生态足迹模型计测的准确性;同时以实际土地平均生产力法对东江流域涉及地市赣州、 梅州、 河源、 韶关、 惠州、 广州、 东莞和深圳等城市2008年的产量因子进行调整,计算了东江流域涉及8市2008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①2008年东江流域涉及各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差异较大,意味着各市之间的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禀赋大不相同。总的人均生态足迹的空间分布为除惠州和深圳外,有由上游至中下游增加的趋势;除淡水外的可利用人均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则呈现由上游至中下游减少的趋势。②生态足迹的空间变化随人均GDP和/或城镇人口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一结论或许能给流域内外的其他城市就如何减少乃至消除区域生态赤字提供一点启示,指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和下一步应该努力的方向。③各市除淡水外的总生态足迹均大于其生态承载力,因而整个流域不同程度地均存在生态赤字,即按照当前状况,这些地区都需要继续从区域以外的地方输入自然产品和资源及能源才能维持正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东江是我国珠江水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广东省重要的河流之一.由于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转移,东江沿江的工业活动与人类活动导致毒害有机物的排放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水环境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因此,本文研究了东江水体中4类典型毒害有机污染物,包括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酚类内分泌干扰物(Phenolic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PEDCs)、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 PAEs)、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的污染水平、时空分布、潜在来源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东江水体中PEDCs浓度最高, 其次是PAEs与PAHs, PBDEs浓度相对较低.水体中PEDCs、PAEs与PAHs浓度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枯水期浓度显著高于丰水期浓度.下游各类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上游和中游.东江水体中PBDEs主要来源于十溴联苯醚的生产与使用;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燃烧,其次是燃烧源和石油的混合物,以及石油源;PAEs污染主要来自化妆品、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生活垃圾,以及塑料工业.运用风险 商值分析了各污染物的水生生态风险,发现4-正壬基酚(4-Nonylphenol, 4-NP)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对东江水体中生物可能造成极大的生态风险,其次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 D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ioctyl phthalate, DOP),其它化合物主要存在低到中等风险.因此,针对高风险物质,有必要实施有效的环境法规及处理技术以改善东江的水生环境.  相似文献   

17.
对大伙房水库上游3县生态环境、水源涵养、经济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3个县为保护水库水质每年直接经济投入达82052万元。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水源涵养生态补偿办法,补偿资金合计53396.53万元/a。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在70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不断累积、水环境形势复杂多变的进程中,四川始终珍惜大自然的特殊恩赐,立足国家生态安全大局,牢固树立"上游意识",落实"上游责任",强化"上游担当",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采取了一系列探索性、创新性措  相似文献   

19.
数字     
《环境》2016,(11)
正92%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10月24日,全国1436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以下简称城市站)已交接完成1324个,完成率达92%,仅112个尚未完成。1亿元19日,江西、广东两省就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签署协议,未来3年,江西、广东两省每年将各出资1亿元,共同设立东江流域水环境横向补偿资金,以流域跨省界断面水质考核为依据,建立两省横向水环境补偿机制,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水源.保护建设好东江源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而建立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建设好源区生态环境、促进流域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东江源区自然、社会经济状况,生态保护投入与发展机会损失、未来生态保护投入需求与资金瓶颈、源区生态补偿需求、生态补偿的政策渊源和环境经济学基础、典型示范意义等方面论述了建立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根据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及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上下游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从生态补偿责任主体、标准、方式、途径等方面探讨了源区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