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中国生态经济建设·2010太原论坛"围绕"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绿色发展"主题,取得了五大成果:分享太原市绿色转型发展经验、关于"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紧迫性、构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大战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月15日,北京生态设计与绿色制造促进会在京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担任第一届会长。同期,举办了首期"生态设计与绿色制造大讲堂"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毕俊生出席了会议并强调: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对工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将开  相似文献   

3.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是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包装,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下,阐述了绿色包装的概念,分析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包装的关系,指出我国目前发展绿色包装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两难的形势下,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执行、公众参与、科技和人才支撑"的绿色包装产业发展模式,使绿色包装产业朝着健康、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5月3—4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生态文明与再生资源行业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主题是"绿色发展,引航再生资源新征程"。来自全国循环经济产业、再生资源行业和生活垃圾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共5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本次全议围绕"绿色发展为再生资源行业带来的机遇""绿色回收,迎接垃圾分类与‘两网融合’新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立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绿色信贷"就是其中重要内容。"绿色信贷"包括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同时,也包括对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及其环保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绿色信贷"既是考验,也是机遇。北京银行是最早开展"绿色信贷"的商业银行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探索,从"想为"到"作为",最终实现"有为"。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4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之路分论坛,并以"深化国际合作,携手推动工业绿色转型"为题发表讲话。苗圩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  相似文献   

7.
<正>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扎实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和《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了解2016年上半年工业企业绿色发展实际情况,2016年7月7—9日,节能司高云虎司长带队先后赴上海市和贵阳市开展工业绿色发展专题调研。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贵州省经信委、贵安新区管委会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陪  相似文献   

8.
2012年7月19—23日在江西农业大学隆重举行"中国生态经济建设2012.南昌论坛",与会代表围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主题,达成4个方面的共识:一是正确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出现的绿色新特征和世界绿色发展的新态势,主动顺应全球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二是首次提出中国绿色崛起的重要引擎: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与循环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三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4年来的反思;四是充分交流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9.
"CHINAPLAS 2011国际橡塑展"将于2011年5月17—20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举行,同期举行的两个活动——"回收‘瓶’台共创纪录"和"低碳塑料论坛",将聚焦现今全球市场实践绿色制造的三大关注点——生物和降解塑料、回收减排和节能,充分体现"十二五"规划内其中以"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积极推进矿业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示范工作,2010年9月11—12日,由中国矿业联合会、国土资源部规划司联合主办的"2010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在山西大同市召开,对矿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工作进行了交流和部署。根据国土资源部明确要求,中国矿业联合会要加快研究完善绿色矿山建设具体标准和办法,会同有关行业协会组织做好国家级试点矿山的推荐和评估工作,积极搭建绿色矿山建设交流与合作平台,为试点矿山提供经验交流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切实承担起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业务支撑。此次会议之后,本刊记者就矿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等问题专访了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元。  相似文献   

11.
<正>为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谋划"十三五"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思路,2015年9月25日,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京组织召开了"十三五"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思路研讨会,装甲兵工程学院、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等有关高校、行业协会及部分再制造企业参加会议。会上,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云虎司长介绍了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绿色制造的有关工作情况。他强调,再制造产业是绿色制造的典型形式,对于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十三五"推  相似文献   

12.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8年12月29日附件 1:"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0月20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壮大绿色产业助力污防攻坚"为主题来自国内外循环经济领域的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发展循环经济、壮大绿色产业、助力污防攻坚的对策措施。来自地方发改、工信、园区管委会、相关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国际NGO组织、会员单位和  相似文献   

14.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引领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研究制定了《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16年8月9日至8月21日。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以登陆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9月7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青海省商务厅、青海省供销联社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青海省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0全国生态文明与再生资源行业会议暨青海生态博览会再生资源发展论坛"在青海西宁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城市绿色发展与再生资源产业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6.
简讯     
绿色制造成"十三五"强国战略任务"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7.
<正>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杨铁生近日在工信部举办的2015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院士专家行"活动中透露,作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举措,《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方案》有望近期出台实施,将重点推进四项任务。一是实施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生产过程清洁化改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生态文明总体战略,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工作建设,2019年4月16—18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的"2019全国生态文明与再生资源行业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助力‘无废城市’,开启绿色体系建设新时代",探索以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为目标下  相似文献   

19.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驱动机制和有效手段.研究总结了绿色供应链视角下"无废城市"建设面临的固体废物全流程监控机制不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及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协同效应不明显等障碍因素.立足城市管理理念更新和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建立五大环节为主的固体废物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搭建"无废城市"建...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9月5日,2017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聚焦"连接·聚变"主题,深度探讨如何推动快递"最后一公里"绿色发展和智能发展。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出席峰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峰会邀请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邮政局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多位领导和嘉宾从不同维度研判快递末端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政策走向,吸引了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