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作业中注意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不要赤胸裸背,特别是电气维修人员不能拖着绝缘鞋作业,以免触电受到伤害。 二、出大汗后,注意不要马上用冷水冲洗,以免患感冒。 三、夏季出汗多,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暴饮冷水和暴食凉食,以免伤胃。 四、午休时,不要到车间通风处睡觉,以免中风。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汽车司机》同志,你们好!我是《鹿鸣长春》、《汽车城》里的《马路天使》——《女交通员》,请允许我以《女人》的身份,在《永不中断的广播》里,以《现代启示录》,给《内线人物》和《“的士”姑娘》讲讲有关《车队从城市经过》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作业中注意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不要赤胸裸背,特别是电气维修人员不能拖着绝缘鞋作业,以免触电受到伤害. 二、出大汗后,注意不要马上用冷水冲洗,以免患感冒. 三、夏季出汗多,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暴饮冷水和暴食凉食,以免伤胃.  相似文献   

4.
《安全与健康》2008,(4):28-28
追尾事故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特别是在应变能力差的新司机身上更容易发生。追尾还是一种很危险的交通事故,在高速公路上很容易发生多车追尾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其实防止追尾主要在于跟车技巧,在路上行驶,不是什么车都可以跟的,以下六种车尽量不要跟,以免惹来麻烦。  相似文献   

5.
我是血的浓缩, 凝结着 伤亡者的嘱咐。 不要把我当成 厌烦的字眼儿, 到危急关头 才抬眸一顾。 我愿与人人 结为“秦晋”,(注) 不要视此为“轻浮”。 请跟我走 这条康庄大道吧! 舍此将遗恨千古。 注:“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安全规程》的沉思@窦学庆  相似文献   

6.
(1)在高处焊接,下面的可燃物不移走又不盖住是不符合安全规定的。 (2)搬运氧气瓶时应轻拿轻放,不能滚动、撞击。 (3)乙炔发生器或回火防止器内的水结冰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融化,绝对不能用明火或红铁烘烤。 (4)氧气瓶及附件不能沾油脂,以免发生燃烧或爆炸。 (5)不该任意涂改氧气瓶色标。 (6)搬运电石桶要轻拿轻放,不能滚动、撞击。 (7)氧气瓶和乙炔发生器不符合离明火10米以外的要求;在乙炔发生器旁吸烟也不符合安全规定。《错在哪里》答案@袁栋梁  相似文献   

7.
<正>不要随意乱扔烟头。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灯具、电器等应远离可燃物。电插座、开关附近也不要堆放可燃、易燃物品。室内如有糊焦味,应立即查看,发现电气设备有冒烟、放电等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以免发生火灾。电饭锅、电炉、电褥子等不用时,应及时关掉电源。  相似文献   

8.
我与《劳动保护》缘笃情深,《劳动保护》让我一生受益匪浅. 记得那还是1990年夏天,作为刚刚进入劳动安全监察队伍的一名新兵,我第一次读到《劳动保护》杂志.当时的杂志,还是小16开版本,共60页,虽然很薄,但从政府重点工作动态、新法新规解读、典型案例追踪、专业知识介绍,到他山之石、论坛等,内容丰富多彩,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都非常强,让我爱不释手,特别值得欣赏和珍藏. 1994年夏天,在杂志社各位老师的关心培养下,已是《劳动保护》特约通讯员的我接受指派,在河南省劳动厅张昕同志指导下,与洛阳市劳动局的同志一起,对有关进城务工农民的安全状况进行了调研,完成并在当年第10期上发表了《要生存不要毁灭,务工农民的安全警钟急待敲响》的文章.这篇稿子虽并没有多少值得夸耀的地方,但这次撰写和发表开启了我热爱新闻宣传、喜欢舞文弄墨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9.
<正>为深刻吸取江苏省昆山市"8·2"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粉尘爆炸事故教训,在深度分析近几年来发生的类似事故情况的基础上,依照《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等有关标准规范,8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制定了《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8号)。这是继《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烟花爆竹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十条规定》之后,安全生产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条条都是"生命线""责任线""高压线",条条都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众多的安全知识类图书中找到一本最令自己满意的书,恐怕是许多人犯愁的事。不过您别着急,我为您推荐一套由北京天地大方公司编写、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安全常识一语道破丛书》。所谓“一语道破”,一是内容短小,二是其内容都是针对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安全误区,提供相应的安全常识。这套书由独立成篇的《预防切割伤害》、《可怕的坠落伤害》、《小心使用叉车》、《安全使用防护用具》、《避免卷压伤害》和《办公室  相似文献   

11.
最近,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关于开展防止重大事故宣传都教育活动的通知》。 通知指出,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各地区、各部门针对当前重大恶性事故不断的情况,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案例.广泛深入地开展一次防止重大事故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严格遵章守纪,吸取事故教训。 为了配合这次宣传教育活动,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与新华社新闻摄影部等有关部门,联合编制了一组《重大事故的反思》新闻照片和一套《职业安全卫生宣传挂图》。 《重大事故的反思》真实地记录了近年来,特别是1988年发生的哈尔滨亚麻厂爆炸、大…  相似文献   

12.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陆愈实主编,北京天地大方公司组织安全专家编写,全套共5本:《人员的安全管理实务》、《设备的安全管理实务》、《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实务》、《事故处理与工伤保险实务》、《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实务》。据统计,人的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人  相似文献   

13.
炼钢工防伤害 ,应注意以下几点 :(1)熔炼中以免注意不要加入过量的氧化剂 ,不要剧烈搅动钢液。(2 )禁止将潮湿原料、报废的武器弹药、密封容器作为废钢加入炉内 ,以免引起爆炸。钢水、红渣不得倒入潮湿的盛钢桶、钢渣包或潮湿地上。(3 )发现漏炉、漏包、循环水中断或炉内漏水 ,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4 )钢水包不要装得太满 ,行车吊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严防发生翻包爆炸事故。(5 )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不戴劳动护具者不得上岗炼钢工防伤害5条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劳动科学》2009,(9):64-64
尊敬的读者:感谢您长期以来对《中国劳动》的关注和支持!为了进一步了解您对本刊的评价,办好杂志,本期特开展读者调查活动。希望您再一次支持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5.
《警钟长鸣报》1983年5月1日创刊至今,已走过艰辛创业的15年历程,在劳动保护界、在安全科技领域,这张报纸始终宣传和贯彻党的劳动保护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并取得人民和社会所公认的非凡业绩,我们《警钟长鸣报》报社北京分部的全体同志,谨向《警钟长鸣报》的创业者和支持者致以崇高的敬意!热烈祝贺《警钟长鸣报》诞生15周年!《警钟长鸣报》坚持党的办报方针,以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为指导,以服务安全为宗旨,以实在适用为特色,充分体现了安全专业报的特点,紧跟时代步伐,报导劳动保护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张志强)"面对严峻的入侵形势,人类并非无计可施。作为环境要员,我们普通公众自身要增强守法意识,别随便把‘外人’领进家门,比如不要随意从海外携带或邮寄动植物(包括水果和种子等)入境,更不要随意放生入境的生物。"在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主办的2015"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系列公益讲座期间,10月31日上午,一场有关"生物入侵"的讲座在这里举行,主讲人是《环境与生活》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叶晓婷,讲座的题目为《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入侵者"》。此次讲座由西城区第一图书馆、《环境与生活》杂志社、西城区环保局和西城区图书馆管理协会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安防》杂志是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会刊,是中国唯一一本全面针对安防产业发展权威性的专业杂志。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承办单位为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中国安防》前身为《中国安防产品信息》,创刊于1994年。为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更好地发挥促进、引领和服务行业发展的作用,2006年《中国安防》在办刊宗旨、理念、管理、编辑、出版、发行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改革,在追求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安防》杂志是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会刊,是中国唯一一本全面针对安防产业发展权威性的专业杂志。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承办单位为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中国安防》前身为《中国安防产品信息》,创刊于1994年。为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更好地发挥促进、引领和服务行业发展的作用,2006年《中国安防》在办刊宗旨、理念、管理、编辑、出版、发行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改革,在追求全面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安防》杂志是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会刊,是中国唯一一本全面针对安防产业发展权威性的专业杂志。杂志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承办单位为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中国安防》前身为《中国安防产品信息》,创刊于1994年。为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更好地发挥1足进、引领和服务行业发展的作用,2006年《中国安防》在办刊宗旨、理念、管理、编辑、出版、发行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改革,在追求  相似文献   

20.
《安全》2009,30(5):53-55
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表明我国在食品的生产、管理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也表明《食品卫生法》与现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制定《食品安全法》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经过多方努力,《食品安全法》终于在2009年2月28日发布。可以说,《食品安全法》既是新阶段食品安全保证的法律依据,又是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