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 《安全》2013,(7):67
应用领域:满足《GB 6220-2009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中对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的要求,广泛应用于热力、市政、消防、化工、船舶、石油、仓库、矿山等领域。为处于需要防护的工作岗位的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呼吸保护,特别适合在严重污染或缺氧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时使用。装备也适用于消防员或抢险救援人员在有毒或有  相似文献   

2.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是一种小型、轻便、简洁的隔绝式空气呼吸救护装置。它由高压空气瓶供给空气,不受外界气体成分的影响,因此,可以在各种有毒气体或缺氧环境中使用。该产品对一级减压器、背板、背带和压力报警装置进行了改进优化设计,改进后的一级减压器结构更紧凑。它将以前的高压报警改为低压报警,从而节约气源,延长使用时间。流线型的背板和宽背带更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石油化工行业安全工作会议上,有位车间主任反映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清洗贮罐时,使用空气呼吸器后仍闻到聚甲醛的刺激性气味,换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后效果还是不好……。”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呢? 据调查,石化行业目前使用的防毒呼吸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气式防毒呼吸器,如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等。这种呼吸器的特点是,可以将作业者所呼吸的气体与工作环境的气体隔离,适用于缺氧场所和存在有毒气体的一些场所。它可以节省检修中的设备置换时间,节约处理费用,缩短非计划停车的时间,便于紧急抢险等。然而,供气式呼…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火灾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情况下,如何选用合适的呼吸保护装置,在浓烟、缺氧等恶劣环境下进行灭火、救护是消防队及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下面就如何选用呼吸器作一简介。一、正确、合理地选择呼吸器国内配备的呼吸保护装置有3类:一是过滤式防毒面具;二是氧气呼吸器;三是空气呼吸器。1过滤式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是一种非隔绝式呼吸器具,品种较多,结构简单,主要由面罩、滤毒罐等组成。过滤式防毒面具的滤毒罐有很多种型号,不同型号使用于不同的有毒环境,购买时应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选购。使用时戴上面罩,外界空气经滤毒罐过滤后…  相似文献   

5.
袁媛 《安防科技》2011,(10):35-36
本文旨在介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基本原理及潜在的安全问题,加强使用人员对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安全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特级)是消防员在含有芥子气、危险化学品、生物毒剂、腐蚀性物质等的事故现场以及在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时进行抢险救援作业所穿着的防护服装.是消防员特种防护服装之一。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特级)采用多层塑料复合织物作为面料。连体式全密封结构设计和“缝纫+双面贴条”工艺制成服装总体,通过气密性紧固结构,配以可更换式手套和靴子。装配超压排气阀和通风系统,选配消防头盔、空气呼吸器和通信设备,具有良好的抗芥子气、生物毒剂、危险化学品和腐蚀性物质渗透性能,结构设计合理,综合防护功能强。  相似文献   

7.
简要地介绍了消防用耐高温、防过火、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自由搭载、有独立供氧呼吸系统的隔绝式多功能自救装置。自救装置由自动定量供氧循环呼吸系统、防护层、全防护面罩或半面罩呼吸面具部分及声光报警+GPS定位求救系统等单元构成,可让佩戴装置的消防员和被困火场人员在爆燃等短时过火时装置不被损坏,可在因火灾导致的火场浓烟雾、有害气体、高浓度粉尘等场合保障消防员及被困人员不会窒息。  相似文献   

8.
1.人员生存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哪些?主要是空气、饮水、食品和基本生存空间。其中空气是第一位的,没有空气,人只能存活几分钟;没有水,一般可以存活7天;没有食品,靠自身的营养储备,只要有空气、饮水,可以存活15天左右。人们为了生存,至少应有能让头和手脚自由活动的空间,否则人也无法生存下去。2.当人被埋困时如何寻求空气来源?人遇险被埋后一旦清醒,一是慢慢活动头和四肢,清理口鼻、面部的泥沙,以获得自由活动和呼吸的条件;二是设法清除身边的泥土和障碍物,力求扩大自由活动和呼吸空间;三是切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汽车制造喷涂岗位作业常用两种呼吸防护方案: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与自吸过滤式呼吸器。通过对比两种呼吸防护方案的特点,包括防护等级、组合防护功能、使用舒适性,以及员工接受度,发现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在各方面都要优于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此外还重点介绍了连续送风式长管呼吸器在此种环境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系统组成、压缩空气质量、压力调节,流量及认证组件等部分的使用要求和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我国自吸过滤式逃生呼吸器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升,科学指导我国国家强制标准《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逃生呼吸器》的制定工作,通过调研分析当前国内外市场上自吸过滤式逃生呼吸器产品现状,系统梳理了相关装备及技术发展情况,研究表明产品的轻量化、防护的广谱性、使用的便捷性与可靠性是现有绝大多数自吸过滤式逃生呼吸器的核心性能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自吸过滤式逃生呼吸器标准,针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自吸过滤式逃生呼吸器国家强制标准制定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下一步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提供基本思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A functional task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12 troops during helicopter underwater escape training (HUET) to identify performance difficulties while egressing from a submerged and capsized helicopter simulator. Troops and qualified HUET instructors rated performance during 22 trials of specific skill sets known to aid personnel in the event of a helicopter ditching into wate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oops took considerably longer to egress through a forward exit and experienced fewer difficulties when using an emergency breathing system (EBS).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d that without an EBS, only 58% of the troops successfully escaped whereas 100% escaped unaided when using an EBS. To maximize survival rates in the event of a ditching,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ll troops should be issued and trained to use an EBS.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版ISO 23269-4:2010《船舶和海洋技术-船用氧气呼吸器-第4部分:符合IMO的IBC和IGC法规要求的紧急逃生用自给式氧气呼吸器》国际标准的制定背景、内容以及基本性能试验和要求,以对我国采用该国际标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碳纤维缠绕式消防呼吸气瓶检验中因单机作业而存在的检验效率低、检验质量差、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研究开发基于数字信息化的碳纤维缠绕式消防呼吸气瓶检验管理系统,该检验系统包括消防呼吸气瓶数据库、OA系统、呼吸气瓶检验软件和手机APP。利用二维码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实现呼吸气瓶数据库、检验软件、OA约检和报告审核审批系统、手机APP的数据传输。结果表明:该检验管理系统实现了呼吸气瓶检验的无纸化、过程的可追溯性、检验结果的防伪性等功能,其对于碳纤维缠绕式消防呼吸气瓶检验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调查与检验结果,指出了石油企业在空气呼吸器检验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检测手段、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呼吸器使用人员的培训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一种新型车载正压式压缩空气呼吸器的系统组成、主要技术性能、主要部件设计及试验情况。该车载空气呼吸器具有使用安全可靠、使用时间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社会应急动员和资源筹募是救灾的关键。为有效组织和管理社会应急资源,充分发挥其在救灾中的作用,提出构建一个社会应急资源监测系统。这个监测系统将采集社会应急资源在社会系统中的分布、消耗和补给等的状态信息,为社会应急资源的提供者、各级社会管理部门、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和系统管理员提供查询、分析和决策的接口;基于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考虑应急救援的时间要求、数量要求、价值要求、经济性要求,建立社会应急资源和物流网络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社会应急资源监测系统提供的特定灾害应急所需的社会资源的状态信息,可确定该区域社会应急资源的可满足性、可应急性及物流网络对应急需求的满足情况,得到社会应急资源参与救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应急救援多目标时限指派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应急救援队伍的合理派遣,对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效率、救援物资消耗、最佳救援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突出应急救援的时效性和救援目标的多属性特征,提出在保证应急救援最短时限的前提下,以应急救援效率最大化、物资消耗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构建最短时限应急救援多目标指派模型。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化为单目标决策问题,运用两阶段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最短时限的引入能有效实现应急救援队伍合理、公平派遣。  相似文献   

19.
Five variants of mixtures of different synthetic fibres at different area ratios were manufactured into needled nonwovens intended to be used as a filtering material for respiratory protection. Two variants were produced according to an earlier patent,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other three was completely new. Samples of the nonwovens were tested for sodium chloride particles penetration and for breathing resist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e variant of a nonwoven, designated PP/PPFM, had very valuable filtering properties and that those properties were stable in time.  相似文献   

20.
Mine rescuers’ heat load under the same physical effort load (25% of the maximal oxygen uptake), using three types of breathing apparatus, in newly developed heat-removing underwear and outerwear was assessed for typical work conditions of mine rescuers, under milder and harsher ambient conditions of 32 and 38?°C, respectively, both at relative humidity of 85% and air velocity of 1.0?m/s. Expending physical effort at the same load while using different kinds of breathing apparatus resulted in a similar heat load. Under both milder and harsher ambient conditions, heat storage and sweating intensity were greater than the average limit value recommended by hygienic standard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use of breathing apparatus significantly hinders heat exchange with the environment. The developed clothing for mine rescuers was highly rated, and was considered by most people to be better than that used curren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