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废旧锌锰电池中回收锌和锰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废旧锌锰干电池经过剖开、焙烧处理,去除汞和碳粉,再用硫酸浸取,滤液采用沉淀法分离锌和锰。锌和锰的回收率分别为94.5%和93.6%。  相似文献   

2.
从废旧锌锰电池中回收汞和铵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废旧锌锰电池中汞分散存在给回收处理废旧锌锰电池工作完全回收汞所带来的困难 ,利用汞和铵的性质特点 ,找到了从废旧锌锰电池中集中回收汞和铵的工艺条件 ,为废旧锌锰电池的资源化和防止二次污染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废锌锰电池回收处理的主要技术可分为干法、湿法和干湿法三大类。各回收技术的工艺流程不同,但大多数以回收锌、锰元素为目标。对各种废锌锰电池回收技术的优缺点从无害化程度、资源化程度、产品等级、工艺要求以及二次污染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林瑾 《福建环境》2003,20(3):52-54
分析了我国在废电池回收利用与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实现废电池循环再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废旧锌锰电池回收处理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电池耗费量日益增加,废旧电池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倍受关注。通过对废旧电池的调研和处理技术的对比研究,提出了“焙烧—电解”回收处理废旧锌锰电池的工艺技术。在600℃、隔绝空气焙烧3h的试验条件下,“焙烧—电解”工艺不仅可回收大量的二氧化锰、锌、氯化锌、炭棒、铜帽、铁皮、蜡等资源,而且废气、废水、废渣经处理后完全达标排放。阐述了具体的“焙烧—电解”工艺。  相似文献   

6.
小型废电池的回收、处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国内小型电池的种类,数量及发展趋势,根据电池无汞化的方向,认为目前回收的含汞电池可交资源耗尽的炼汞厂处理,并培育其回收其它金属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废旧锌锰电池制备锰锌铁氧体初级溶浸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利用废旧锌锰电池制备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在初级溶浸工艺中浸取条件对溶浸效果的影响。采用混酸并结合添加草酸作为还原剂来溶浸废旧锌锰电池中的有效成分,考察液固比、温度以及时间等条件对电池有效成分浸出效果的影响以及电池中汞的形态转化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40℃时采用体积比为3∶1的HCl、HNO3组成混酸在液固比为4.6,添加草酸并控制其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20%,溶浸时间在12h以上的情况下,采用两步溶解的方法可得到很好的效果,锰、锌、铁、镍的回收率可达到99%甚至100%,铜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废旧电池中各种形态的汞转化为Hg2+进入到浸液中,对汞的回收做到很好地集中控制。  相似文献   

8.
李隆缘 《环境保护科学》1992,18(1):47-49,35
<正> 各种一次性干电池(原电池)大都含有汞,其中汞电池和碱性锰电池的含量最大,而后者的产量呈上升趋势.以钮扣电池(碱性锰电池)MR44为例,其汞含量几乎为自身重量的1/4.表1例出了日本生产的5大类一次性干电池的汞含量.1983年日本电池工业耗汞128.0t,其中53%用于生产碱性锰电池,40%用于生产汞电池.1984年一次性电池的产量约30亿只,其中60%国内销售,每年日本废电池处置量约60万 t.日本大多数城市已实现垃圾的可燃物分类排放、收集、清运和处理(置).废电池作为不可燃垃圾填埋处置.1984年对垃圾焚烧厂湿气洗涤的废水分析结果表明,汞的浓度相当高,烟道气中汞含量有时达1—2mg/Nm~3,超过了排放标准(0.07—  相似文献   

9.
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同时其回收再利用的空间也较大。目前我国在废电池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废电池回收利用机制,成为我们应当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11.
用废旧锌锰电池制备锰锌铁氧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水热法以废旧锌锰电池为原料对制备锰锌铁氧体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如水热反应的pH值、水热温度及水热时间等。结果表明,在溶液的pH值为10,水热温度为210℃,水热时间为2~24h时,均能有效制备无杂相的锰锌铁氧体;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锰锌铁氧体的晶化过程。研究还发现,加入铁粉是一个既能高效除汞,又能制备高性能锰锌铁氧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同槽电解法处理锌—锰废干电池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锌 锰干电池的构成特点 ,结合所采用的研究工艺 ,从试验机理角度对采用同槽电解法处理锌 锰废干电池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新型的实现废干电池资源化处理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废锌锰电池正负极电极材料在硫酸中的溶解情况。H2O2的加入会对溶解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适宜的溶解条件为:硫酸浓度3mol/L,液固比为6,反应温度50℃,H2O2浓度2.5%(质量分数),反应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14.
废锌锰电池制备锰锌铁氧体共沉淀粉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废锌锰电池为主要原料,辅以少量的菱锰矿和废铁屑,经同时浸出、初步除杂、深度净化和共沉淀等过程,制备出纯度高、配比接近PC30铁氧体配方且混合均匀的共沉淀粉料。实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80~95℃、搅拌速度120~180r/min、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2~1.4倍和浸出时间3.0~4.0h的条件下,铁、锰和锌的浸出率分别为92.02%、96.14%和98.34%;共沉淀粉料中铁、锰和锌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1.41%、13.92%和4.49%,推算出Fe∶Zn∶Mn=69.2∶23.3∶7.5。完全符合PC30对粉料的要求。本研究既为高档锰锌软磁铁氧体的制备创造了很好的前提条件,同时对废锌锰电池的高价值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利用废旧锌锰电池的阳极材料净化模拟废水中的磷,探讨了净化过程中pH、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和磷初始浓度等操作条件对磷净化效果的影响,找出了适宜的操作条件并对净化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发现pH对磷净化过程有显著影响,含磷废水净化过程中适宜的pH为8.0;随着吸附剂加入量的增加和初始溶液的降低,磷的净化率逐渐增加。锌锰电池正极材料对水中磷的净化过程速度较快,5 min即可使磷的吸附率达到93.41%。对平衡吸附容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磷净化过程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表示,Langmuir方程参数Q0为12.41 mg/g,Freundlich方程参数n为2.927,用不同的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吸附剂对水中磷的吸附过程符合假二级模型。锌锰电池正极材料可以有效净化废水中的磷。  相似文献   

16.
利用湿法回收技术,对废旧锌锰电池中的锰进行回收处理,制取MnCO3。实验表明,HCl和HNO3的浓度、所用体积以及浸泡时间对MnCO3的产率影响较大。当HCl的浓度为5mol/L、体积为40mL、浸泡时间为180min时,MnCO3的产率可达64.85%;HNO3的浓度为6mol/L、体积为60mL、浸泡时间为80min时,MnCO3的产率可达63.76%。  相似文献   

17.
利用废碱性干电池中负极活性物质——锌资源,进行了酸性浸出生产饲料级硫酸锌产品的实验研究,探索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酸浓度对酸浸出反应的影响,及溶液浓度、结晶温度等条件对结晶产物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最终得到优等品级别一水硫酸锌和七水硫酸锌产品。  相似文献   

18.
废旧锌锰电池生物淋滤-水热法制备纳米锰锌铁氧体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牛志睿  李彤  苏沉  韩爽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9):3356-3363
以氧化硫硫杆菌(A.thiooxidans)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L.ferrooxidans)为混合淋滤菌株对废旧锌锰电池进行了生物浸提,并以获取的淋滤液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系列锰锌铁氧体软磁材料(Mn_(1-x)Zn_xFe_2O_4,x=0.2~0.8);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SEMEDX)、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表征手段对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磁学性能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固液比(质量体积比,5 g/100 mL,以下均表述为"5%固液比")下,经过5 d的外源酸调控生物浸提,分别获得了84.5%、63.2%的Zn、Mn浸出效率;当Zn∶Mn∶Fe=0.4∶0.6∶2.0(物质的量比,即x=0.4)时,制备的纳米级Mn_(0.6)Zn_(0.4)Fe_2O_4性能最优,属纯相的立方尖晶石结构,颗粒分布均匀,饱和磁化强度(M_s)、剩余磁化强度(M_r)和矫顽力(H_c)分别为68.9 emu·g~(-1)、4.7 emu·g~(-1)和53.6 Oe,具有热稳定性和耐酸碱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磁性材料.  相似文献   

19.
废干电池的回收利用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废旧锌锰电池、镉镍电池的回收利用现状及其技术 ,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并提出了废旧干电池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