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通过对长春生物制品所四级生物转盘的试验研究,对转盘生物膜的感观性状、物理性质以及VS、AMN、TTC—DHA、主要污染指标的逐级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探讨了生物转盘数学模式,为处理生物制品废水及类似废水的生物转盘设计推荐计算公式和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4.
被动生物转盘依靠流动水带动旋转.文中以模拟试验分析说明被动生物转盘工作适宜条件及去除COD情况,并就南京肉联厂在原有射流曝气池平流段安装被动生物转盘作了研究,在不增加用地、不耗电、只花少量设备费的情况下,增大了污水处理量. 相似文献
5.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生活污水处理站建于1992年,采用生物转盘法进行处理。但建站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因盘片不挂膜而未能正常运转。1993年9月,淮南矿务局环保处和淮南矿业学院合作开始对该处理站各个环节的工艺设计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找出了挂不上膜的根本原因,并且本着“充分利用原有设备,避免大动大改,重复 相似文献
6.
7.
在厌氧生物转盘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转盘的分级特性,对于厌氧转盘各级的微生物、COD去除率、pH值,挥发酸(VFA),碱度(ALK)、产气量及气体组分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生物转盘系统中短程硝化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生物转盘反应器接种普通好氧污泥,在进水COD浓度为300mg/L,氨氮浓度为15mg/L,pH7.5~8.0,室温条件下启动试验,挂膜成功后对盘面以表层异养菌为主的生物膜层进行亚硝酸盐氧化菌的驯化,通过不断提高进水氨氮负荷和控制较低的C/N,系统硝化反应经历了由弱→强→弱的变化,而氨氧化反应不断得到强化。64d时,当进水N/C比为3.75,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40mg/L和150mg/L,氨氮面积负荷为7.46g/m·2d,HRT=3.16h时,出水亚硝氮累积率达到56.7%,系统中实现了短程硝化反应,随着系统的稳定,亚硝氮平均累积率为80%,最高达95.8%;驯化过程中生物膜厚度由0.2cm增加到0.5cm,颜色也由浅黄色变成黄褐色,镜检发现微生物种类变少,钟虫和累枝虫等消失,膜体中间由大量的丝状体连接。 相似文献
9.
10.
11.
生产性四级转盘生物膜活性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处理生物制品废水的生产性四级转盘的生物膜为材料,在监测转盘对废水污染指标(BOD_5、COD_(cr)、挥发酚)降解性能的同时,测定了各级转盘生物膜的挥发性固体(VS)、活性微生物数目(AMN)以及TTC-脱氢酶活性(TTC-DHA)等活性参数,并分析讨论了VS、AMN、TTC-DHA与转盘级数的关系以及TTC-DHA与VS的相关性等问题。结果表明,TTC-DHA可能将会成为测定转盘生物膜活性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12.
A/O生物转盘工艺处理氨氮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A/O系统后接生物转盘工艺,对低CODcr和高氨氮的石化厂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碳氮比为3.8时,对CODcr和氨氮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进水CODcr浓度为1048.70/mg/L、氨氮浓度为275.16mg/L时,CODcr去除率达93.26%,氨氮去除率达94.7%.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生物除磷在厌氧、缺氧和好氧条件下的反应机理,并基于对反硝化聚磷力的认识将现有除磷数学模型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基于除磷数学模拟所包含的涉磷组分、计量学参数、动力学参数以及生物衰减理论等对两阶段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比较,认为Delft模型是现有模型中比较完善的,并提出今后发展除磷数学模型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16.
将生物转盘与活性炭网状填料相结合,进行活性炭吸附实验并采用河水直接挂膜,探究在盘片最佳转速下,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活性炭生物转盘去除NH_4~+-N、TP、高锰酸盐指数以及生物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lich等温线显示活性炭对水中NH_4~+-N、TP、高锰酸盐指数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盘片转速为3 r·min-1时,NH_4~+-N、TP、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分别为86.05%、81.28%、77.09%,去除性能最佳.水力停留时间对去除NH_4~+-N、TP存在显著线性相关(R20.9)且去除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对高锰酸盐指数不存在显著线性相关且去除率差异不显著(P0.05).HRT对生物膜活性、蛋白多糖以及S-EPS、LB-EPS、TB-EPS三维荧光峰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物多样性公约》已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中国是《公约》缔约国之一。《公约》对各缔约国规定了若干义务,主要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移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持续利用;遗传资源的取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的取得与转让;等等。本文针对上述关键条款的义务,结合我国国情,特别是结合我国在此领域的已有工作成就和现状,在国家水平上提出履行《公约》义务的策略和需要优先实施的行动措施。此外,还结合《公约》谈判的国际背景,提出我国今后在《公约》关键条款履行及谈判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