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在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要求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将扮演重要角色。目前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中国尚处于工业示范阶段,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经济成本高、融资渠道单一、应用领域有限、盈利能力差等障碍,迫切需要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以推进技术部署。本文梳理了国际上现有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商业化项目和相关支持政策,基于商业模式画布的研究框架,分析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商业化部署的现状、特点与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包括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政策体系、布局基础设施和促进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是一项具有大规模减排潜力的新兴技术.对全球中长期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国内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发展势头良好,相关实践、技术研发和试验示范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环境安全不确定问题较为突出。其中,捕集环节由于额外能耗会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吸附溶剂使用后的残留废弃物易造成二次污染;运输和利用环节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泄漏将严重破坏局地生态环境安全,威胁周边人体健康:封存环节如果工艺选择  相似文献   

3.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性技术,也是我国达成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保障性措施。本文简要介绍了CCUS主要环节的技术流程,概括了我国CCUS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技术水平、国家政策、示范项目情况等多个角度,总结了现阶段我国CCUS技术的整体研究与发展水平。并根据我国能源供给模式、工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分析并阐明了我国CCUS技术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现阶段CCUS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本文还从行业角度出发,将CCUS技术与油气、建筑、农业、化工多种重点行业结合,提出了具体可行、互促互利的CO2转化利用模式,为实现CCUS的商业化运行、保证CCUS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巴黎气候大会后,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与行动逐步达成共识,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成为趋势。文章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石油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了国际石油公司典型做法,探讨了我国石油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我国石油行业应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发展天然气、清洁油品、生物燃料、地热等清洁能源;减少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CCS)、碳化工等新兴业务;建立完善的低碳发展决策、管理、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的发展入手,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与封存技术委员会(ISO/TC265)、参与国家与机构、主要工作方向及工作进展等基本情况,并对未来CCS技术标准化发展进行了展望。主要介绍了目前ISO/TC265在碳捕集、碳运输、碳封存、碳量化与验证以及其它共性问题等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并结合国内外CCS技术及标准发展的现状,从CCS标准的重要性、发展方向、时间进程、方法学以及与其它标准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燕 《绿叶》2012,(1):81-88
工业社会的形式理性及其法律制度本身是环境事故高发和风险规制匮乏的重要原因。事故经验本身推动着人类对自身的理性与制度结构做出反思。在"风险知识"的刺激下,风险规制中的预防原则获得法律上的确立,并极大冲击和重塑着现代环境法框架。我国环境法体系侧重后果防治及其责任配置,无法应对贝克指示的新风险,也无法吸纳预防原则要求的法律理性,因而需要根据新的风险知识和法律原则及时做出修改。在以"风险知识"为根据的全新法律框架之下,风险规制机构应强化建制,程序设计也应容纳技术因素之外的社会参与,形成"科学—民主"的宽域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7.
聚焦辽宁省电力行业现阶段发展现状、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情况,提出基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减排策略,指出辽宁省面对严峻的碳减排形势,应对老旧电厂进行淘汰或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方式,不断降低火电比重;将燃煤电厂与CCUS技术结合形成碳捕集电厂;形成“一圈一带两区”,分区域发展新能源及CCUS技术的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风险预防原则在应对气候问题方面依然存有争议。尽管国际上开始将风险预防原则适用于各领域,但我国仅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中支持适用风险预防原则。此种支持目前仅停留在气候变化层面,在其他方面鲜有提及,这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应当转变认识,将风险预防真正纳入预防为主原则之中,使风险预防原则实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燃煤电厂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CO2减排技术路线和适合燃煤电厂的CO2捕集技术,调查了对当前燃煤电厂捕碳项目和清洁煤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管道输送作为所捕集的CO_2与利用封存场地的纽带,在碳捕集、驱油与封存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我国CO_2长输管道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处于空白,文章对挪威船级社于2006年和2010年的管道泄漏实验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工业规模泄放实验的研究目的、实验装置、恒压及泄压释放的操作流程、管道内对压力和温度的监测布点以及大气中对CO_2浓度监测的布点方式等。这为我国研究人员开展CO_2管道泄放的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提供了参考借鉴,有助于加快我国CO_2管道输送安全性研究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浅议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环境风险评价的有关基本概念,阐明了环境风险评价主要步骤。探讨了环境风险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风险能够在部门内与部门间进行传递和放大,形成多个复杂嵌套的风险互联网络,导致了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对气候变化风险互联网络的刻画能够帮助理解风险产生与演化的过程,削减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直接物理风险,及碳达峰与碳中和建设过程中可能伴随的转型风险。本文识别了四类典型的气候变化风险互联网络,涵盖食品—能源—水系统、公共健康、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社会安全等四类部门或领域。针对每一类网络,分别总结了主要的气候变化风险传递路径及当前的研究进展和局限,并概述了开展系统性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e general public in Europe seems tohave lost its confidence in food safety. Theremedy for this, as proposed by the Commissionof the EU, is a scientific rearmament. Thequestion, however, is whether more science willbe able to overturn the public distrust.Present experience seems to suggest thecontrary, because there is widespread distrustin the science-based governmental controlsystems. The answer to this problem is thecreation of an independent scientificFood Authority. However, we argue thatindependent scientific advice alone is unlikelyto re-establish public confidence. It is muchmore important to make the scientific advicetransparent, i.e., to state explicitlythe factual and normative premises on which itis based. Risk assessments are based on arather narrow, but well-defined notion of risk.However, the public is concerned with a broadervalue context that comprises both benefits andrisks. Transparency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public's perception of food risks is anecessary first step in establishing theurgently required public dialogue about thecomplex value questions involved in food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缓解传统化石能源紧缺及其所伴随的大气污染问题,发电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常规大气污染物的核电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选择。但是,由于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发生重大核事故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发展核电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和阻力。在此背景下,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核电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以保障我国的核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对国内外核电风险评估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其对核电风险管理的意义,提出了我国未来构建核电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如何把环境风险预防原则确立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环境风险"的界定。通过对法律意义上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指出确立风险阈值的原因,即我国对"环境风险"的界定不清,环境风险的风险性缺乏法定依据以及不同种类的利益之间存在冲突等,进而从明确环境风险的类型、评估环境风险量度、明确责任归结三方面思考了风险阈值的确立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绿色信贷风险的优化控制,有利于推动绿色信贷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本研究将政府部门、环保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行为纳入同一个理论体系中,充分考虑影响参与主体最优努力水平和绿色信贷风险最优轨迹的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合作模式下的绿色信贷风险优化控制模型,分析不同情境下参与主体的努力水平,比较绿色信贷风险的最优轨迹,找出绿色信贷风险优化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四方合作模式对绿色信贷风险的优化控制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政府的参与能够有效带动其余合作者的积极性。第三,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共存和投入互动关系。第四,补贴和惩罚措施在合作过程中能够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但在非合作模式下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第五,参与主体的协同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绿色信贷风险的优化控制。因此,需要灵活运用行政、经济或法律等多种干预手段,并对补贴用途进行考评和增强舆论监督,防止金融机构和企业将绿色补贴挪作他用。同时,建立符合国内绿色信贷发展特点的风险标准,统一绿色信贷风险的评判和管控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e ecological systems of Earth are subjected to a wide array of environmental stresses resulting from human activ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the appropriat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cross environmental stresses require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relative risks. The data and methodologies for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do not exist, yet we do have considerable understanding of econological stress-response relationships. A methodology is presented to utilize present knowledge for assignment of relative risks to ecological systems and human welfare from anthropogenic stresses. The resultant priorities, developed for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 (EPA) relative risk reduction project, highlight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bitat alteration, 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and species depletion as the highest environmental risks, significantly diverging from the present emphasis by EPA and the public on toxic chemical issues. Enhanced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issues by EPA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ologies that valu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issues equitably are key recommendations.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水资源供应不确定性与需求竞争性的加剧,水资源问题已从单纯的环境问题转化为经济问题,水风险逐渐与商业风险挂钩,公司面临的水风险不断上升。公司面临着物理风险、监管风险和声誉风险等水风险,公司水价值体现在业务连续性、经营牌照、声誉与品牌价值和创新价值等无形资产中。水风险与水价值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通过公司水价值与水风险评估框架,了解区分水价值的不同方法,明确风险和不确定性如何影响水的价值,并利用水工具评估和管理公司所面临的水风险以及水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帮助公司化解其所面临的水风险,实现从公司水风险管理到价值创造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风险评价模式在HSE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中印石油管道项目HSE手册》,对项目进行风险模块划分,以盾构施工模块为例,对其施工过程进行模块综合评价,得到系统安全级数为0.7077,处于中等安全与较安全之间,基本满足要求,为项目的安全环保进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石油库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石油库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正确认识和合理预防、控制油库污染对于实现企业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分析了石油库的常规环境污染途径、方式及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环境风险,分别从规划、设计和运行三个阶段论述了常规环境污染控制以及事故状态下的风险防控,并提出此项工作应贯穿于规划、设计和运行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