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改性海泡石为载体,用真空浸渍法、沉积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负载Cu,制备Cu/海泡石催化剂,以CO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该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在对比评价催化剂活性的同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载体的改性以及铁组分的掺杂对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具有显著影响,真空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的样品中,负载量为5%(质量)的Cu/海泡石催化剂对CO氧化有较高的活性。载体的改性亦对Cu/海泡石催化剂产生较大影响;Fe的加入并没有明显改善Cu/海泡石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非贵金属室温CO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铜锰氧化物催化剂,以CO催化氧化作为目标反应,考察了各种制备条件——沉淀剂种类、滴加顺序、原料液[Cu]/[Mn]比、沉淀温度、老化时间、老化pH值等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室温下用于CO氧化的铜锰催化剂的最优制备条件。该催化剂相比商品化的霍加拉特剂,具有更好的室温活性和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臭氧催化氧化是处理污染物的有效方法,而国内对此技术的研究集中于水中污染物的处理,介绍了国内外臭氧催化氧化VOCs和CO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催化剂研究和催化机理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汽车排气污染物催化转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氧化—还原气氛变化的条件下,试验了我院研制的QP—18型汽车排气转化催化剂的氧化活性。考查了CO浓度和起始反应温度与催化反应的关系;应用类似差热的试验方法,讨论CO,C_2H_4混合气进行氧化反应的热行为。报导了一种催化转化器的设计结构,以及QP—18型催化剂的台架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国外报导的TWC(Three way catalyst)性能。  相似文献   

5.
X-1 X701 200400631 低温CO催化氧化催化剂研究进展/王永钊…(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3,4(8).-8 -12 环图X-4 对低(常)温下一氧化碳(CO)催化氧化进行了综述与讨论,介绍了各种催化体系催化反应的机理,着重分析了制备方法(共沉淀法、沉积沉淀法和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等)、制备条件(前驱  相似文献   

6.
薛靖  高群 《山东环境》2002,(2):19-20
汽车尾气污染物CO、NOx及HC处理所采用的方法是将这些污染物催化转化为无毒物质,即在合适催化剂存在下,CO及未燃烧烃完全氧化CO2同时NOx还原为N2。  相似文献   

7.
吸附存储-间歇放电法氧化甲苯的反应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BA-15为催化剂,对比连续降解法和吸附存储-间歇放电法净化低浓度甲苯的活性,结果表明吸附存储-间歇放电法下甲苯去除率、碳平衡和CO2选择性更高.运用GC-MS分析了2种降解方式催化剂表面中间产物随时间的变化,苯甲醛进一步氧化分解进而打开苯环,是等离子体催化降解甲苯的控制步骤.对比SBA-15、Mn/SBA-15、Ag/SBA-15、AgMn/SBA-15 4种催化剂在吸附存储-间歇放电法下降解甲苯的活性.结果显示Ag和Mn的引入加速了对2-庚烯醇的氧化催化,AgMn/SBA-15表现出最好的碳平衡、CO2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La/Fe-beta分子筛用于CO选择性催化还原N2O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La的掺杂可以提升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从而改善Fe-beta分子筛的反应性能,在350℃时,其N2O转化率可达到95%以上.H2-TPR的结果表明,La的掺杂会改变Fe-beta分子筛表面的Fe物种分布,降低催化剂的抗O2及抗水蒸气性能.此外,还研究了废物焚烧尾气中的HCl气体对Fe-beta和La/Fe-beta分子筛的影响.结合CO氧化活性、H2-TPR和O2-TPD的结果发现,稳定FeClx物种的生成、较差的还原性能和CO氧化性能是导致催化剂HCl中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位掺杂(Cu、Ce)LaSrCoO4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对CO和C3H8的催化氧化活性,并运用XRD,TPR和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稀土掺杂对LaSrCoO4复合氧化物的CO和C3H8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同,Cu掺杂能增加Co3+、化学吸附氧和晶格氧的数量,提高复合氧化物的活性,而Ce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模拟研究中,丙烷和丙烯在Pt-Rh型汽车尾气催化剂表面的催化氧化性能的差异,会对催化剂的起燃特性表现造成影响.由于丙烯在催化剂表面存在较严重的自中毒作用,使得CO和NOx的低温起燃特性变差.在低温下,由于丙烷相对丙烯催化燃烧速率较慢,剩余的氧气和NOx发生竞争反应,导致NOx的温度-转化率曲线出现S型的起伏.  相似文献   

11.
催化分解N_2O催化剂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波  沈岳松  祝社民 《环境工程》2012,30(2):114-119
直接催化分解N2O技术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工业脱除N2O应用研究的主流和发展方向,催化剂是技术核心。综述了贵金属、金属氧化物、沸石以及其他用于分解N2O的新型固体催化剂的最新研究现状。对催化剂的研究方法、思路进行了评述,总结了现存的问题,并展望了直接催化分解N2O催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沸石类催化剂由于高活性和结构稳定性,有望成为理想的商用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载体催化剂在许多有机反应中已证明可作为对环境有利的催化剂而取代传统催化剂(一般有腐蚀性,毒性或极难分解和重整并产生大量废物)。综述了近年来固体酸催化、固体碱催化剂和其它载体催化剂的特性及液相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成果,催化机理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Refractory organic pollutants in water threaten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 are effective for the degradation of these pollutants. Catalysts play vital role in AOPs, and Ce-based catalysts have exhibited excellent performance. Recently,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e-based catalysts in various AOPs have been reported. Our study conducts the first review in this rapid growing field.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variety and properties of Ce-based catalysts. Their applications in different AOP systems (catalytic ozonation, photodegradation, Fenton-like reactions, sulfate radical-based AOPs, and catalytic sonochemistry) are discussed. Different Ce-based catalysts suit different reaction systems and produce different active radicals. Finally,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Ce-based catalysts in AOP system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4.
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上碳颗粒物的催化燃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柴油车排放碳颗粒物的控制 ,研制可应用于柴油车排放碳颗粒物催化再生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 .通过运用热分析仪 (TGA)和程序升温氧化反应装置 (TPO)对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的活性进行评价 ,研究了催化材料的组成、原子配比、催化材料与碳颗粒物质量比、H2O的加入、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双组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 ,Cu-Mo-O有较好的活性 ;多组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 ,Cu-K-Mo-O在原子比Cu∶K∶Mo =1∶1∶2 ,催化剂与碳颗粒物质量比为 5∶1时活性最好 ,其碳颗粒物起燃温度为 32.7℃ ,同时H2O和焙烧温度对该催化剂的影响较小 ,是能够应用于柴油车排放碳颗粒物控制催化再生的良好催化材料 .  相似文献   

15.
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NO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选择性催化氧化吸收法(SCO)脱硝是目前较有价值的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氧化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选择。目前,用于NO催化氧化的催化剂主要有活性炭类、分子筛类、贵金属类、过渡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价格低廉,制作简单等,是目前较有研究前景的催化剂。目前,关于SCO各类催化剂脱硝机理的研究,常温下经济实用且氧化、稳定、抗毒性能优良的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催化氧化工业废气工艺的探索是脱硝催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V2O5/TiO2催化剂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V2 O5/TiO2 催化剂 ,研究了浸渍液和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利用XRD研究了催化剂中V2 O5的含量和晶相情况 ,V2 O5在催化剂载体表面呈单层分布 ,单层分布实验阈值为 7% ;利用程序升温 (TPD)法研究了NH3在催化剂表面上的脱附 ,起峰温度为40 9K ,峰顶温度为 487K ,出现一个化学脱附峰  相似文献   

17.
单原子催化剂不仅实现了对金属原子最大化利用,而且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还是理想的催化理论研究位点,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环境催化在环境保护和污染修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单原子催化剂在环境催化领域越来越受关注并有望应用于解决环境问题。单原子催化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在单原子催化剂可控合成和催化位点分析表征。为推进单原子催化剂在环境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单原子的主要制备方法和常规表征手段以及单原子催化剂在环境催化中应用的典型案例,并对单原子催化剂在环境催化中的应用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成分复杂且极易挥发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传统的大气治理技术很难将其完全去除,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利用O·、·OH、N·和O3等强氧化性物质可高效降解VOCs。简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单独降解VOCs反应机理,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并分析了催化剂位置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其中,重点分析了不同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主要包括贵金属催化剂、复合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钙钛矿催化剂和光催化剂等,深入分析了其对VOCs的降解机理,并总结了这些催化剂用于处理VOCs的降解效果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协同催化降解VOCs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可为实际工业废气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etals and oxide supports, so-called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 (MSI),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Pd-based automotive exhaust control catalysts, especially Pd-based three-way catalysts (TWCs),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research attention owing to its prominent oxidation activity of HCs/CO, as well as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For Pd-based TWCs, the dispersion, chemical state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Pd species, which are crucial to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nteractions between metal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supporting matrix. Progress on the research about MSI and utilization of MSI in advanced Pd-based three-way catalysts are reviewed her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synthesis approaches and engine control technology, the study on MSI would play a notable role in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atalysts for automobile exhaust control.  相似文献   

20.
室温下消除CO的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考察了活性炭复合载体负载的、采用铂和钯金属络合物为初始化合物制备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从中筛选出可在室温下消除CO的催化剂(编号CO-20-2),并试验了该催化剂在干、湿两种原料气氛下的活性和稳定性。与国内外用于同种反应的催化剂相比较,其活性和稳定性均较好。采用活性炭复合载体和与其匹配的活性组分初始物质Na_2PtCl_6和Pd(OAc)_2时,适宜的H_2还原温度范围为100—200℃,CO-20-2催化剂可在室温至45℃的低温范围内连续消除空气内的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