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解决酸雨问题是一项涉及科学、政策及人民利益的复杂问题。在进行公众利益决策中,需仔细拣别上述因素。美国面临的基本问题是根据现有的酸雨科学知识和环境损失估算是否需提高美国现行清洁空气法的控制目标。本文的目的是阐明与酸雨有关的科学和政策问题。 1983年6月,美国发表了三篇重要的酸雨报告。国家酸雨工作组的报告认为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的90%以上的酸雨来自人为源。科学院的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认为广大  相似文献   

2.
酸雨是当代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五十年代以来很多国家对雨水的酸化非常关注,尤其是日本、美国、北欧等国,这些国家的酸雨给本地区生态系统、农业、水产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最近几年来我国已开始监测和研究酸雨,1981年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和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联合召开降水污染和酸雨问题讨论会,把酸雨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国务院环办开展了对全国酸雨的普查工作,发现我国长江以南和西南地区的一些城市出现酸雨,其中以西南地区的重庆和贵州最为严重,降水的pH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加拿大一直对美国工业区冒烟的烟囱形成酸雨向着他们的土地倾泻、使湖泊不渔、毁坏森林表示不满,白宫对这些指责曾往往置之不理.里根政府坚持有关酸雨的这些问题并未证实.但上周的态度却改变了,希望本周与加拿大总理布莱思·马尔罗斯会晤.白宫发言人拉里宣布,里根总统将采纳酸雨方面的特使朱·刘易斯新近的报告,需要为期五年、50亿美元研究煤净化技术的计划,以降烟囱排放而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自七十年代以来,酸雨已成为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发现较早、受害最严重的是工业发达国家,如联邦德国、瑞典、挪威和美国等。即使是幅原辽阔、人口密度很低、三百多年前还是个处女地的加拿大,今天也同样遭到酸雨的危害。酸雨的现状酸雨主要是由现代工业的两大副产物——二氧化硫和氧化氮造成的。这些污染物排入大气以后,遇  相似文献   

5.
酸雨问题是能源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能源战略规划中研究酸雨问题的必要性、酸雨问题研究对数据的要求,酸雨模型研究的重点,酸雨模型边界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科学院去年发表了一项有关环境污染的重要报告.报告明确指出,酸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控制污染就要控制酸.并且建议立即开展控制酸的工作.报告还指出,控制酸与减少酸雨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排放到环境中的酸减少50%,则酸雨可减少50%.  相似文献   

7.
葛孟 《环境科技》1989,2(4):14-17,28
酸雨是当今世界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生态平衡产生不良的影响. 蚌埠市已出现酸雨,为了解该市降水酸度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变化趋势等问题.现将1982—1988年蚌埠市降水酸度的监测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8.
酸雨的成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是个复杂问题,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国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酸雨问题的复杂性,特别是酸雨形成机理,酸性物质来源及酸雨对生态、土壤的影响,目前,还处于探索之中。我们认为,对酸雨问题有不同看法是难免的,从学术上对酸雨问题进行讨论也是必要的,它将有助于推动酸雨的深入研究。为此,本刊继1989年第4期发表了《重庆酸雨与SO_2传输之间关系分析》一文后,在这期上又刊发了对该文的商榷文章,藉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来重庆酸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5年,重庆酸雨逐渐减轻,但其后又逐渐加重;重庆酸雨具季节性。其成因包括:(1)能源结构;(2)地形条件和气象因素;(3)汽车尾气,但对这些原因缺乏科学定量研究。基于以上,指出已有研究所呈现出的不足,并对重庆酸雨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1)与GIS等技术相结合;(2)量化酸雨成因;(3)对解决酸雨问题已有的各项措施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地球变暖等地球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人民关注的大问题,其中酸雨是地球环境问题之一。酸雨污染是历史老问题,曾在19世纪英国的化学家R.A Smith就已经提出了酸雨问题。随后,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湖泊酸性化和森林生长的衰退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以北欧为中心在欧洲、加拿大、美国等北美产生酸雨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为欧美的酸雨超越了国界,对湖泊和森林等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并成为国际问题。因此,为了掌握大气污染物质的削减和长距离移动的状况,必须组织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1.
对近年来重庆酸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5年,重庆酸雨逐渐减轻,但其后又逐渐加重;重庆酸雨具季节性.其成因包括:(1)能源结构;(2)地形条件和气象因素;(3)汽车尾气,但对这些原因缺乏科学定量研究.基于以上,指出已有研究所呈现出的不足,并对重庆酸雨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1)与GIS等技术相结合;(2)量化酸雨成因;(3)对解决酸雨问题已有的各项措施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五年三月世界资源学会发布了题为“美国西部酸雨试验”的报告.该报告综观了西部地区已知和未知的酸雨状况.这项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生态系统的敏感性,沉降物的酸度,源的分布状况及排放速度.正如许多其他环境出版物一样,它迅速引起了人  相似文献   

13.
英国科学家马克·巴列特公布了他对欧洲酸雨的调查研究结果:欧洲的近百个热电站大部分分布在东欧,这些热电站是欧洲上空中二氧化硫的发源地。而二氧化硫是生成酸雨的主要元凶。二氧化硫与大气里的水蒸气接触生成亚硫酸,再生成硫酸,最后成为酸雨。酸雨使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北欧及北美东部,由于酸雨等影响导致的森林衰退及枯损大规模发生,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在日本大气污染加重的同时,降雨及雾也开始酸化,以致各地都报告观测到降至pH4以下非常重的酸雨及酸雾(以下均称为酸雨),故不能不担忧酸雨导致的森林衰退及枯损等损害在日本也会大规模发生。 酸雨对森林等的影响可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直接危害地面植物的生长发育;另一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环境部长苏珊娜·布莱斯·格雷尼尔(Suzanne Blais Grenier)说,加拿大最值得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是酸雨.酸雨正在使加拿大的林业、旅游业、鱼业,农业产业面临危险,这些产业的产值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以上.她在五月十日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的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环境座谈会的发言中说,酸雨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大约  相似文献   

16.
当今,酸雨已成为工业化国家及其邻国所面临的环境与政策的主要问题之一。酸雨已经造成了危害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产生酸雨的确切原因以及减轻酸雨对环境、经济及政策影响程度的最为有效的方法等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对已有的诸如大气过程、环境影响、监测手段以及政策法规等围绕酸雨问题的诸多研究领域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表明,产生和运移酸雨的大气过程同样能够削减酸雨,这一点有足够的证据,但却未被深入了解。这一结论基于目前科学研究中易混淆及有争议的证据,说明有必要在得出最终结论之前对酸雨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自上海地区出现酸雨后,引起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切,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陈云副主席及赵总理亲自作了批示。为进一步推动上海酸雨问题的研究,上海市环境学会于今年3月3~4日举办了一次酸雨问题学术讨论会,会上由上海市环保所、华东师大、市监测总站、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华东电管局等单位汇报了各自所做的工作,并介绍了国外酸雨研究动态。与会同志一致认识到酸雨问题的潜在危害性,对上海酸雨形成机理、自然条件以及防治对策的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大家建议今后要各单位加强合作,进一步统一监测方法,要多学科配合研究,把上海地区酸雨问题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酸雨问题,举世瞩目。为了交流近年来上海地区酸雨和脱硫方面的科研成果,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和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于1985年8月5日~7日,在上海师范大学联合组织召开了1985年酸雨、脱硫学术讨论会。会议就上海地区酸雨的分布与发展趋势,模拟酸雨对鱼类、土壤与农作物的影响,酸雨与城市气候的关系以及烟气脱硫的方法与途径等问题,交流研究所得,开展学术探讨。20多位研究工作者在会上作了专题研究报告。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综述酸雨通过土壤酸化导致森林衰亡方面的国外最新研究进展。对于森林衰亡的原因目前主要有几种假说:综合胁迫;土壤的酸化——铝毒害;气态污染物(SO2,O3);酸雨——镁亏缺和过量营养物铵/氮沉降等。这些假说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并直接或间接涉及酸雨问题。酸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土壤——植物系统间接危害森林的。长期持续的酸雨输入导致土壤酸度升高,减少可利用态磷,降低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抑制氮的矿化作用;土壤酸度升高使钙、镁等离子易被淋失造成营养元素亏缺,溶出铝和某些重金属离子毒害植物。   相似文献   

20.
酸雨的硫源及其硫同位素示踪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酸雨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世界大部分地区为硫酸型酸雨,硫同位素的示踪研究对于探讨酸雨的来源与酸雨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酸雨的不同硫源(人工成因硫、生物成因硫、远距离硫)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从煤的硫同位素组成、大气降水的硫同位素组成和小麦等植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等三方面来论述了酸雨来源的硫同位素示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