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表明,工业化、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两个轮子,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化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结点。美国著名地理学家布莱恩·贝利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在一份探讨“十五”时期实施城市化战略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应根据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的城市化发展目标。东部地区应致力于形成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大都市…  相似文献   

2.
大伙房水库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伙房水库是全国九大城市重点饮用水源地之一,是辽宁省最大的城市水源地,供水人口达2 300万人,占辽宁省人口总数的52%.通过对大伙房水库的环境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大伙房水库主要环境问题,提出农业种植引起的面源污染较重和农村环境治理设施滞后以及矿山开采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是其主要原因.为了使大伙房水库能够更加安全、有效的发挥供水作用,保障供水安全,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伙房水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意见.  相似文献   

3.
库区移民会对当地森林植被、野生动物、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和城镇环境、农村聚落环境等造成影响。为此,必须从制订环保规划、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失流,解决移民粮食问题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4.
水库是一类典型的水利工程建筑物,是水利事业不可或缺的部分。水库功能较多,在防洪、农业灌溉、航运及发电当中均有所作用,是区域经济、环境发展的重要的基础。随着水库数量的不断增多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库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愈加凸显,对水库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在大型水库建成初期,由于淹没的土壤和残留物释放污染物,水体可能出现短期水质沉浊现象,头三年内细菌总数及其生物量增长1.5-20倍,异养细菌增长3-10倍,以后逐渐降低.应在水库蓄水前彻底消除可能危害水环境的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7.
王堤  任文 《黑龙江环境通报》1998,22(4):60-60,34
简述砂金采金船的工艺和基本作业方式以及对河流、土地和生物资源造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提出了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黄河三角洲耿井水库周围布设不同边界条件的地下水监测井和土壤监测点,进行为期1年的定点采样和化验,对地下水矿化度和土壤含盐量的监测分析表明,减轻平原水库对环境不利影响的关键是修建防渗与截渗辅助工程,以避免周边土地的盐渍化.  相似文献   

9.
浑江水库污染分布规律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辽宁省最大的浑江水库污染分布规律及其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黄河水断流对东营市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水断流对东营市的影响及其对策东营市环保局张俊增东营市地处黄河流域最下游,是为适应黄河三角洲和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需要,于1983年10月成立的山东省省辖市。辖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利津、垦利三县。土地总面积为8053平方公里。人口162万,其中农业...  相似文献   

11.
毛家村水库是会泽县城居民主要的饮用水源,其水质经会泽县环境监测站监测,符合饮用水标准,但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污染问题。其水质污染是点源和面源污染,水体趋于富营养化和粪大肠菌群超标。认为应从饮用水源保护、水环境整治、控制污染源、实施水土保持工程4个方面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确保县城居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生态修复技术在富营养化水库水质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初对广东省大镜山水库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工程运行一年后,对该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态修复技术实施一年后,大镜山水库富营养化水平明显降低。与进水口(C区)相比,生态修复工程区(A、B区)透明度增加,氮、磷营养盐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生态修复工程区TN、NH4-N与C区同期比最大降幅分别达19.6%、90.4%,TP、PO4-P同期比最大降幅分别达49.5%、67.5%,同时生态修复工程区内的叶绿素浓度也明显低于C区。  相似文献   

13.
生态修复技术在保护水库水源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为改善和保证库区水体水质 ,有必要对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水库水源地进行生态修复。结合水库水源地的自然、社会特点 ,提出对保护区内涧河、入库口门、库区等处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设想 ,使水体水质得到净化 ,进而保证水库供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汉江重要的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库不仅为库区居民提供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更关系南水北调中线人民的生活与生产用水,水库生态功能极其关键。文章借助DPSIR(Driving force-Press-Station-Imapct-Reservoit)模型,对丹江口库区生态安全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区域环境问题分析,提出丹江口库区综合治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移民与生态环境问题是丹江口水库水位抬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移民问题是水位抬高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难题,存在政策法规、移民资金、安置措施、脱贫致富等问题,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制定可行的移民规划,确保移民的稳定和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是非常艰巨的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污染源与污染总量日益增加、水质下降、支流库湾富营养化进程加剧等问题将困扰水库的运行与管理,后靠移民的生产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建议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全方位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水库水质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库区高锰酸盐指数变化趋势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如虎 《福建环境》2003,20(5):21-23
分析了晋江金鸡闸库区12年来丰、平、枯各期的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数据,结果显示,枯水期均值上升趋势显著,说明点源污染逐年上升,应引起重视,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观音阁水库水质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观音阁水库水质污染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了解水质污染状况,进而提出可行性意见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山仔水库水质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用凯 《福建环境》2001,18(1):14-16
通过对山仔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现状及成因分析,研究探讨恢复系统良性循环的措施和对策,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红碱淖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沙漠淡水湖,水域面积67平方公里。通过数据收集统计及打分计算的方式对红碱淖水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水生态健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碱淖水环境质量从1981年至2010年有逐渐恶化的趋势;2010年红碱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59.86,属于中等水平,已经受到了一定影响;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值为81.6分,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并对造成红碱淖水质和生态系统逐步恶化的原因进行解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