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环境激素都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指出POPs物质绝大部分是环境激素,同时阐述了POPs类环境激素对人体健康及野生动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环境激素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环境激素污染,使生物与人类的持续生存和繁衍受到威胁,有关环境激素的研究在整体上尚属起步阶段。该文通过以下3方向:环境激素物质快速筛选的方法研究;环境激素对生物与人体的毒理影响研究;环境激素的表生行为和环境效应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环境激素的研究及进展。有机污染在我国相当严重,已发现许多有机物具雌激素作用,故开展环境激素污染的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水体中酞酸酯类环境激素污染及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酞酸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环境激素类持久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广泛用作塑料、农药及驱虫剂等的生产原料,由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已受到许多国家的普遍关注.在此较系统地总结了酞酸酯类环境激素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对近年来在酞酸酯类环境激素降解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酞酸酯类环境激素的环境行为及其在环境介质中的污染概况进行了综述,最后对酞酸酯类环境激素污染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环境激素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环境激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环境激素的概念、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危害,提出了环境激素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环境激素的危害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激素是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的又一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环境激素污染问题的认识、研究与防治已经开始受到全球的重视。环境激素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危及生物安全,对人类未来构成潜在威胁。环境激素发挥着类似激素的作用,它们进入体内,扰乱了激素的正常分泌,使人和动物的生理程序发生紊乱,导致生殖、免疫等功能发生障碍,对机体、后代或种群引起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生物学效应。本文就环境激素的种类、作用机理、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环境激素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激素是环境中的激素类似物,它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的激素,引起种种负面的生物学效应,威胁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文章阐述了环境激素给野生动物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可能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环境激素的概念、种类、控制方法和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环境激素污染同地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一样,已经成为全球性大问题,这些物质已经污染了我们的食物,包括蔬菜。努力减少这些物质的污染,让人们吃上真正的放心蔬菜,即无公害蔬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环境激素污染与无公害蔬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激素污染同地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一样,已经成为全球性大问题,而且这些物质已经污染了我们的食物,包括蔬菜。因而努力减少这些物质的污染,让人们吃上真正的放心蔬菜,既无公害蔬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环境激素双酚A释放及降解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环境激素双酚A的概念、危害、应用、释放、降解与去除的介绍,指出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加强双酚A降解菌的筛选,并研究其生理、生化、遗传特性,对从分子水平了解其降解机制以及构建高效工程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环境激素的真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拿大: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男婴的出生率下降了0.22%。印度:从1986年到1995年,男子精子数目平均下降了43%;美国:工厂排污河流中的石斑鱼有60%出现了雌性特征。日本:北起北海道,南到鹿儿岛的绝大部分沿海地区的荔枝螺生殖系统出现异常。这些现象也许源于某种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1.
环境激素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苹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Z1):42-45
探讨了环境激素的来源、分类、特性和分布,尤其是分析了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指出化学内分泌干扰物通过干扰激素和发育,正在改变着人类的未来.建议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制止环境激素的蔓延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环境中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现状,包括环境标准、检测方法等,提出了我国在此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环境激素对水生动物干扰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激素是环境中的激素类似物,它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的激素,引起种种负面的生物学效应,威胁水生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文章介绍了环境激素的概念、种类及其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提出了环境激素污染的防治措施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新型污染物卤代咔唑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毒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坤德  陈艳秋  袁东星 《环境科学》2016,37(4):1576-1583
卤代咔唑(PHCs)是一类与多氯二苯并呋喃结构相类似的新型环境有机污染物.单种卤素取代的PHCs具有135个同系物.绝大多数PHCs不是人类合成化学品或工业品.虽然20世纪80年代即首次在环境中发现PHCs,但直到本世纪这类化合物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20余种PHCs在河流湖泊沉积物和土壤中被陆续检出.另外,PHCs具有类二噁英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PHCs的环境行为研究目前相对较少.因此,了解PHCs的环境分布、来源和生态毒理效应对正确认识这类化合物的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PHCs的环境分布、来源、分析方法和生态毒理效应,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协调性分析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分析对象是被评价的规划草案及其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划等。在以规划草案为评估对象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协调性分析能够起到两种作用:解释制定规划草案的“政策背景环境”,和检查规划草案是否存在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这两种作用不能被截然分开。协调性分析的目的是帮助环评单位和公众更好地理解规划制定的背景,以及使规划环评针对草案的缺陷与不足提出相应的环境目标和环境保护对策。分析结果一般可以使用矩阵来表示。如果规划环评可以早期介入到规划的制定中,描述“政策背景环境”和制定可选择性方案这两个程序就可以达到协调性分析的目的.因此不再需要进行专门的协调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三峡库区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风险,在介绍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三峡库区水质监测资料对水源水主要持久性有机物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进行健康风险评价. 结果表明,在所评价断面中,长江和嘉陵江汇合的寸滩断面污染较严重,健康危害的风险相对较大. 水源水6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为2.79×10-10~4.44×10-13 a-1,按年风险大小依次为DEHP>DBP>Pyr>NA>FLA>DEP;有机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的年总风险仅为3.70×10-10 a-1,远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 a-1). 三峡库区水体中6种POPs污染所致的健康危害年风险度目前还处于很低水平,但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及污染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能够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能沉积回地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本文介绍了POPs的分类、特性、危害以及中国污染现状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POPs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基础与完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废物不恰当处理处置是造成场地污染的原因之一,也是今后需要引起关注的环境问题.在POPs公约中,POPs污染场地和POPs废物一样有着明确的无害化管理要求,作为该公约的缔约国,我国将认真履行公约的义务,消除POPs引起的污染.根据调查,我国POPs引起的场地污染比较严重,现有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政策是POPs污染场地管理的基础,但这种基础还比较薄弱,尚不能完全满足环境无害化管理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还应该继续改进和完善现有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相关的环境风险评价程序和资金筹集机制,加强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和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航空电子产品环境仿真试验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针对航空电子产品提出了产品数字样机模型,通过环境应力分析、故障分析及仿真结果评价等环境仿真试验技术,考察了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讨论了环境仿真试验中的3项关键技术——用于建模和应力分析的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故障物理分析技术和仿真结果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与GIS技术的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以GIS为主干,辅以物联网技术,将GPS定位模块集成到RFID中,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与空间定位。该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物联网无线识别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表达分析能力强的优势,更好地为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