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文东 《环境》2001,(6):8-9
2000年8月上旬,海洋地理学家麦卡锡博士乘破冰船前往北极考察,结果吃惊地发现通常在夏季冰层厚达3米的北极极点覆冰已融化成海水。“北级目前的情况与6年前已完全不同,那时破冰船必须破开2-3米厚的冰层才能到达北极极点。而这次沿途则是冰层稀薄,到极点时破冰船也无冰可破”,麦卡锡说。海洋学家普遍认为,北极极点出现海水的现象据推测曾在5000万年前发生过。换言之,北极极点的覆冰融化成海水是5000万年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不仅如此,在北极极点还可以看到海鸥在天空中飞翔,鸟类学家认为这在北极也是前所未有的。不少科学家认为,麦卡锡的发现是证明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力证据。此前有卫星图片和研究显示,北极极点的冰层逐年变薄,其厚度在过去50年中减少了40%以上。  相似文献   

2.
国华 《环境》1998,(10)
挪威科学家最近发出的警告,环境污染已经使北极熊出现性别紊乱而雌雄难辨。科学家发现尽管挪威接近北极,但是由于欧洲和亚洲的污染造成的空气质量恶化,有七只雌性小北极熊竟然长出雄性器官,科学家认为几乎可以肯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工业上使用的聚氯联苯。  相似文献   

3.
南北极法律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与南极在国际法律制度方面有极大的区别.在南极有专门适用的国际条约调整有关国家在南极的各种活动.人类在南极地区从事各类活动都必须遵守专门为南极地区所制定的国际条约,即:由<南极条约>及其一系列协定所构成的"南极条约体系".而在北极,这一领域还是空白.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按照南极的思路签署一个类似南极条约的北极条约基本是不可能的,把北极的法律与现行的国际公约进行较好地协调,似乎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报刊报导,英美科学家预测,由于地球气候变暖,北极的冰层特都融化消失,冰层将受下面海水变暖的威胁。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内德·阿卡顿教授的研究小组调查结果认为,北极的冰层大范围变暖,过去5年水温上升1度。英国气象厅预测北极气候变暖比地球上任何地方早,下世纪温度将上升6-8度,因而不论冬季还是夏季冰都会融化。英美科学家预测北极冰层将消失  相似文献   

5.
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全球温暖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最新研究资料,综述并分析了全球温暖化与北极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系,指出近代全球大气CO2和CH4浓度显著增加,并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这些温室气体的浓度上升与全球温暖化密切相关,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北极地区的夏季温度显著上升.通过分析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其基本特征,发现北极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土壤碳库,占全球土壤碳库总量的237%—323%;虽然该系统目前起着大气CO2汇的作用,但大气CO2浓度增加导致的气温上升将对北极土壤碳库和CO2的源汇功能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8月《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报道称,"北极下起了塑料雪",这篇报道迅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曾经洁净如天堂、几乎作为地球上最原始的环境之一的北极,竟然也陷入了塑料污染之中。报道称,科学家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采集的雪样本里发现大量塑料微粒,这种微粒是小于5毫米的塑料物质。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首席研究员格雷戈里·韦瑟这样说道:"塑料的数量比我们能看到的要多很多。在雨里,在雪里,都有。现在,塑料已经是环境的一部分了。"研究者猜测微粒可能是随着空气飘散来到北极,也有可能来自北极破冰船。  相似文献   

7.
在北极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发现了两性北极熊,导致性激素紊乱的化学品罪责难逃。挪威北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挪威斯瓦尔拜德北极地区,对90只北极熊进行了调查,发现4只具有雄性和雌性器官的幼熊。组长安德鲁·德罗彻说,雌雄同体以前曾发现过,但从没有过如此高的比例。他相信这种两性畸性是由多氯联苯造成的,该物质曾用于电气设备和潜艇的脱脂剂中,多氯联苯是一系列被怀疑会破坏内分泌系统的化学品之一。内分泌系统是产生激素的腺体和受体的网络,它控制着身体的许多功能。尽管多氯联苯现在多数国家已被禁止,但此类物质是高稳定性的,会残留在环…  相似文献   

8.
<正>《自然》2018年12月6日根据北极报告卡显示的年度数据,北极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9月经历了历史第二高温。而且,这一寒冷地区的年均温度从2014年起,每年都达到或者接近历史记录。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报告显示北极目前的气温涨幅大致是全球平均的两倍。NOAA的项目经理Emily Osborne指出:温度升高产生的影响横跨整个北极,并且这种变化正在  相似文献   

9.
对未来50年的气候预测表明,北极与亚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是最明显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分别观测了亚北极高山地区肥沃的草地和瘠的石南灌丛群落在不同的气温和养分水平因子作用下的反应,我们主要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地衣和维管束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盖度的反应,我们认为,不同的藓,地衣和维管束植物及群落其反应不同,从而使得下层和上层的主要植物种类种盖度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苔藓的减退,相比之下,在所有的处理中两个群落中的地衣盖度都增加了,因此,气候变化可以使下层植物从以苔藓占优势转为以地衣占优势。  相似文献   

10.
据俄罗斯真理报报道,一份全面详实的科学报告指出,北极地区升温现象已十分严峻。目前,北极地区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升温速度的两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北极航线安全的作用机理和演化趋势,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北极航线安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北极航线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将北极航线安全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人、机、环境、管理四类,首先建立北极航线安全的影响因素体系,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北极航线安全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和系统动力学流图,最后运用Vensim软件对北极航线安全状态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北极航线安全呈现正向发展的态势,其中环境方面占有较大比例,但随着环境方面的好转,其比例将会减少;人、机和管理方面在前期占有比例较小,但在后期占有较大比例。该仿真结果能够刻画北极航线的安全态势,可为北极航线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世界环境》2004,(6):59-59
近日一份介绍温室气体排放对北极影响的报告《北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日前面世。该报告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介绍温室气体对北极毁灭性影响的文献。报告指出,全球各国如不能尽快实施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国家地理》2016年5月12日气候变化致使迁徙的红腹滨鹬变小,因为这使它们更难找到最好的食物。红腹滨鹬是一个坚韧的长途飞行员,每年从北极到南半球往返迁移。几十年来,鸟儿因为它的食物来源(如蟹蛋等)已经面临风险,数量已经有所下降。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发现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加速其灭绝。"比我们想象的还  相似文献   

14.
北极,北极!     
正春天已经到来,北纬89度却还没有一丝一毫冰雪融化的迹象。它们依然扎实,现出青色,时间仿佛因为极昼变得温和而绵长。覆盖着白雪的地球屋顶缩成手中的地图,地图已经褶皱,但在央视刚刚播完的《北极,北极!》纪录片里,一切还都那么鲜活。镜头里,因纽特喉歌响起,这是女人之间的竞技。两个女子面对着面,模拟日常生活的声音和大自  相似文献   

15.
我们居住的星球在急速变暖,美国宇航局2007年12月卫星资料显示,北极冰层的厚度比以前减少了23%。航海资料则显示北极冰层比1950年减少了50%。气候学家齐瓦利博士预测:北极冰层将在2012年夏天融冰季节结束前完全融化。东英格兰大学教授提姆兰登表示:最大的威胁是北极海冰层与格陵兰冰原达到融化的临界点,另外还有至少5项生态变化的临界点也将接踵而至,这些情况可能会使人们大为震惊。  相似文献   

16.
被称为“环保分子”的戈尔,在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以幽默睿智的演说,配以令人信服的图表,揭示了这个全人类难以忽视却又不愿面对的“真相”:湖泊和河流在消失,南北极的冰面在缩小,乞力马扎罗的雪不再壮观,干旱和洪涝肆虐同一个国家,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有北极熊淹死在海水中,冰冻土大量解冻,房屋倒塌,森林歪斜,南极冰岬大面积断裂。在过去的3000年中,  相似文献   

17.
北极冻土的化学元素背景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北极的土环境背景值的分布和变化,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北极4个地点的36个冻土样品的27种化学成分进行了浓度测定,给出了北极地区4个不同地点的平均化学元素浓度和范围,并与全球平均值作了比较。认为北极的大多数元素含量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Na显著低于全球平均,而As去显著高于全球平均。  相似文献   

18.
巨人山(捷克称为克尔科诺谢)属于苏台德地区,是捷克共和国境内最高和最著名的山脉,它属于由捷克共和国,波兰和德国共同拥有一系列中山的一个部分,尽管其最高点(Snezka)的海拔高度只有1602m,属于中山范围,但巨人山的最高区域代表了一种表现副北极和高山地区之间相互平衡关系的特殊的地貌系统,在北欧和中欧后冰期和冰后期的变化中,巨人山做出生物地理学的“十字路口”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里有许多高山和北极现象,如高山森林线,副极地泥炭沼泽,斑状雪地,崩塌,雪崩,冰缘岩悄堆,解冻泥流,强霜冻侵蚀阶段地,突岩,多边形的多学科研究,认为巨人山的高海拔地区属于北极高山冻原,根据地形,多边形土的类型,气候因素和植被的构成等特点,北极高山冻原可分为三个地带,冰雪风成地带,有植被的冰雪形成地带和似雪冰成地带,尽管做为国家公园而受到保护,但不断增加的人类活动已严重地威胁到中欧这个独特的北极高山冻原“孤岛”,对巨人山冻原的主要威胁有:(1)大量的游人带来的环境影响。(2)大量种植和矮松林地干扰了最近的冻土过程,(3)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症状,因此,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正在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进行监测和研究,以确保对巨人山北极高山冻原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不知道若干年后斯瓦尔巴群岛会是什么样的景象。也许不熄的灯火覆盖了整个冰原,人类文明占领了整个荒原,北极熊们退缩到更北的极寒之地;也许冰雪世界淹没了灯火,人们不得不回到温暖的南方,让荒原恢复宁静;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冰原与灯火依旧静静相守、默默对峙。听说我要去北极,同事和朋友们都用一种羡慕的眼光望着我,从他们的目光中可以读出北极在他们心目中的神秘和遥不可及。那一天,由北京驰野探险俱乐部组织的首次中国企业家北极探险队一行12人从北京出发,踏上了春节期间的北极之旅。12人中除俱乐部总经理王健梧外都是首次…  相似文献   

20.
草木 《环境科学》1984,(1):78-78
据美国罗得岛大学、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及洛斯阿拉美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报道,在北极春季的空气中,溴的含量比地球周围自然界对流层中溴的含量高十倍.他们认为,这可能与同温层的臭氧层被破坏有联系.在巴罗角,四年内对从对流层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