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都江堰地区影响人居环境舒适的主要构成要素温度、湿度、风速及着装、运动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相对温度81%,风速0.8—1.7m/s,温度月均值4.6—24.5℃的组合,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人体舒适状态。对于月际和昼夜温差的变化,可根据活动情况,通过增减着装来调节和适应。  相似文献   

2.
罗琴  蔡霞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7):665-666,661
利用成都市双流县1971-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通过年、月、旬、日人体舒适指数计算,对双流县乡村旅游气候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双流县4月、5月、9月和10月是最舒适的月份,平均每年舒适天数有232d,属第一类生态旅游圈,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乡村旅游开发.它为地方政府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气象支撑.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率定法测算长江南通段污染物降解系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物降解系数是确定水环境容量的关键参数之一,本文采用实验室率定法,采集长江南通段的水样,分别于6℃、10℃、16℃、20℃室温下,在实验室内进行周期为20天的室内水质分析,根据室内水质分析结果,测算出不同温度下长江南通段"十二五"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的降解系数,并定性分析了长江水体中污染物本底浓度、可生化性、pH值等环境因子对污染物降解系数可能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阿伦纽斯法(Arrhenius)作曲线,已可能预估有机材料的使用寿命。最近,已能够获得湿度和温度对湿敏材料老化性能综合影响的数据。这里提出了一种使用这些数据计算材料预估寿命的计算方法。这些材料是在置于已知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室内的(温暖的)密闭电气设备里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赵树男  张世航  李斌 《环境技术》2023,(10):116-123
热风型空气源热泵具有安装便捷、节能和热舒适性好等优点,成为我国北方取代煤加热装置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有部分用户选用冷暖两用的常规壁挂空调用于取暖。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热风型空气源热泵与常规壁挂空调的制热性能与热舒适性,结果表明:在各个室外环境温度工况下,热风型空气源热泵的制热量和制热性能系数COP都要高于常规壁挂空调,分别平均比常规壁挂空调高11.49%和6.23%;热风型空气源热泵的室内平均温度、温度均匀度以及垂直温差和脚部高度的平均温度均优于常规壁挂空调。基于双级压缩技术和专用于制热的结构设计,热风型空气源热泵具有更好的制热性能和供暖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极端低温环境下航空发动机因滑油温度过低产生无法起动的故障,本文面向全状态飞机实验室环境试验,依据飞机运营的外场自然环境特征来分析实验室环境的有效性,开展实验室极端低温环境下飞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响应参数研究,从发动机试车起动和停发两个阶段分析滑油温度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发动机滑油温度的上升段特征函数和下降段特征函数,确定了实验室环境试验冷浸透时间和飞机维护程序时间。经研究表明:在外场自然环境温度和实验室环境温度的误差为0.03%条件下,发动机吊挂的内外场环境温度相差1.82%,即实验室低温条件下飞机发动机环境试验数据具有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极端低温环境对发动机滑油温度的影响,基于发动机试车数据计算得到:低温环境下发动机滑油系统经24.26min由初始状态的最低温度-36.03℃上升为全状态运行的最高温度74.92℃,并且当-40℃低温环境下飞机停发且地面停放时间超过4.06h,发动机下次起动前需执行发动机预热维护程序;同时发动机试车停发后滑油温度由54.03℃经5.78h重新降至-36.03℃,可为整机环境试验制定冷浸透时间提供依据,最终形成了低温条件下飞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环...  相似文献   

7.
常规兵器三综合环境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保贵 《环境技术》2005,23(1):1-4,48
对温度-湿度-振动综合试验过程中的环境应力故障分析、试验标准剪裁、试验量值确定、试验设备及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评定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分析结果对温度-湿度-振动综合试验设备选型和温度-湿度-振动综合试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实验室内标准样品测试数据和实验室间能力验证分析数据,以Top-down技术评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水中钒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建立了利用实验室质控数据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通过实验室内标准物质重复测定结果计算实验室内期间标准差和重复性标准差,通过能力验证结果计算检测过程偏倚,并计算不确定度。该评定方法系统、完整地评价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分散程度。结果表明Topdown法相较于Bottom-up法避免了复杂的分量计算和模型建立过程,操作更为简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建立工况可调屏蔽室:安装恒温恒湿系统,实现温度在(10~35)℃连续可调、测量空间温度场均匀度和最大波动均〈10℃,湿度控制在(30~60)%范围。利用工况可调屏蔽室,研究温湿度对传导骚扰测试结果的影响:选取电动工具、空调(变频、定频)、除湿机等产品,研究不同产品传导骚扰电压与谐波随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规律,发现骚扰电压和谐波测量值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试验证明这些产品的传导骚扰电压和谐波测量值明显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研究结果对提高,实验室电磁兼容测试水平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对于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波  鲁振宇  张葵  颜萍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2):1150-1152
对龙门山成都段平原和中低山区旅游舒适气候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龙门山旅游气候资源,为旅游者选择最佳旅游季节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区为一类生态旅游圈,平原及低山区平均每年舒适天数在180d以上;平原和中山区旅游舒适气候有显著差异,适宜旅游期平原比中山区长2—3个月;最佳旅游期中山区比平原长1个月左右,最佳旅游期平原出现在春秋季,而中山区集中在5—10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秦皇岛草面、沥青表面、水泥表面和裸露地表4种表面温度观测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地表表面温度在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差异,阐述了草地在城市气候环境调节中的作用。统计结果表明,夏季各表面温度从高到低的次序为:沥青、水泥、裸土和草面温度。在不同的地表面中,夜间基本均以草面温度最低。各表面的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各表面的平均最高温度出现在12~14时之间。在夏季晴朗的白天,中午各表面温度达到一日中的最高。草面的温度远低于沥青和水泥表面的温度,白天平均温度差异达到10.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1—2010年1~12月北戴河观测站气象资料,筛选出401个样本个例,应用常规统计学方法及天气学理论,按不同分级统计分析降雨(雪)前6~8 h风向、风速及转为海风时温度变化基本数据,计算不同分级相关系数值,得出海上偏东风与降水、温度半定量化估计值。并用临近4个观测站同步资料对比分析,偏东风动态变化对岸区强降水落区具有指示意义;北戴河至内陆延伸温度梯度估计值为:夏季平均值0.6℃/10 km,冬季0.3℃/10 km;为单站精细化预报方法研究及中尺度数值模式检验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典型新建定居房为研究对象,在冬夏两季典型气候条件下,对太阳辐射强度、温度、湿度等室内热环境参数进行测试,并分析了各参数的变化特点。基于测试数据,总结出红原县民居建筑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进行航空装备典型舱室环境谱编制,需依据机场环境数据得到典型舱室环境数据。为此,本文通过实测航空装备典型舱室温、湿度环境数据与机场温、湿度环境数据,在对所测数据进行正态性与独立性检验的前提下,开展典型舱室温、湿度环境数据回归预测模型建模研究。研究发现,航空装备典型舱室温、湿度环境数据与机场温、湿度环境数据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建立的温、湿度回归预测模型健康,可用于后续典型舱室局部环境谱编制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各种材料、元器件或设备,自然环境中的温度与湿度对其老化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在探究其环境适应性以及使用寿命时,现行的实验室试验标准未能真实还原自然环境中温湿度的变化,难以对样品达到等效老化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实际自然环境温度与相对湿度的收集、分析、处理与归纳,利用三角函数对其进行拟合,探究各地区的温度与相对湿度变化规律,为实验室自然环境加速试验谱的编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采用Top-down技术评定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溶性油田化学剂样品中砷、铅、镉、铬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对实验数据偏倚和精密度受控情况进行验证后,以实验内稳定样品的重复测定结果计算实验室内期间相对标准偏差(SP,rel)和实验室内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Sr,rel),以能力验证结果计算检 测过程偏倚及实验室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Sbias,rel),据此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从而反映测定方法和实验室的 精密度控制情况。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溶性油田化学剂样品中砷、铅、镉、铬含量的扩展 不确定度分别为17.7%,26.1%,18.7%,19.8%。Top-down精密度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操作简便,可反映实验室分析人员操作、仪器重复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不确定度的干扰,避免了繁复的分量计算和模型建立过 程,但Top-down法不能识别分析测试过程中对测量不确定度有较大影响的关键分量。Sbias,rel对扩展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实验室可通过能力验证结果数据评估检测过程精密度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电气设备负荷-设备温湿度-室内环境参数-室外气象参数”的数值分析模型,本文揭示了江苏地区采用标准化方案建设的110kV模块变电站内部实际热湿环境问题现状和产生机理,确定了多因素影响下内部环境热湿传递过程规律及气流组织分布。结果表明中午12时至下午18时由设备损耗发热导致室内温度具有明显滞后现象,电容器、主变压器损耗发热量周期分别为48h和24h,与损耗发热量变化对应的室内温差分别为3.6℃和5.8℃;研究发现露点温度范围在(23.0~26.0)℃,温度控制阈值应高于露点温度以避免设备凝露;自然通风形式下热羽流现象导致设备上方空间存在积热区,同侧下进上出的通风形式导致气流短路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汽车、轨道交通和空间领域都存在温度、湿度和振动或冲击的组合环境。通过实验室内受控地在参量范围内模拟环境下暴露样品进行评估。用严酷的环境参量强化试验,通常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TiO2/ACF与TiO2/BiWO6/ACF材料吸附光催化降解VOCs废气的室内模拟实验,探究反应环境(流量、初始浓度、温度、湿度)对吸附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ACF材料的最优降解条件为浓度1000 mg/m3,流量1.2 m3/h,湿度30%,温度33℃;TiO2/BiWO6/ACF材料的最优降解条件 为浓度1000 mg/m3,流量1.2 m3/h,湿度33%,温度34℃;两种材料在最优条件下均具有对高浓度污染物响应速度快、反应平衡后污染物转化率高的特点,TiO2/ACF材料三级反应总体转化率达到81.71%,TiO2/BiWO6/ACF材料三级反应总体转化率达到85.96%。因此,将吸附光催化技术与其他处理技术相结合作为一种预处理方法,针对储罐呼吸气排放源,在实现VOCs初步降解的同时还可以稳定平衡VOCs浓度,具有较好的缓冲、减排效果,该技术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监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综合了实验室分析、现场采样及生产工艺等因素,是环保管理部门监控、考核企业污染物是否排放达标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从滤筒的选择、实验室称量、采样仪器、采样点位置、运行工况等几方面提出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实验室湿度和滤筒烘烤温度对滤筒称重的影响进行了测定,得出实验室的湿度应控制在两次称量±5%范围之内,同时应根据排气筒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温度烘烤滤筒,否则会直接影响滤筒称量的准确度。只有做好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监测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获得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