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文轩 《环境保护》2007,(7A):18-24
在生物安全国际法中,损害赔偿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各国目前对损害赔偿问题的争议也最大,致使有关国际谈判徘徊不前。为此,生物安全损害赔偿国际立法有必要借鉴相关国际法的成熟经验。充分考虑生物安全国际法的特殊性,明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完整的法律体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跨国污染构成国家责任和国际赔偿责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伟钰 《世界环境》2000,(3):25-26,32
当前,跨国界污染事件已怪相邻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严重危害,这些不同类型的跨国界污染问题,涉及到国际法原则和国家责任及国际赔偿责任。本文提出了跨国污染的过失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和国际法原则规定,跨国污染国家行为的归咎国际赔偿责任;跨国污染的国家责任标准,解决跨国污染国家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一种重要的行为体,它对全球环境保护和国际环境法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民间组织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地位进行研究.国际法律人格者与国际法主体之间的法理区别是国际环境民间组织获得国际法律地位的前提,无论从实证,还是理论方面进行分析国际环境民间组织在国际法中都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在其发展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思想、新原则、新措施、新问题。它对基本原则的内涵不断丰富和修正,环保与人权的结合紧密,软法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国际组织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对传统国际法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5.
1974年12月联合国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该宪章就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各国的经济权利和义务,对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等问题作了详尽规定,特别是重申了国家和民族自主权以及“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的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主权,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并得以自由行使此项主张”(第二条第1款)。“国际发展法”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传统国际法以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而国际发展法的出发点则是在经济不平等条件下的平等。从性质上说,国际发展法是一种过渡性的国际法形式,其目的是建立国家经济新秩序,体现为…  相似文献   

6.
于文轩 《环境保护》2007,(13):18-24
在生物安全国际法中,损害赔偿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各国目前对损害赔偿问题的争议也最大,致使有关国际谈判徘徊不前.为此,生物安全损害赔偿国际立法有必要借鉴相关国际法的成熟经验.充分考虑生物安全国际法的特殊性,明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国际河流可持续利用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资源缺乏和水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严重问题,国际河流因其独特的地缘关系而与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密切联系受到关注,并出现了许多国际水事争端,据此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建立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为切入点,旨在推动国家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建立资源友好型的同盟体系。在我国缔结《巴黎协定》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治理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投资进程所面临各类环境问题与投资争端随之增多,需要构建新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方式来服务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保护海外投资者的正当权益,维护"一带一路"中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秦天宝 《城市环境》2002,16(5):21-24
在国际环境法中发挥核心作用的,还是具有严格法律意义的渊源,即国际环境条约和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习惯,随着国际社会组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环境保护运动的高涨,国际法渊源以及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在《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列举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国际(环境)法渊源的范围和种类扩大,国际环境法的渊源从以习惯法为主转向以成法为主的趋势不断加强;超国家的国际环境立法机构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0.
跨国污染是国际环境法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国际(环境)法是解决跨国污染的重要手段。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对跨国(全球)污染的分析表明,跨国污染实质是产生了国家间的环境不公平,即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扩散到污染国之外的国家,而受害国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总体上可能有效率的经济效益只为污染国占有;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跨国污染环境不公平的国际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