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根据现阶段我国军工、军事、民爆行业存在火炸药粉尘场所尚无法安装的照明设备的现状.研究并提出了运用光纤技术进行场所内光源引入的应用模型,并针对光纤照明的光学性能、安全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净空场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洒水喷头动作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波  杨丙杰  刘欣  李毅 《火灾科学》2011,20(3):161-166
为研究非仓库类高大净空场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洒水喷头的动作性能,按照模拟真实场所的场景布置,采用单层标准燃烧物组合替代实际场所中的燃烧物,进行了单层标准燃烧物组合的热量标定试验。通过采用实体试验、数值模拟和羽流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18m高净空场所在单层标准燃烧物组合布置情况下的喷头动作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具有视频联动功能的光纤围栏周界入侵监测系统。串联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器(FBG)阵列组成传感光缆对周界围栏入侵信号及时感知并进行准确报警和定位,光纤围栏入侵监测系统把报警及定位信息传输给与其联动的视频监控系统,控制监控设备对引起报警的入侵地点进行重点监控,并在第一时间切换并放大显示入侵现场的图像,同时保存现场录像对入侵事件进行备案。本系统方案设计合理,联动功能的实现使得本身具有突出优点的光纤围栏入侵监测系统同时具备了对入侵的监测、监控以及入侵对象的准确辨识和取证功能,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改善了系统的安全防范性能。  相似文献   

4.
用于预应力筋长期实时应力监测的光纤传感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应力筋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关键受力构件,对其应力状态的监测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传统测试方法难以有效解决其应力分布测试问题的现状,提出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测试技术的预应力筋长期实时应力监测方法。设计模拟张拉装置,并构建预应力钢筋的光纤光栅应变测试系统,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其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适合于预应力筋的工作环境,具有线性度高、重复性好,且不影响基体性能的特点。此外,针对预应力钢绞线的特殊结构和工作特点,提出具有温度补偿能力的锚端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力传感测试方案,并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验证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用于预应力筋应力测试的可行性,并为其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紧急避难场所优化布局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国际社会应对突发性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同时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安全避难场所.本文在对避难场所规划原则、城市避难场所布局、选址及其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避难场所数量、容量的确定路线,并对避难场所布局优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网络优化模型,并结合实际应用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光纤周界安防系统技术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以光纤作为传感单元的光纤周界安防系统,由于其具有长距离布防、抗电磁干扰、低功耗、高安全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周界防护和管道安全预警等领域。本文介绍了光纤周界安防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市场应用情况,并对当前光纤周界安防市场的竞争格局及行业动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以光纤作为传感单元的光纤周界安防系统,由于其具有长足巨离布防、抗电磁干扰、低功耗、高安全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周界防护和管道安全预警等领域。本文介绍了光纤周界安防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市场应用情况,并对当前光纤周界安防市场的竞争格局及行业动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防爆起重机械使用场所往往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整机防爆安全性能是保障安全运行的关键.在使用过程中其防爆性能是动态变化的,会受安装施工、检修维护、使用环境、使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当前防爆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防爆安全隐患以及现有检验规则中防爆要求不明细的问题,从设备选型、机械部分与电气部分防爆性能、防爆电气设备安装与线路配线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了起重机械防爆安全检验的项目与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玲莉  王保云  王婷  蒋茂林 《安全》2019,40(10):9-14
本文首先对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场所进行了统计,通过对场所的特征分析,总结了学校、宗教场所、体育场所、街道、歌舞娱乐场所、地铁站、公园、大型商场等人群容易聚集场所的事故高危点。然后对楼梯、过道、坡面、桥梁、出入口、地下通道等高危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对高危点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高危点的危险度。本文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能够为人群聚集活动的安全预案制定、高危点识别、安保人员设置等提供客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优化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涉及监管决策与现场监管两个方面,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风险、作业场所所属行业的职业危害风险、作业场所所在区域的职业危害风险以及职业卫生的监管体制与运行机制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的资源分配与监管的实际效果。本文在概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量化评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人员密集场所是发挥城市功能和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火灾等各类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日益突出。需要有科学、有效的应急能力评价和应急处置指挥决策为公共场所的人员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对城市密集场所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针对火灾事故对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人员密集场所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分级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严重,有害作业点检测率和检测合格率都很低,对有害作业场所进行分级是重点治理和监察前提。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分级现状,分析了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分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在我国进行作业场所进行综合分级,根据分级结果进行分级监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力行业电弧引发的事故,电弧防护服相关标准开始制定并逐步完善。现有电弧防护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包括开弧测试和盒式测试,针对不同形式的电弧,测试方式仍在不断发展。电弧防护性能的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是电弧热性能值ATPV。对于不同工作场所电弧服的选择是基于对工作现场的危害评级。最后文章总结了电弧防护服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电弧防护性、热湿舒适性和作业适应性。未来的电弧防护服的开发会朝向更安全、低成本、更舒适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4.
量化行人对导向标志的认知作用,不仅有助于分析疏散过程中导向标志对行人疏散的影响,也对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设施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行人对导向标志认知过程的基础上,确定了行人对导向标志认知过程的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引入人员密集场所行人疏散过程建模中,利用元胞自动机提出基于导向标志可见域的行人疏散模型。通过Matlab编程对模型进行实现,并以商场超市作为模拟场景算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导向标志的设置有助于减少行人总体疏散时间、个体疏散时间和行人平均疏散距离,提升整体疏散性能。导向标志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对于疏散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涂装作业场所使用的油漆和溶剂一般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因而此类场所的火灾爆炸危险很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本文针对此类场所火灾爆炸事故的特点,分析对比了各种消防系统对此类场所火灾爆炸事故的控制能力,提出了超细干粉灭火系统相对于其他消防系统对于控制此类场所火灾爆炸危险的优点,同时也对探测器的选型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超细干粉灭火设备在涂装作业场所的应用设计.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三合一”场所火灾特点及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玉萍 《安防科技》2010,(9):74-75,82
"三合一"场所存在安全出口少、无防火分隔和消防设施不足等先天性的隐患。本文就"三合一"场所火灾特点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总结了工作场所空气中重金属检测前处理方法,包括电热板消解法、微波消解法、全自动石墨消解法。对各种前处理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优缺点进行对比阐述,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重金属检测前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数据标准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标准是避免信息孤岛现象,促进数据共享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数据元的主要分类方法,并采用面分类方法和线分类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进行分类,通过面分类方法设计了合理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元对象类,通过线分类方法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元划分到不同的对象类下,并阐述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标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谭丽君  杨宏刚  赵江平 《安全》2009,30(9):17-20
本文针对轧钢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并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对轧钢企业涉及的职业病类型、对应危害因素和作业场所分布进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易燃易爆场所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部件较多,等电位连接措施是易燃易爆场所防雷防静电的关键技术,对保证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研究分析了易燃易爆场所等电位连接技术的关键要点,归纳总结了等电位连接过渡电阻值和连接材料规格等技术指标的要求,并归纳了常见的等电位连接不规范做法,易燃易爆场所等电位连接的过渡电阻值应不大于0.03?,连接材料的规格应不小于6 mm2,等电位连接的有效性应从过渡电阻值、连接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