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坚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27(4):69-71
在2013年4月11日—5月22日期间测定厦门市过氧乙酰硝酸酯,研究该地区光化学污染过程,并统计移动源、植物、工业VOCs的排放量。结果表明,光化学污染不仅产生PM2.5,引起市区NO2浓度升高,还会加重霾的产生和污染水平,提出通过优化树种以降低光化学污染。 相似文献
2.
利用PM2.5质量浓度、地面气象要素、NCEP、ERSST_V3、GBL等资料,研究了2021年12月7—11日长株潭地区一次重度空气污染过程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高空平直环流、无明显槽脊影响,地面弱冷空气活跃是本次重度空气污染过程的主要环流形势特征;地面均压场、小风和升温增湿是此次重度空气污染过程的主要气象要素特征。污染物浓度变化与主导风向和污染通道密切相关,本地风速对混合层的高度、污染物水平扩散影响较大,600~700 hPa逆温层有利于污染物在主导风作用下近距离传输及在低层交换积累。我国中东部污染物积聚是长株潭区域重要的污染来源,长株潭地区存在区域性同步污染现象。低层流入长株潭区域气流轨迹差异及地理条件是长株潭污染物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根据南通市大气超级站的观测结果和气象因素,对南通市2019年10月29日—11月2日一次典型沙尘污染过程、颗粒物化学组分、颗粒物消光和退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沙尘影响期间,PM10小时峰值达311 μg/m3, ρ(Ca2+)较污染前上升了7.4倍;在沙尘颗粒物碱性环境条件下,二次组分OM和NO-3的快速生成,浓度分别较污染前上升了96.6 %和34.0 %;ρ(NO-3)/ρ(SO-24)污染中(2.5)高于污染前(1.7),ρ(EC)/ρ(PM2.5)污染中(4.2%)高于污染前(3.6%),受到明显的沙尘传输影响,而移动源排放也有一定贡献,在本地地面气压场较弱情况下,导致沙尘污染过程长时间持续。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酸雨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杭州市1998年—2002年的降水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杭州市区酸雨频率为73.6%,降水pH均值为4.68,临安酸雨频率高达97.5%,降水pH均值为4.04,其余几个县(市)降水酸度均<5.60。杭州市有82.1%面积属重酸雨区。指出,杭州市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中SO2、NOx的扩散,土壤扬尘不能对酸雨的形成起有效的缓冲作用,因此只有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从源头控制煤质(含硫量),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以减少SO2、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5.
6.
基于臭氧(O3)及前体物监测数据,综合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O3生成敏感性(EKMA)曲线、O3来源解析工具(OSAT)等方法,对苏州工业园区2022年春季一次典型O3污染过程成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及前体物的累积是导致园区O3超标的主要成因,个别污染时段O3及前体物受浙江、上海传输影响;污染期间园区处于典型VOCs控制区,VOCs主要来源为油气储运(35.6%)、区域背景(28.8%)、塑料制品生产(16.0%)、移动源(13.6%)、溶剂使用(6.0%)。为有效削减不利气象条件下O3峰值浓度,应重点加强本地溶剂使用、油品挥发、有机合成等污染环节VOCs的管控。 相似文献
7.
青海高原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观测的卫星云图资料、地面资料、探空资料、地面污染物监测数据,结合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LPDM)污染源溯源方法,对2018年2月青海高原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成因以及沙尘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天气受高空低槽东移影响,在300~700 hPa形成了强烈的辐散下沉,槽后的高空急流随之东移。在其东移过程中,受高空急流动量下传及偏北气流中的冷空气共同作用,青海东部出现了大风沙尘天气。边界层中逆温层的存在是此次污染天气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之未出现明显降水,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通过运用LPDM对此次污染天气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来看,气团影响的模拟高度层距离地面100 m,气团层趋势一致。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0~100 m高度的气团足迹可以反映出PM 10污染气团的输送路径。同时,0~100 m是主要的人为源排放空间,也是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气团足迹与PM 10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即青海东部沙尘污染主要是由河西走廊沙尘倒灌进入青海东部导致,这与天气学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河源夏季臭氧污染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广东河源城区内采用在线连续观测,分析该地区近地面臭氧(O_3)及其前体物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重点探讨了夏季O_3污染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河源市城区O_3总超标天数为10 d,主要集中在7—9月。O_3浓度变化呈现明显的春、冬季低,夏、秋季高的季节变化。O_3浓度日变化呈典型单峰特征,前体物主要呈双峰变化。O_3小时浓度和CO无明显的相关性,与NO2浓度呈现较高的负相关关系;气象及HYSPLIT-4模型计算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污染时段河源高空、低空气团大部来自西南方向,夏季O_3污染主要来源于珠三角区域传输和本地源排放。 相似文献
9.
利用AQI和PM_(2. 5)质量浓度、地面气象要素、NCEP、ERSST_V3、GBL等资料,对2016年12月29日至2017年1月5日洞庭湖区一次重度空气污染过程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静稳天气形势下的累积效应和本地持续升温、降压、增湿、小风导致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本地风速与雨量对污染物浓度产生显著影响。降温前风速明显加大,有利于污染物快速扩散。湿度增加有利于污染物吸湿性增长,但高湿易引起降水有利于污染物的湿清除。此次重度空气污染过程中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或稳定,14:00混合层高度逐渐降低且重度空气污染日降至100 m以下。污染物空间分布与主导风向和污染通道密切相关。气流后向轨迹分析表明,洞庭湖区各地气流来源和影响路径差异明显,且存在大范围区域性同步污染现象。北方外来污染源是洞庭湖区重要的污染面源,本地工业污染排放点源和地理条件也是洞庭湖区空气污染物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种污染物浓度数据、气象观测数据,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2015年11月6—10日发生在沈阳的一次较长时间重污染天气过程,从大气浓度变化、天气形势特征及成因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期间日空气质量指数均超过重度污染限值200,首要污染物PM_(2.5)最高小时质量浓度达到1 326μg/m3,为沈阳市监测PM_(2.5)以来的历史峰值。此次空气污染是气象及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重污染过程时段内高空场不利于气流上升运动的发展,地面倒槽、稳定的大气层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此次重污染过程与大范围秸秆集中燃烧、大量污染物排放有一定关系。通过后向轨迹计算分析,发现颗粒物长距离输送对区域污染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6—2020年莆田市监测站O3逐小时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和边界层高度数据,分析5年间4次夜间O3质量浓度超标的过程。沿海各市的O3数据、后向轨迹和MEIC污染排放清单表明,O3污染前体物来源于长三角地区和福州地区。4次夜间O3污染期间,O3与NOx整体相关性小,相关系数为0.23,外来源输送导致出现O3与NOx整体相关性较小的现象。4次夜间O3质量浓度超标成因是外来源输送的O3在夜间时段随着后向轨迹向本地区输送时,O3因缺少NO的滴定作用而无法分解,且垂直方向上边界层高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2019年6月8日至17日,安徽省滁州市发生一次持续性臭氧(O3)污染过程,O3浓度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浓度限值3%~45%。基于滁州市老年大学监测站点空气质量数据、滁州市气象站及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气象数据,运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方法,研究污染发生时段的气象和区域传输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此次O3污染过程中,日最高温度的变化范围为25.5~34.7 ℃,风速整体小于4 m/s,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午后的相对湿度在40%左右。在该时段内,滁州市基本处于均压场的控制之中,且受到锋面气旋外围下沉气流的影响,大气层结稳定。②O3污染发生期间,滁州市主要受东南方向气流的影响,但来自山东省、安徽省北部和江苏省北部的气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6月9日夜间至10日上午的O3浓度异常高值,与9日下午的气压异常低值及9日夜间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异常高值密切相关。上述气压及大气边界层高度异常值的出现使得上风向高浓度O3被输送至滁州。③此次污染过程的潜在贡献源区主要分布于安徽省东南部、江苏省中西部和浙江省北部等地。上述区域的加权潜在源贡献因子(WPSCF)值大于0.4,加权浓度权重轨迹(WCWT)值超过了100 μg/m3。今后,滁州市在O3污染防控工作中应加强与上述区域的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甘肃渭河桦林断面月度水质不稳定达标的问题引起了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掌握桦林断面汇水范围面源污染现状,对控制流域面源污染和促进水质稳定达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遥感分布式污染估算(DPeRS)面源污染评估模型,对2018年黄河流域甘肃桦林断面汇水区面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开展多类型污染量产排特征解析。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量方面,2018年甘肃桦林断面汇水区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重铬酸盐指数(CODCr)面源污染排放量分别为11 591,2 697,7 141和1 458 t,入河量分别为2 184,512,1347,263 t;空间分布上,氮型(TN和NH+4-N)排放负荷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陇西县、武山县县段和岷县县段;武山县县段TP排放负荷较为突出;CODCr型面源污染高负荷区主要分布在陇西县、渭源县县段和武山县县段。农业面源污染物入河排放负荷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氮磷型(TN、NH+4-N和TP)入河高负荷区主要分布在武山县县段、陇西县、临洮县县段;CODCr型面源污染入河高负荷区呈分散分布。漳县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量较高,漳县西部、陇西县和渭源县县段北部局部地区泥沙负荷量较高。枯水期污染治理仍是保障水质稳定达标的关键期,农田径流是渭河桦林断面所在汇水区氮磷型面源污染的首要污染类型,畜禽养殖是CODCr型面源污染的首要污染类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国控自动监测站点监测数据及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分析了乌鲁木齐市2020年1月5—15日重污染过程的垂直分布、空间分布情况和重污染成因,为乌鲁木齐市重污染天气的预警预报及大气污染物传输的联防联控提供支撑。结果表明,此次持续性重污染观测时段内超过50%的时段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除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部的乌鲁木齐县和达坂城区的空气质量较好外,其余6个区的空气污染都较为严重。本次污染过程是一次典型的区域污染累积和传输过程,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其形成与高湿静稳、逆温强、边界层低等不利气象扩散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近3 a吐鲁番市1月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采用模拟、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吐鲁番市大气污染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市大气污染成因受地理、气象、污染源排放多因素共同影响。从地理因素上看,吐鲁番市地处盆地,近地面环流频发,不利于污染扩散。从气象因素上看,污染天气小风静稳,边界层低,2023年1月尤为突出,气象转差是污染加重主因。从污染来源上看,2023年1月吐鲁番市空气质量受燃烧源影响突出,此外,冬季也受到沙尘天气影响。聚类轨迹显示有90.46%的气团来自吐鲁番本地,颗粒物潜在贡献源区主要集中在吐鲁番市区周边及南部托克逊县与鄯善县中间地带。 相似文献
16.
对石家庄市2016年12月14—23日一次重污染过程的逐时空气质量和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压均压类天气控制下,较高的相对湿度和水汽压,<2.5 m/s的低风速以及<500 m的混合层高度是该次重污染形成和持续的重要原因。当风速<2.5 m/s,且相对湿度>45%或水汽压>3.6 hPa时,空气质量明显较差;当风速<2 m/s,且湿度>65%或水汽压>4 hPa时,污染级别达到严重污染;该次重污染形成与维持的地面气压临界值为1 017 hPa,当气压>1 017 hPa时,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当气压<1017 hPa时,更容易发生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7.
分析“十一五”期间上海市酸雨污染变化趋势和特征,简析酸雨污染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降水pH低值区和酸雨频率高值区范围明显扩大。降水中化学组分的变化印证了上海市脱硫措施和扬尘防治措施的成效。但是,全市降水的酸化仍在持续,主要原因在于大气中强碱钙离子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弱碱铵离子的相对变化,导致现有的碱性离子无法完全中和降水中比例最高的硫酸根和贡献日益显著的硝酸根。 相似文献
18.
基于漯河市大气灰霾站在线观测数据,分析2022年10月12—19日PM2.5-O3复合污染过程中VOC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以期判别复合污染过程中需要优先管控的VOCs物种及来源,为PM2.5和O3协同管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污染期间VOCs平均质量浓度(96.7μg/m3)显著高于污染前(49.4μg/m3)和污染后(54.8μg/m3),以烷烃和卤代烃占比较高;整个污染过程中质量浓度较高的物种包括乙醛、乙烷、丙烷、异戊烷、氟利昂-12、二氯甲烷、甲苯、苯、一氯甲烷、氟利昂-11、正丁烷和1,2-二氯乙烷;污染期间正丁烷、异戊烷、丙烷、二氯甲烷、一氯甲烷和苯的质量浓度增幅均超过100%。漯河市VOCs的O3生成潜势(OFP)以OVOC和烯烃占比较高,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以芳香烃占比最高。OFP贡献较高物种为乙醛、乙烯、甲苯和丙烯,SOAp贡献较高物种为甲苯、苯、间、对二甲苯、乙苯和邻二甲苯;污染期间... 相似文献
19.
综合利用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以及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权重潜在源区分析和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等多种监测分析方法,基于合肥市经历的一次典型臭氧(O3)污染过程(2020年9月1—10日),系统分析了合肥市O3污染的典型特征及成因。结果显示,此次污染过程的O3小时平均浓度高达96 μg/m3,且O3浓度波动较大,在9月6日13:00达到了224 μg/m3,呈现出快速生成、快速消耗的污染特征,并在夜间呈现出非典型的二次峰值过程。污染期间,合肥市基本处于VOCs控制区,芳香烃对O3生成潜势的贡献最大(45.2%),其次是烷烃(31.8%)和烯烃(21.5%);污染阶段的VOCs主要来自机动车排放源(44.1%)、燃烧源(21.3%)、工业源(15.3%)、溶剂使用源(12.4%)和天然源(6.9%),累积阶段和污染阶段均受机动车尾气排放和溶剂使用的影响较大。此外,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和高温、低湿、低风速等气象条件是引发此次O3污染过程的主要外因,而合肥市周边的高污染区域则是此次O3污染过程的潜在外部源区。 相似文献
20.
结合2018年10月15—20日国控站点监测数据、气象资料及激光雷达走航观测结果,对江淮地区一次重度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和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模型定性分析了区域污染来源,分别基于激光雷达和空气站实测数据提出了外来源占比的估算方法,结合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NAQPMS)的源解析结果,对比分析了外来源占比。以淮北市为例,结合NAQPMS和单颗粒气溶胶质谱的PM2.5在线源解析结果,对比分析此次污染过程的行业来源。结果表明,本地污染累积时段,主要以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混合源为主(占比>70%);受北方污染输送时段,机动尾气占比显著升高,从19.4%(16日00:00)升至66.7%(17日11:00),淮北市、蚌埠市、合肥市3个城市污染物外来输送占比分别为52.2%~70.6%、48.8%~58.8%、41.5%~59.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