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装备环境工程》2007,4(2):Ⅰ-Ⅱ
各位专家、同志们: "环境试验与观测"是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的重要专业之一,为保证军工产品的环境适应性,提高武器装备质量和作战效能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国防科工委一直非常重视环试专业的发展,近年来加大了对专业的投资力度.将电磁效应和空间环境纳入专业体系,新建和改造了试验站网,更加注重专业对型号研制的支持,推动环试专业在专业体系、试验站网、科研能力、产品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装备环境工程》2007,4(6):I0001-I0002
同志们: “环境试验与观测”是国防军工技术基础七大专业之一,为保证军工产品的环境适应性,提高武器装备质量和作战效能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国防科工委非常重视环试专业的发展,单独设立该专业科研计划,加大投资力度,并不断丰富和拓展专业内涵,加强环境试验与观测网的建设与管理。几年来,在军工集团公司和各专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环境试验与观测专业在专业体系、试验站网、科研水平、型号应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吴护林 《装备环境工程》2007,4(2):I0006-I0006
今天,我们汇聚一堂,回顾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环境试验与观测"专业2006年发展历程,部署2007年工作任务,正式成立专家组,隆重举行聘任仪式,我代表59所向环试专业专家组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领导、各集团公司领导、各兄弟单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装备环境工程》2009,6(2):98-99
西双版纳自然环境试验站(以下简称“版纳站”)始建于1962年,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二九八厂,是国防科技工业环境试验与观测站网十大自然试验站之一,也是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台网的示范站,是我国唯一一个热带雨林环境试验站。  相似文献   

5.
《装备环境工程》2007,4(5):I0002-I0003
同志们: 国防科工委一直非常重视“环境试验与观测”专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国防军工技术基础7个专业之一,单独设立科研计划,并在“十五”期间加大投资力度,对专业进行了基础条件改造建设。借这次“国防科技工业环境试验与观测网拉萨自然环境试验站”和“国防科技工业环境试验与观测网拉萨电波观测站”举行揭牌仪式的机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国外自然环境试验站网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国外自然环境试验站网及其管理技术概况,分析了国外军用和民用自然环境试验站网的共同点和差异。结果表明,国外的自然环境试验站网近几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重点在我国周边布局;国防自然环境试验被发达国家看成军队乃至国家的宝贵财富,通过财政和政策等手段给予支持,同时鼓励军民两用。站网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认证认可、优化配置、充分利用软硬件、注重标准化、加强宣传、开展合作等。  相似文献   

7.
王艳芳  刘晓 《环境工程》2023,(1):294-295
<正>环境与能源专业涉及多类产业,包括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污染治理、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绿色技术研发等等,是环境保护和生态事业发展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和谐生态体系构建的智库支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着重提升大学生在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技术研发方面的创新创造力,以推动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发展。具体到高校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领域,创新创业教育先要明确“环境与能源工程”的关系,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产出应聚焦“环境”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8.
《装备环境工程》2009,6(1):96-97
青岛自然环境试验站(以下简称“青岛站”)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是国防环境试验研究中心海水试验站网的中心站,是海洋腐蚀与防护国防重点试验室的海水腐蚀试验站之一。青岛站从“六五”至“十五”期间一直参与材料环境试验研究的重大项目、国防武器装备环境试验以及大量海洋构筑物保护方法的试验验证工作。试验站通过了新时代质量认证公司的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哈丁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中高档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及其边缘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的综合性厂商,具有设计、制造大型非标准复杂环境试验设备的成熟经验和安装能力。哈丁科技通过并严格贯彻实施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欧洲CE产品认证,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一流的数控环试结构加工中心主要由激光切割机数控剪板机、数控转塔冲床、数控折弯机、具有强大的生产制造和外协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十五”期间“环境试验与观测”专业在专业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建立了装备环境工程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完成了专业平台的顶层设计,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实验室环境试验剪裁技术,探讨了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内涵和剪裁方法,建立了飞机任务环境需求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框架。最后提出了加强环境工程基础技术研究力度和环境工程标准制修订速度,开展GJB4239标准宣贯,尽快出台《装备环境工程管理规定》文件和加快武器装备平台环境预计系统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董庆生 《装备环境工程》2007,4(2):I0008-I0008
今天,国防科工委在重庆召开的"环境试验与观测"专业2007年工作布置会暨专家组成立会议是国防工业技术基础领域的一件大事,我谨代表电子22所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2.
敦煌自然环境试验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装备环境工程》2009,6(1):98-99
敦煌自然环境试验站(以下简称“敦煌站”)于2003年新建,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第五九研究所,是国防科技工业环境试验与观测网十大自然试验站之一,也是国家材料环境腐蚀试验台网示范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干热沙漠自然环境试验站。  相似文献   

13.
漠河自然环境试验站是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的外场站之一,建于1987年,所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独特,是我国唯一典型的高纬度、低温高寒环境试验站,是被首批确定的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重点试验站网之一.2007年4月通过国家科技部"野外台站示范站"验收.2008年2月24日,国防科工委领导为"国防科技工业环境试验与观测网漠河自然环境试验站"揭牌.  相似文献   

14.
三亚自然环境试验站(以下简称“三亚站”)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是国防环境试验研究中心和海洋腐蚀与防护国防重点试验室的海水腐蚀试验站之一。作为国防自然环境试验站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环境站网的成员单位,从“六五”至“十五”期间一直参与材料环境试验研究的重大项目。试验站通过了新时代质量认证公司的质量体系认证,获得了GB/T9001—2000(ISO9001-2000)和GJB/Z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境专业学科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专业学科是一个多维学科体系.在简要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环境专业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得失的基础上,文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中国环境专业学科体系建设和高等学校环境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说明和重点分析.最后对新时期环境专业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并从(1)注意与公共环境教育相结合;(2)加强横向综合性研究;(3) 鼓励环境人文和社科类专业的发展;(4) 扩大与国外科研院校及国际组织的合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环境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琳 《环境保护》2003,(6):57-59,64
本文对美国的环境专业教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几大关系将美国的环境专业划分为环境与城市规划、环境与建康、环境与工程技术、环境与自然资源及环境科学五个方向,并对每一方向的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环境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并探讨了美国环境专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德武 《装备环境工程》2007,4(2):I0004-I0005
一、关于2006年工作的回顾 2006年,在各军工集团公司专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在专业领域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广大科研人员孜孜以求、团结奋战,环试专业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果.简要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装备环境工程》2006,3(3):F0003-F0003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由国防科工委批准设立,挂靠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是集环境工程管理、环境试验技术研究、测试与评价、腐蚀与防护工程化应用,咨询与服务为一体的专门从事材料及制品环境适应性研究的知名机构,也是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第三方专业测试与评价机构。中心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在海南、江津、敦煌、拉萨、漠河等地建有各种气候自然环境试验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武器装备环境工程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简要介绍了武器装备环境工程技术体系的基本概念、建立原则和技术范围。详细介绍了技术体系中环境数据技术和环境分析技术、环境适应性设计和预计技术、环境试验和环境适应性评价技术.以及环境工程管理技术4方面的内容。最后说明该技术体系的动态性,需要根据专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行业为海洋工程的环境高风险领域,其现有环责险制度存在与陆地工程基本类似的共性问题,即保险产品费率高、责任范围窄、责任限额低、风险管理服务欠缺等,还不能真正发挥分散企业环境风险的作用。与陆地工程不同的是,海洋工程领域还没有独立的环责险产品,由于潜在的环境风险更大,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企业对环责险的需求更为强烈,对责任限额的要求更高。为解决海洋工程环责险制度现有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健全政策法规及配套制度体系,包括出台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完善配套技术标准和服务保障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成立专业的政策性承保机构、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信托基金等;另一方面,保险机构应完善保险产品和运营机制,包括科学设计保险条款、完善再保险机制和促进环责险的专业化进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