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为了探索研究用于潜艇舱室大气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在线检测技术理论,结合目前国际先进的基因芯片技术,设计利用肽核酸作为探针来进行在线检测;理论证明,肽核酸探针与DNA探针相比,其杂交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增加,且能在低盐浓度下进行杂交,因此它能够大大提高微生物学检测和医疗诊断的效率和灵敏度.PNA独特的生化属性已逐渐为世人所瞩目,PNA探针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其在微生物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在结合潜艇舱室密闭环境的主要特点和舱室内致病微生物的来源和危害的基础上,发展以肽核酸为探针的基因芯片技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大力开发,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微生物腐蚀是导致管线服役失效的一大重要因素.建立快速有效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微生物腐蚀监测技术,可对腐蚀状态做出预判,为管道安全运作提供保障.针对这个问题,文中概述了微生物腐蚀机制,详细总结了各类微生物检测方法.从电化学角度出发,系统...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潜艇舱室主要气态污染物,分析了其主要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然后基于潜艇大气控制系统、供氧系统、二氧化碳清除装置、空气净化装置、通风系统、应急供氧、潜艇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等方面简述了潜艇舱室环境空气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关注了低温冷冻技术、光催化净化技术、等离子体催化净化技术、活性炭纤维吸附技术等一些具有开发应用潜力的监测和净化新技术.最后指出我国在潜艇大气环境领域的研究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及时跟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应注重该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BOD微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固定化微生物分散悬浮的方法,进行了BOD微生物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该传感器响应大、测量范围广、稳定性好,测定BOD时,线性响应范围为0-500mg/L,线性相关系统数达到0.99以上,且存在很好的重现性,响应时间在12min内。测定结果与BOD5标准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连续稳定地工作寿命在4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
透光率脉动法检测水中病原微生物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具有抗消毒剂功能的病原微生物的各种检测方法和应用范围。实验研究证明,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在线连续、准确地检测水中的大多数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6.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由于水污染带来的影响直接对人们的生活健康造成了困扰,所以在进行水污染的处理中应该强化对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运用以及价值的发挥,本文就针对水污染处理中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运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透光率脉动法检测水中病原微生物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具有抗消毒剂功能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危害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应用范围,实验研究证明,透光脉动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在线连续地准确检测水中的大多数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8.
海水浴场微生物指标与卫生学水质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海水浴场的卫生学水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海水浴场卫生学水质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海水浴场中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海水浴场中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技术;(3)海水浴场水质的微生物指标的确定原则;(4)海水浴场卫生学水质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5)海水浴场中致病微生物来源的确定;(6)海水浴场的管理规划。同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主要内容包括:(1)高新检测技术的改进与应用;(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海水浴场卫生学水质评价体系。海水浴场卫生学水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保障了浴场的水质安全与浴场活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海洋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环境中微生物显示出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不但能导致各种重要海洋生物患病,还可导致人类患病。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这些海洋病原微生物有可能会大量繁殖,对沿海地区公共卫生健康和海水养殖业造成巨大威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海洋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传统鉴定方法、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各主要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及其在海洋病原生物检测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空气中微生物附着在雾霾颗粒物上,随呼吸进入人体危害健康,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故而快速准确的监测出区域空气微生物的数量,对于后续采取防控措施具有积极意义.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关监测技术标准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不同采样时间、培养时间,获取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监测结果,分析不同组别数据结果的差异性,得出细菌采样时间3~5 min,培养48h比较合适,霉菌采样时间3 min,培养72h即可的实验结论.这样既保证了采集到绝大部分微生物,同时能够尽快的得到空气中微生物菌落数量,对相关监测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北海-临高海底光缆路由区表层和1.5 m层海底土中的泥温、pH值、Eh值、硫化物和硫酸盐还原菌等几种腐蚀因子.结果发现,泥温和pH值表层与1.5 m层海底土中差别不大,对海缆的安全性不会造成威胁;路由区除北端粗砂区表层海底土为强氧化环境外,其余无论是表层还是1.5 m层都属于还原环境和过渡环境区域;硫化物含量的分布特征是1.5 m层明显高于表层,且对海缆外护层可能有轻微的腐蚀作用;硫酸盐还原菌的含量分布规律则是表层高于1.5 m 层,在光缆的埋设深度上微生物腐蚀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12.
青岛近海夏、秋季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于2009年7~11月采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在青岛近海连续采集了生物气溶胶样品,应用荧光显微镜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测定了总微生物(包括"可培养类"和"非可培养类")、"可培养类"陆源及海源微生物的浓度.结果表明,总微生物中"非可培养类"微生物平均占总微生物的99.58%;"可培养类"微生物平均仅为0.42%;...  相似文献   

13.
环境工程在潜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潜艇的环境特点,讨论了环境工程在潜艇中应用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系统性开展潜艇环境腐蚀控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了解海底隧道类型的前提下,对可能影响海底隧道用海界定的因素进行筛选,从中选出相对影响最大的海底爆破振动因素进行研究。以大连湾海底隧道的相关数据为例,利用前苏联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计算出大连湾海底隧道的安全保护距离,即海底隧道用海界址外扩距离。最终,按照文中提出的宗海(空间)界址图的编绘方案,绘制出大连湾海底隧道的宗海图。  相似文献   

15.
生物过滤氧化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沿程取样分析的方法,对生物过滤氧化反应器不同位置中的微生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沿水(气)流方向,陶粒上附着的生物膜与陶粒间的生物絮体的量都是逐渐减少,生物絮体的氧呼吸率也随之下降,但生物膜的氧吸收率没有明显的变化。沿水(气)流方向,生物膜生物活性是逐渐升高的,而生物絮体生物活性总体逐渐下降。对生物膜的活性细菌数目(ABN)分析表明,在反应器内不同位置,异养菌与自养菌数量是交替变化的。在进水端,异养菌占据绝对优势,其数量是自养菌的近1000倍,随着床层向出水端靠近,异养菌数目减少,自养菌数目增多,在出水端附近,自养菌是异养菌数目的10倍多。  相似文献   

16.
土著嗜油微生物对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了土著嗜油菌,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土著菌对石油的降解效果,并探讨了化肥、沼渣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及施用菌液、营养液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强化处理与堆制强化处理含油污泥对比试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索含油污泥的高效处理方法,对含油量为12.68%的污泥进行微生物菌剂强化处理和堆制强化处理现场试验.在第1、15、30d分别向微生物强化处理单元投加微生物菌剂和营养液;同时向堆制强化单元投加10kg畜禽粪便来提供共降解物质,强化堆制处理过程.结果表明,微生物强化处理单元含油量持续下降,56d后下降至6.42%,去除率达到47%;强化堆制单元处理效果较好,56d后含油量下降至6.98%,去除率达到31%;对照单元含油量则变化很小,56d后含油量为10.15%.对照单元的pH基本保持不变,最高为8.28,最低为7.93,微生物强化处理单元pH最低达到7.33,一般稳定在7.8左右,菌剂的添加对pH影响明显.堆制强化处理单元温度随着农家肥的添加而剧烈升高,最高达到54℃.试验进行过程中监测了样品中微生物总数的变化情况.通过气谱-质谱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出2种方法处理后,含油污泥中石油成分的差异,对碳原子数小于21的烃类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炼油废水处理菌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炼油废水成分分析的结果筛选降解烷烃、苯系物、苯酚等难降解化合物的高效降解菌,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各组成菌株的最佳配比,制成复合微生物菌剂,根据营养需求添加KH2PO4作为助剂.摇瓶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只加活性污泥的处理体系,菌剂及助剂投加至活性污泥体系中能够提高处理效率82.14%,将配制的菌剂接种至预先投加活性污泥并稳定运行的SBR反应器后,显示投加菌剂的SBR反应器对炼油废水的处理效率高于对照实验,反应9h后,处理效率能够提高25.39%.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生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廉价的传统废水处理技术的替代技术已被应用于多种废水的处理。目前对湿地系统中水生植物、微生物、基质和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还不完全清楚,文章从微生物生态的角度论述了微生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水生植物对微生物的作用,以及目前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京津地区大气微生物污染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一般是每日出现两次高峰,两次低峰。夏季微生物数量高于冬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