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不久前进行的静态高压实验,终于首次实现了在TPa以上的压力下对固体性质的测量。研究对象包括金属、氧化物和几种在固体物理研究方面有意义的物质(特别是氢)以及在地球物理研究方面有意义的材料。发展关于在0.3TPa压力下观测绝缘体-金属的相变并获得高温超导材料的技术是必要的。在如此高的压  相似文献   

2.
<正> 岩浆作用是地球岩石圈物质演化的主导过程。计算表明,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火山作用甚至能以现代的喷发速度把相当于地壳体积的大量物质带到地表。岩浆作用在原始地壳形成时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关于这一点,正如人们根据有关月岩岩石学的资料所推测的那样,在那时,地球的整个外壳发生过熔融和分异作用。与月球相比,地球无比巨大的能量决定了地球物质迅速的、深部的和长期的分异作用。因此,在类地行星物质演化的更晚期阶段,在前寒武系建造中,存在着某些与月岩(“灰色片麻岩等”)类似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超高压技术已能达到兆巴以上的压力范围,为研究地球深部物质及其存在状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地球物理学中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各种典型的岩石、矿物和金属进行密度、熔点、粘度、抗压强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系数等物理和力学性质的测定,并把这些实测数据与其它地球物理方法的观测资料相比较,从而推论地球深部的构成物质及状态,进而研究地球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生命是怎样来的?中外的有神论者一直认为是上帝或神所创造。直到16世纪,哥白尼创立日心学说,才在“上帝创造一切”的禁锢中打开一条裂缝。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混沌初开,原始地球上有了碳、氢、氧、氮等物质,于各种能源的作用下,在大气层中产生生命物质的前体,并在降雨过程中聚合成多聚体,降落到盐分很少的原始海洋中。多聚体在海  相似文献   

5.
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反映了地壳范围内原始岩浆形成及其以后演化的过程。根据最新的岩石学概念,岩浆岩最主要的地球化学特性首先依赖于原始地幔物质选择熔融的深度和程度。活火山的典型特征是明显地分成两种类型-喷发式和爆炸式,它直接地反映了粘度差别,意味着两种类型的原始岩浆在成分上的差异。类似的资料,加上花岗岩类只产于大陆硅铝壳这样的基本地质原理,就完全能够确认,岩浆岩的截然不同的地球化学类型,例如一方面是基性岩类和超基性岩类,另一方面是花岗岩类,代表着地壳下原生的  相似文献   

6.
<正> “PUMOS”假说认为,海洋中生物成因总体的平均沉积通量,即 PUMOS(Primitire Undif-ferentiated Metalliferous Orzanic Sediment—原始未分异的含金属有机质沉积物)是产于日本晚第三纪“绿色凝灰岩”地区的黑矿、锰矿和石油矿床的共同母源物质。在本文中,笔者打算把这一假说的应用扩展到自然界某些其他重要类型的矿床,包括日本的别  相似文献   

7.
<正> 原始太阳星云包含了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固态物质,其中大多数固态物质最后落到行星上或者被赶出太阳系,而一些小的固态残余物碎片在空间邀游了46亿年后,终于找到途径坠落到地球上来。第16届月球和行星科学讨论会的几个专题会议都是为讨论陨石及其组分而召开的,其中大部分议题集中在早期太阳系物质和作用过程的差异和复杂性上。那些有46亿年历史并且有原始太阳系物质组成的各种类型球粒陨石,其主组分为基质、  相似文献   

8.
<正> 了解原始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化过程,不但对地球的演化历史,两且对整个太阳系及其行星的形成、物质状态、演化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前言 在某些矿床中,看来,至少有部分成矿金属是由围岩供给的。例如,在马来西亚东部马木特斑岩铜矿床中,浸染于蛇纹岩中的黄铜矿与浸染于蚀变石英二长岩斑岩中的黄铜矿相比,前者的镍含量高。因此,各种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数据,在探讨构成矿床的金属来源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各种微量元素中,用于这种研究的通常只有镍和钴。本文搜集与整理了火成岩的镍和钴的地球化学数据。 从38种已出版的原始资料中搜集了大约540个数  相似文献   

10.
按照所提出的模型,地球的大陆岩石圈基本上是在被原始行星物质填满的古岩浆海洋的分异结晶过程中形成的。在岩浆海洋固结的同时,分离出金属铁、Mg-辉石和橄榄石,最终导致形成了橄榄岩土地幔及叠覆其上的原地壳,后者的成分相当于辉岩和玻古安山岩。构成原地壳的富Mg岩石以及原地壳部分熔融后留下的残留岩物质,后来可能在深部生成的碳酸盐熔体的作用下变成了二辉岩、二辉橄榄岩和异剥橄榄岩。地球化学检验证明,该模型具有与地球岩石成分的相容性和相应性。  相似文献   

11.
有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法已被用来测定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化学计量常数和稳定常数。溶解度法为测定在有地球化学意义的条件下各种各样的金属-有机配位作体系的化学类型和热力学数据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氢电极电位测量法已被证明是一种获得高温下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的最精确方法。在选择研究特定的金属-有机配合物体系的适当方法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所期望的信息典型、配合物的化学计量和强度、温度、氧化态、溶解度测定过程中适宜相的可获量以及处理原始实验结果时热力学数据的可获量.  相似文献   

12.
<正> 引言氮是地球的一种组分,但对其原始含量和同位素组成难以进行精确的估算,因为在地球增生之前,原始地球的组分可能遭受了大量的去气作用。最简单地假定地球中的氮主要存留于大气中,这在联系整个地球考虑时将会得  相似文献   

13.
<正> 地壳中铀含量(2.5×10~(-4)%)几乎比地幔岩中的(3×10~(-7)%)高三个数量级,并且在酸性岩中最高(3.5×10~(-4)%),这在地球化学上迄今还是一个谜。下面我们将根据地球是由冷却的原始星云凝聚而成的观点,来谈谈地壳富铀的可能设想。在这种情况下,铀在地球物质中的富集应大致是均一的。铀在球粒陨石型的陨石中(1.5  相似文献   

14.
<正> 人们已获得的地球以外物质是陨石和月岩。近年来对地球外物质的REE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分析数据,以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研究REE的宇宙化学性质。陨石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原始太阳系标本,其中碳质球粒陨石在行星形成后基本上没有经历火成作用,保存了太阳系形成最早事件的证据。无球粒陨石母体和月球在其行星形成后,经历了与地球相似的内生分异作用,如部分熔  相似文献   

15.
金属硫化物矿山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矿业活动对矿山地球化学环境及周围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影响。金属硫化物矿山开采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酸性废水,浸滤出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它们和固体废弃物已成为金属矿山采选业的三大环境公害和重要的环境污染源。文章述评了这三种污染源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矿山环境的矿物转化过程中环境地球化学信息的提取和识别,揭示复杂条件下酸性矿山废水中金属的形态、转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建立相应地球化学演化模型,为矿山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重建前寒武纪铁建造成矿原始物质性质的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仍然是成矿建造地球化学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已有的研究指出,元素地球化学的准则在这一方面具有最大的前景。因此,可以认为在解决上述任务时,利用稀土元素(REE)作为成因信息来源的可能性的研究显然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7.
科海拾贝     
垃圾灰中‘取’金属 日本三重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最近开发出从下水道污泥和粪便处理场排出的垃圾焚烧灰中提取金属的技术 其过程是在垃圾焚烧灰中浇上盐酸等酸性物质溶出钙,然后加入硫酸钠就可以提取出石膏;在残留的物质中加入碳酸钠等,其中磷就会沉淀,很容易分离回收;在最后剩下的物质中加入碱等物质就会因酸度的差别分别得到钴、铁、铜、锌等金属  相似文献   

18.
<正> 地球化学家关心的是化学元素在地球(和宇宙)中的分布及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的再分配。今天,他们更多的是关心各个地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中所发生的物质的流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地球的对流方式发生了改变,随之地壳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就地球的外部(包括我们的环境)而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于人类活动惊人的增加,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有资料认为,陨石和地球是由同一原始物质大致在同时形成。因而研究陨石中元素的同位素比值,并与地球相应的值进行对比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 在硫同位素研究中采用的测量方法是与标准直接进行比较测量,并用千分差(б)表示。б的定义是:  相似文献   

20.
由于矿山开采增强地球化学过程强度,急剧地改变着矿体周围的地球化学特征。进入环境中,首先是进入排水网中金属数量的快速增加,使矿产地自身发生了所谓的《地球化学爆炸》。 在酸性硫化矿床地带所发生的地球化学过程,目前基本上阐述的很清楚。硫酸成份、低pH值、高含量金属是该矿山排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