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环境污染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侵害,环境污染侵权有不同于传统侵权行为的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来设计我国的环境污染侵权诉讼制度,对于防止环境污染的进行和环境污染侵权赔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环境污染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当前国际间环境污染转移的状况,介绍了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造成的国内环境污染转移状况及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环境污染纠纷案件,特别是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纠纷案件不断增加,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群众反映强烈,虽然各级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一些环境污染纠纷案件得了解决,各地环境状况也有了一些好转,但仍无根本好转。许多环境污染纠纷,特别是跨行政区域的污染纠纷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地方保护主义是环境污染纠纷,特别是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纠纷日见增多且迟迟得不到有效地解决的重要因素之一。地方保护主义充当了环境污染纠纷,特别是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纠纷的温床和保护伞。在这个问题上地方保护主义有多种表现形式: 一是一些企业的领导环境意识薄弱,一味地追  相似文献   

4.
国际环境污染形式多种多样,本文着重讨论了跨国界环境污染和国际贸易往来中形成的污染转移,由此确定国际环境污染的国家责任和国家职责。目的在于通过确立国家责任防治国际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企事业单位环境管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份。实际工作中常常要遇到环境污染事故问题。及时报告,正确的调查、分析、处理环境污染事故的全部过程,叫做环境污染事故管理。搞好环境污染事故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而且可以做到偿罚分明,促进和加强单位内部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监测是以农产品污染监测为中心的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监测。依据农业区域中污染源排放危害农产品的特征污染物选择大气环境污染物、水环境污染物、土壤环境污染物、农产品污染物作为监测指标;依据农业区域中各类污染源的特点布设大气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农产品污染监测点位;在农产品生长期或生产期,大气环境污染及水环境污染同步监测一次,农产品污染在收获时监测一次,依据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强度确定土壤环境污染监测频次。  相似文献   

7.
试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环境污染重大事故的出现,群众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也提上了发展日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属于责任保险的一种,在国外及香港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但在中国还是一项空白,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成熟,建立完善的、有序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经成为当前保险业与环保业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提出了我国实施环境污染贵任保险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责任保险属于广义的财产保险范畴,是一种无形的、非实体的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又称第三者责任保险,是指在被保险人依法对第三者负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时,由保险人承担其赔偿责任的一种保…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仅靠行政法规打击环境污染行为收效甚微。通过借助刑法来遏制污染环境行为,增设污染环境犯罪危险犯,完善环境监管失职罪,具体细分环境犯罪以及完善环境犯罪中的罚金刑,充分发挥刑罚的威慑力,可以有效地规制环境污染行为,实现环境保护。但通过刑法来规制环境污染行为时,应反对无限扩大处罚污染环境犯罪行为和设立资格刑。  相似文献   

9.
处理环境污染纠纷是一项新的、较为复杂的工作。本文仅对环境污染纠纷的特点、处理的基本原则和当亟待解决的问题,作初步探讨。一、环境污染会纠纷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从对近几年在苏州、重庆、桂林等城市发生的环境污染纠纷的调查看,环境污染纠纷有如下特点: (1)涉及的范围广。这是由环境污染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的。一般的民事纠纷仅发生在一定的范围内,涉及面很小,但是,环境污染纠纷往往是受污染的许多公民和许多单位,影响一大片,有的跨区、跨县或跨省。 (2)处理的难度大。由于一起环境污染纠纷往往涉及到很多行业,造成厂队之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我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管理,提高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质量,据据国家和省有关环保法规的精神,对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统一颁发《四川省环境污染治理证书》(以下简称“治理证书”》。第二条凡专门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单位都必须申请领取“治理证书”,持证才能承担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任务。  相似文献   

11.
验证污染减排成效,创建污染物排放量、浓度与环境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响应机制;引入定义减排率与浓度降低率,创建相关性,更能真实反映减排成效。对加强环境管理、削减污染物排放、治理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具有现实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环境保护投资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关系的基础上,以湖南2003-2008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状况为研究对象,从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规模、投资使用方向、投资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不足、人均投资额低、投资使用方向受环保政策影响大.湖南需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保持环保政策的连贯性和前瞻性以优化投资使用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如何及时有效地对污染物进行应急控制及消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事件树分析法原理,根据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其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从污染物种类、污染介质和污染物性质三个方面归纳出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的42种事故情形,给出每种污染事故情形所对应的处理处置技术方案,构建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技术树。基于Web服务器Apache、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技术库,实现对技术方案方便快速地查询。  相似文献   

14.
畜禽养殖业污染、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农用化学物质、农用塑料制品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扩张对农村环境产生破坏是佳木斯市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资金匮乏、法律制度不健全、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农业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同步、各部门沟通较少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强法制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模式、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教育力度、部门间协调,可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突发性环境事件时间序列特征可表征环境风险管理成效及存在问题。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突发环境事件预防、控制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大气污染事件以及噪声振动危害年发生频次呈大幅度降低趋势,但固废污染事件自2003年以来的年发生频次变化不大,而其它突发性环境事件自2002年以来的年发生频次则呈快速增长态势,说明中国在强调突发性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事件监管的同时,还需加强固废污染事件及其它类型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非典型环境案件法律适用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中一些非典型环境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存在争议。对此,必须明确:生态破坏侵权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应当适用《侵权责任法》对一般侵权行为的规定;家庭生活污染和劳动环境污染属于环境污染,受害者在法律适用上有选择权;室内装修污染不属于环境污染,其责任属于产品责任,不适用环境污染侵权规则。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绵竹市污染源现状调查及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计算并分析了境内主要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绵竹市地表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水环境容量短缺已成为绵竹市主要环境制约因素。为实现绵竹市水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及时采取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业污染防治、生活污水处理、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the residents depends on their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ence, it is important for scientific and policy experts to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erception of local residents. Owing to the richness of natural resources, Hancheng coal mine areas are abound in heavy industri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serious and typical in this area, thus, the residents are anxious about their health. Using questionnaires, this paper surveys the perception of residents living in the coal mine area.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were analyzed by the Rank Sum Test. The results were: (1) the majority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coal mine area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The perception order of pollution severity is: air pollution?>?noise pollution?>?sanitation?>?water pollution. The residents think that pollution is mainly caused by coal processing. Hence, coal mining is not the main reason of the pollution in the coal mine area. (2) Age and length of residence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perceptions of air, water, and noise pollutions; whereas education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perceptions of water and noise pollutions, as well as sanitation. This phenomenon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various cultural groups having varied perceptions on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addition, proximity to mine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perceptions of water and noise pollution. In conclus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demographical and social factors on the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gives suggestions on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我国沪深两市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经济数据和应用中心发布的PM2.5浓度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雾霾污染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市的雾霾污染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具有正向影响,即本地雾霾污染越严重,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就越多。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雾霾污染会削弱经营绩效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正向影响,即雾霾污染越严重,经营绩效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越弱。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雾霾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也揭示了雾霾污染对经营绩效和企业环境责任之间关系的调节影响。该结论对于加强雾霾治理和推动企业良好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信息公开作为信息化时代环境治理的新型武器,对我国这样一个具有特殊财政体制和政治激励模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其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效果有待深入探究。本文基于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以2008—2016年120个城市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公开的污染减排效应,并重点分析了不同城市区位和城市规模下存在的异质性效应。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还能有效缓解财政分权引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信息公开对污染排放的抑制作用呈现“马太效应”,对东、中、西部地区和大、中、小城市的影响均依次递减。对东、中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其治污效应较显著,而在西部地区和小城市尚不见效。积极推动全面环境信息公开,构建环境多元共治的长效机制,是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