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碱液吸收-催化氧化湿式脱硫是一种工艺流程简单的处理硫化氢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在脱除硫化氢的同时回收单质硫。本文研究碱液吸收-催化氧化湿式脱除硫化氢过程中,工艺条件对硫化氢脱除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工业烟气脱硫制取硫化氢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业烟气脱硫制取硫化氢的研究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化工系童仕唐,沈士德关键词硫化钠,硫化氢,无废烟气脱硫新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无废烟气脱硫新方法。该法采用硫化钠溶液洗脱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同时生成硫化氢,后者用Claus反应可制取元素硫。实验在一个盛有硫化钠...  相似文献   

3.
建立ICP-AES测定硫化氢和总硫的方法,选择测定波长180.73nm,最低人出值0.06mg.m^-1,采样时分别配制酸锌溶液吸收硫化氢,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混合液吸收总硫,最终均被吸收氧化转化为硫酸根离子,然后由ICP定量测定,此方法使用硫标准气体进行验证,准确度相对误差小于5%,加标加嘏率在90%~110%范围内,均符合要求。将此方法应用于鞍钢焦炉煤气中硫化氢及总硫的测定,从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  相似文献   

4.
利用“CM-6型选择机”的复合计算程序对石英+金+溶液体系进行了数字物理-化学模拟实验。研究了金在硫和硫化氢溶液中、硫化氢和氢溶液中,硫化氢和氧溶液中的溶解度。研究表明,金在含硫溶液中的迁移与溶液中硫化物硫的含量呈正相关;氢含量的增加可使金的溶解度降低;含硫量为0.0002—0.001克原子/Kg H_2O的溶液的高温氧化,并不导致金从溶液相中析出。  相似文献   

5.
低温等离子体-生物法处理硫化氢气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生物法处理硫化氢恶臭气体,硫化氢的去除效率比单独等离子体提高83.4%~90.1%,而且可消除等离子体氧化硫化氢产生的二氧化硫等二次污染物,将其转化为硫酸根和水.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对处理硫化氢恶臭气体的生物滴滤塔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影响生物滴滤塔内微生物群落结构,会导致一部分菌群消失,同时产生一些新的菌群;塔内微生物由8个菌种变为9个菌种,3个脱硫作用的硫杆菌菌群消失,出现4个分别具有脱硫作用和嗜酸性的新菌种,5个分别具有脱硫和硫酸盐还原菌种不变.低温等离子体-生物法系统生物滴滤塔内主要有硫杆菌属(Uncultured Thiobacillus sp.,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strain dfI,Uncultured Thiobacillus sp.,Uncultured Acidiphilium sp.),黄单胞菌属(Uncultured Xanthomonadaceae bacterium clone SBLE6C12),δ-变形菌(Unculturedδ-Proteobacterium)及副球菌属(Paracraurococcus sp.1PNM-27).  相似文献   

6.
将含SO_x和(或)NO_x的气流用吸收-再生法处理。特别是,采用如下方法可由烟道气或其它原料气流脱除硫氧化物:使硫氧化物吸收入含有甲酸和叔-氨基烷醇胺的新鲜溶液中,废吸收剂在硫氧化物吸收温度以上的温度再生,以转化大部分吸收了的硫氧化物为硫和(或)硫化氢。如果要处理的气流中有二氧化氮,也可将它除去,并不改变硫氧化物的吸收过程;一氧化氮可在吸收剂中加入螯合Fe(Ⅱ),例如Fe(Ⅱ)-EDTA来除去。在与含硫氧化物的废吸剂再生相同的条件再生时,则可将硫氧化物转化为硫化氢或硫,并将溶解了的氮氧化物转  相似文献   

7.
流化床煤气炉炉内脱硫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在煤中以无机硫和有机硫的形式存在,在煤的气化过程中主要形成硫化氢,温度,气体环境和加热率都对煤所含硫的释放有影响。非催化气-固反应是清除热烟气中硫化氢的一种方法,常用脱硫有碱土金属合物,重金属氧化物,混合金属氧化物等。氧化锌及混合金属氧化物脱除硫化氢很有效但受温度限制钙其脱硫剂脱硫效率高,便宜,但有些涉及石灰石应用的总是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8.
这个采用酸性水溶液的湿式氧化脱硫法。已经在0.5标米(?)/时气体的脱硫试验装置及—个20标米~3/时气体、30公斤/厘米~2的半工业装置上进行了研究。本法以含铁螯合物的酸性溶液作为氧化还原催化剂,其特点可概括如下:(1)闪蒸气体或废气用不着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再做进一步处理。(2)生成硫代硫酸盐所消耗的碱极少。(3)本法可在高压下从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中脱除硫化氢。本法可应用于难以采用一般方法来处埋的气体。  相似文献   

9.
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甲醇装置采用减压渣油为原料,与氧气、蒸汽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以制取合成甲醇的原料气.由于原料渣油中含有硫,在反应中硫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在后序工号中作为毒物被脱除.硫化氢腐蚀性很强,易腐蚀设备,一旦硫化氢气体泄漏出来,将造成严重的硫化氢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0.
硫化氢,是硫与氢的最简单的化合物,在天然气地球化学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而它的形成和进一步变化,是在地壳中发生的最为大量而重要的作用过程之一。“地球表面上H_2S的形成,与地球上CO_2的析出一样,都为生命物质所必需的”。硫化氢在地壳中的巨大作用,取决于其特殊的活性,因此硫化氢的保存首先需要有适当的条件,从而也造成它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不固定。众所周知,硫化氢是一种强还原剂,很容易在溶液中或在空气中氧化成游离硫。天然气中  相似文献   

11.
柳钢1~#360 m~2烧结机氨法脱硫系统正四价硫氧化率低,易造成硫酸铵产率低及气溶胶二次污染等问题。在正四价硫氧化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氨法脱硫工艺特点建立喷淋塔底部持液槽正四价硫氧化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喷淋塔底部持液槽内正四价硫的氧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不同空气量、总硫浓度和pH值等工艺条件对正四价硫的影响规律。根据计算结果对柳钢1~#360 m~2烧结机氨法脱硫正四价硫氧化系统进行改造,通过空气鼓风实现正四价硫的强制氧化。系统改造后的运行结果表明,正四价硫的氧化率为94.3%~97.8%,氨法脱硫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生物脱硫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生物脱硫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常规脱硫替代新工艺,通过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可将硫化物转化成单质硫并回收,在生物脱硫过程中,氧化态的含硫污染物必须先经生物还原作用生成硫化物或H2S。然后再经生物氧化过程生成单质硫,才能去除。该文着重介绍了光合细菌和无色硫细菌的脱硫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光合细菌脱硫,由于条件苛刻,研究进展不大,仍处于分批试验或实验室小试阶段;无色硫细菌脱硫,近年来很活跃,并取得一些进展,已进  相似文献   

13.
自养反硝化脱氮耦合沼气同步脱硫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污水深度脱氮问题日益突出,在实现污水深度脱氮的过程中尽可能降低运行成本更是符合目前我国的发展目标,因此,开发经济绿色的污水脱氮技术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试验提出自养反硝化脱氮耦合沼气同步脱硫工艺,具有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以沼气中的硫化氢作为电子供体,实现了污水中同步脱氮及沼气脱硫净化的耦合,并探究了上升流速、硫氮比对该工艺运行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以硫化氢代替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参与反硝化,对工艺脱氮效能无明显影响,在低硝酸盐负荷条件下运行时,污水脱氮效能不受气体上升流速及硫氮比的影响,均能达到100%.而本工艺的脱硫效能受上升流速影响较小,受硫氮比影响较大.在不同上升流速下,硫化氢去除率均为100%.在硫氮比为5∶8时,硫化氢100%转化为硫酸盐;硫氮比为5∶5时,硫化氢去除率为99.1%,单质硫产率约为30%;硫氮比为5∶2,回流比为1∶1时,硫化氢去除率最高可达91%,单质硫产率为77%.本试验可为后续自养反硝脱氮同步沼气脱硫工艺参数优化及应用的拓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前言S~(2-)极易氧化成单体硫。氢硫酸为弱酸(PK_1=7.05,PK_2=12.92),易水解成硫化氢,自溶液中逸出。因此,用比色法或容量法测定时,都必须考虑其化学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测定的准确性。据此,我们就下列几个方面做了较大的改进:(一)硫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传统方法是将硫化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新型LO—CAT法气体脱硫化氢,是一种新的制硫方法。回收率达99.99%。此法不用求助于尾气处理或焚烧。因此,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过程中应用了一种浓度较低的用有机螯合剂溶解的铁水溶液(ARI—310),铁使吸收在溶液中的H_2S氧化成硫,而不是SO_2。铁溶液还原再生使用。本过程只脱除H_2S,不脱除CO_2、COS、硫醇,但  相似文献   

16.
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硫化氢恶臭气体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本文研究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硫化氢恶臭气体。实验结果表明: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驯化培养的脱硫菌对硫化物具有较好的降解性。用该菌液挂膜的生物膜填料塔对低浓度硫化氢恶臭气体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大生化去除量为190m g/l·h,控制适宜的液体喷淋量和增加气体在塔内的停留时间可提高生物膜填料塔对硫化氢的生化去除量和净化效率,同时,该塔对二氧化硫废气也有较好的净化效率。在光照有氧的条件下,硫化氢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氧化为单质硫和硫酸,但以硫酸为主。  相似文献   

17.
水煤气中硫化氢在燃烧时会转变成二氧化硫,对环境产生污染。文章采用厌氧生物滴滤塔法对冷煤气进行脱硫处理。因煤气对氧的严格限制,通过设计生物滴滤塔,经挂膜驯化后在厌氧条件下对浓度在1~5 g/m3左右的硫化氢进行脱除处理,考察滴滤塔运行条件对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挂膜25 d后,生物滴滤塔达到稳定,喷淋液pH值为2.23,ORP值为283 mV,溶解氧为0.4 mg/L,对溶液中硫离子氧化效率达到94%。滴滤塔在液气比0.15,空塔气速0.088 m/s,pH值5.0~7.0,填料高度为82 cm,塔温为25~30℃左右时,达到较优的运行条件,此时该滴滤塔对以CO、CO2、H2和1 940 mg/m3H2S组成的模拟水煤气的脱硫效率达91.2%。  相似文献   

18.
高效吸收氧化法处理炼油工业恶臭气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酸钠溶液为吸收液,对苯二酚为催化荆,研究了对炼油企业硫化氢恶臭气体的吸收氧化效果,考察了吸收氧化的影响因素、再生方法及再生效果。结果表明:高效氧化吸收法处理硫化氢恶臭气体效果很好,吸收液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9.
氧化铁细微粒子用于高温脱除硫化氢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侯相林  高荫本  陈诵英 《环境科学》1996,17(4):57-58,61
硫化氢是高温脱除是IGCC过程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不同方法制得了各种粒径的氧化铁粒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金属氧化物高温脱除硫化氢的穿透实验、随着粒径的减小,硫容逐渐增大,并且脱硫精度也有所提高。另外还考察了温度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穿透时间变短,同其它金属氧化物相比,氧化铁也具有较高的硫容。  相似文献   

20.
污水管道中硫循环三阶段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水在管道输送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厌氧环境,产生的硫化氢常引起恶臭、中毒和腐蚀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结为因硫元素在管道中不同相态间的迁移转化所致,该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污水中硫化物的产生和扩散、硫化氢由液相到气相的逸散以及管壁上硫化氢的氧化进而引起混凝土等管道腐蚀。对这三阶段机理模型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在三阶段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控制和预防硫化氢问题的方法,从而为污水输送系统的运行、管理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