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民航安全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民航的飞行安全工作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特别地关注。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以及朱F基、邹家华副总理等都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去年以来,民用航空系统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飞行事故和劫机事件频频发生,其次数之多,密...  相似文献   

2.
安信 《劳动保护》1997,(4):43-43,45
在被国际上认为是“民航灾年”的1996年,我国民航却成功地实现了第二个运输飞行安全年。这一年民航总局党委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落实民航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旗帜鲜明地把安全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经过民航15万员工的辛勤工作,连续29个月累计安全飞行235万小时,保证了30个月的空防安全,实现了第二个运输飞行安全年。从1994年“7·20”重大飞行事故至今,中国民航已连续29个月保证了运输飞行安全,这是民航自1982年以来,间隔时间最长的…  相似文献   

3.
“三来一补”企业───安全管理的焦点中华全国总工会深圳“11.19”事故检查组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致丽工艺玩具厂“11.19”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全国总工会根据邹家华副总理和尉健行同志的批示,派出由全总书记处书记带队的五人检查组,对事故进行深入的调查研...  相似文献   

4.
民航要打安全翻身仗民航安全会议年年开,飞行安全天天喊,飞行事故却连年不断,去年更以5次一等飞行事故、3次二等飞行事故创下了飞行事故之最。面对这日益困扰民航事业发展的大难题,来自民航各管理局、航空公司、机场的近200名高级职员于2月下旬聚首珠海,共商打...  相似文献   

5.
民航安全文化在保障民航运行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航飞行员作为飞机的直接操纵者,对飞行安全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机组原因或其他因素诱发但机组处理不当所导致的飞行事故(征候)时有发生。因此,探讨建立民航飞行安全文化,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人文内核,让每一名飞行员都树立起“我要安全”的安全价值观,实现高层次的主动飞行安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民航飞行安全工作会议上,民航局要求民航系统的全体职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这次会议确定了 1992年民用航空飞行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指导思想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抓“安全、正点和服务工作”的指示,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圆满完成各项飞行任务,使安全形势有一个明显的进步、工作目标是运输飞行杜绝严重飞行事故,通用航空飞行事故万时率有所下降,全局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不超过3。…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1年,航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运输、通用航空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以及重大航空地面事故;飞行事故征候和事故征候万时率同比分别下降 0.03和 0.02。 为进一步做好民航的安全工作民航系统确定2002年安全工作的目标是: ──杜绝运输飞行事故;  相似文献   

8.
要努力扭转事故上升势头──劳动部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电话会议本刊讯(记者开胜)1月24日,劳动部受国务院委托,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电话会议,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认真扭转各类事故明显上升的被动势头。会上,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作了重要指示。劳...  相似文献   

9.
要努力扭转事故上升势头──劳动部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电话会议本刊讯劳动部受国务院委托,1月24日,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电话会议,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认真扭转各类事故明显上升的被动势头。会上,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作了重要指示。劳动部部长李伯...  相似文献   

10.
一 中国民航成立43年来,共发生一等飞行事故60起,报废飞机61架,死亡867人。共出现了3次事故高峰。 第一次是1958—1961年期间,主要受“大跃进”的影响。第二次是1973—1977年期间,受“文化大革命”“打倒一切”的影响。 1988年到1992年是第三次高峰时期,共发生一等飞行事故20起,死亡511人,占一等飞行事故死亡人数总数的58%,报废飞机20架,占一等飞行事故的32%。这是全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民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时期。一方面,民航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安全生产关系、飞行生产秩序、劳动分配制度尚未完全理顺,人员思想活跃,职工队伍不稳;另一…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黄昕)二月中,在中国民用航空局召开的飞行安全工作会议上,有关领导要求全民航系统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对民航飞行安全的重要指示,实现“1993安全年”。 去年民航系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全年运输周转量比1991年增长了32.9%。然而,也是飞行事故最多的一年,全年共发生机毁人亡的一等飞行事故4起,死亡277人:7月31日,通用航空公司一架雅克42客机在南京机场起飞过程中,撞上防洪堤坠毁,死亡107人;8月11日,北京联合航空旅游公司一架米八客机在北京地区作旅游飞行,由于低于安全高度,在平谷撞山失事,死亡15人;10月8日,武汉航空公司一架伊尔…  相似文献   

12.
10月21日至27日,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在昆明召集火炸药专家组研讨爆炸危险源评估。与会专家总结了8个弹药企业10个爆炸危险源的评估情况,进一步研讨了危险源评估方法,交流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次研讨会,是为了贯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对1991年2月9日国营375厂TNT硝化车间发生特大爆炸事故所作的批示而举行的。邹家华要求安委办和兵器工业总公司“对375厂事故吸取教训”,“对全国火炸药厂和炮弹装药厂进行分析、评估,逐步采取措施(包括计算机自动控制),预防事故发生。”为落实批示精神,有关专家进行了一年多的评估工作。 与会专家认为,弹…  相似文献   

13.
进近着陆运输飞行事故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进近着陆是最容易发生重大运输飞行事故的阶段,笔者对1980—1996年发生的民航运输飞行进近着陆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事故结果主要为飞机失去控制和可控飞行撞地的结果,飞机撞地后起火往往造成机组人员和乘客大量伤亡;加强研究民航飞行安全中的人为因素控制,改善进近着陆的环境系统,重视机场应急计划的编制和应急救援的模拟演练等措施,对降低进近着陆阶段的飞行事故次数、改善航空运输安全和减少人员伤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福建省通信事业飞速发展.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新制式不断的广泛应用,使得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无线电台(站)数量日益增多,无线电台站相互干扰,尤其是民航使用的专用频率受到严重威胁,影响飞行安全。为此,几年来,无线电管理部门把查处民航干扰的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结合当前开展“航空通信导航频率安全专项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针对今年以来煤矿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多次发生的问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朱镕基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认真落实防范措施。 6月21日,邹家华对全国安委会副主任、劳动部副部长李沛瑶和能源部副部长胡富国《关于落实控制瓦斯事故应急措施情况的报告》作了肯定的批示。国家计委副主任叶青在同一报告的批复中指出:“煤矿的维简费不足,是影响安全设备购置的一个客观原因,但不能因维简费补充未落实而不落实必要的安全设备购置。一方面要积极解决煤矿维简费问题,煤矿也不能以此而放松必要安全设施的补充。” 6月28日,朱镕基在对能源部的…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2011年12月26日,2012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航空安全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11年民航持续安全得到了保证。通过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狠抓资质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新技术应用、增加安全投入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航空运输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南航等38家航空公司运输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4家航空公司没有发生公司责任的事故征候。  相似文献   

17.
在民航业内,一直有“黑色十分钟”的说法,即从全球已发生的飞机事故统计数据来看,绝大多数的航班事故都发生在飞机起飞阶段的三分钟和着陆阶段的七分钟。昨日,韩亚航空214航班在落地前突然发生飞行事故,再次对航班飞行安全敲响警钟。有现役航空公司乘务员表示,飞机安全事故虽然时有发生,但只要旅客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应急逃生方法,反应及时,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减少伤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3月12日,中国民航局在南京召开民舱飞行安全工作会议,总结1990年民航飞行安全情况.提出1991年民航飞行安全工作要求。 记者在会议期间,就民航总局近年来飞行安全的状况和为保证飞行安全所采取的措施等问题,采访了民航局副局长阎志祥。  相似文献   

19.
事故与事故征候分类标准和统计方法是民航飞行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安全管理内容。笔者运用Reason的事故链模型制订了人因 (HF)事故与事故征候分类标准 ,并成功地运用于36 1起HF事故征候和 35起飞行事故的统计分析之中 ,获得了以下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果 :①不良的机组资源管理 (CRM )技能是影响我国民航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②基本驾驶术较差引起的事故征候率较高 ;③滑行阶段和巡航阶段发生的征候次数和所占百分比高于起飞、爬升、下降以及进近阶段 ;④主要征候类型为偏出、冲出跑道 ,危险接近 ,擦机尾、翼尖、发动机以及地面撞障碍物 ;⑤排在前三位的飞行事故为机组原因造成飞机失控、撞山以及冲出跑道 ;⑥发生次数和百分比排在前四位的机组错误分别是操纵不当、违反规章程序飞行、迷航及飞错高度  相似文献   

20.
主要通过民航事故征候(事件)的分析,对影响飞行安全的人的因素进行研究。数据分析主要采用编码分析的方法,结果发现:在个体层面,对事故征候影响顺序是技能差错、决策差错与知觉差错;机组内部的沟通与协调不畅在各个飞行阶段都存在;在组织层面,监督、资源管理、文化与氛围是比较有影响的组织因素;组织内部与外部的信息界面是飞行安全的隐患之一。与此同时,分析了该项目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改善民航飞行安全的建并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