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保的主义     
我发现但凡这样的人———上苍保佑他们吃饱了饭,还赐了一个不错的饭碗,还保佑他们多喝了点墨水,都爱宣称自己是“环保主义者”。见的多了,我觉得虽然他们都属于“环保主义者”的大范畴,但是又可以分成好些流派和主义,和搞文学的、搞艺术的一样。一个朋友是“抽象派”。一次她带我去吃一家烧烤鲫鱼,是现杀现烤的,虽然地方简陋,只提供一次性饭盒和木筷,味道却是一级棒。正吃得眉开眼笑,另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说,他正在川西草原上打野兔,一枪一个准,可好玩了。我朋友接了电话,就郁闷起来,对那些野兔命运的担忧,使她口里的鱼变得…  相似文献   

2.
据报载:餐桌上的野生动物 近九成源于野外,滥食者90%以上是白领阶层。嗜好者认为野生动物有营养、补身体,有的为了图新奇、摆阔气。但是专家明明白白地忠告:吃野生动物易患难以诊治的怪病,“什么都敢吃”将会吃出一身病,甚至吃掉命。杭州市民钱某生喝蛇血“进补”,不想“补”出了鞭节虫病,住院3个多月,花费2.7万元,体重骤减15公斤。哈尔滨市有10多人吃蝗虫。甲壳虫引起过敏反应,经抢救才脱险。据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授华育平说,灵长类动物、啮类动物、兔形目动物、有蹄类动物、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的…  相似文献   

3.
王淦生 《环境》2012,(10):70-73
作为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的作品一贯以写实风格让人过目难忘,一部《海洋》更是激起了无数人对辽阔海域的向往。 特别佩服我们的古人,在各种神话传说里将当时他们根本无法深入了解的海洋称之为“水晶宫”。看了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佐德编导的纪录片《海洋》之后,更让你觉得除了“水晶宫”之外真的无法找到一个更合适的词语来命名地球上陆地之外的这片纯净而辽阔的区域。那湛蓝温润的海水、那怪石丛莽的海底世界、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海洋生物始终在你眼前变化组合着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富于童话甚至神话色彩的画面,让你回味,让你流连,让你眷恋,让你不忍触碰——这真应了古人那句话:“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相似文献   

4.
于永军 《环境》2001,(10):39
真叹服京城人的吃派:吃名,吃贵,如今又吃开了残忍。新华社5月19日晚报专电报道:近日,京城有一道名谓“三叫”的特色菜,特火爆。吃法是:把10只粉嘟嘟的尚且趴在盘子里蠕动着的小老鼠,外带一碟什么酱端上宴桌,食客用筷子夹住一只小老鼠,只听“吱”的一声;再往酱碟里一蘸,又听“吱”的一声;再送入口中一咬,可怜的小东西再发出“吱”的一  相似文献   

5.
初识拉法基是在去年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新千年法国高新技术博览会”上。踏进宽敞的展厅,富于浪漫色彩的法国式布置和各种高新技术产品,在灯光的照射下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转了大半圈,就在略起倦意之时,突然眼前一亮。竟像是走入一处花园: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菌治虫”、“以病毒治虫”、“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其中利用昆虫的病原微生物防治农业害虫,最引人注目,被称为微生物防治,这种用于防治农业害虫的微生物,就叫做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具有很多优点:(1)对人、畜、农作物安全无害,也不残留毒性,是一种公认的“无公害农药”。(2)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3)能专一性地杀死要防治的害虫,而  相似文献   

7.
刘枚 《环境》2001,(11):31-31
吃猴、吃蛇、吃熊,吃甲鱼、吃蝎子、吃蝗虫,什么都敢吃,中国人的“吃”文化可谓天下闻名,“吃什么补什么”也是自古至今的习俗。不知始于何时,野生动物又沦为国人最为时髦的盘中美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样能增加营养、滋补身体。然而,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表明,滥食野生动物不仅引发乱捕滥杀,使野生动物资源乃至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而且易得难以  相似文献   

8.
菜菜 《环境》2012,(12):56-58
在我们身边有一群爱美食更爱天然的“生吃”达人,他们推崇食物生吃所带来的新鲜原味和丰富营养,可是达人们,你们都吃好,吃对了吗甲  相似文献   

9.
唐贞观二年(公元629年),华夏遭蝗灾。飞蝗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庄稼毁于一旦。一日,唐太宗李世民到御花园散心解忧,看到可恶的蝗虫就伸手抓了几只,并忧伤地说:“天下万民靠粮食生存,而你却毁坏庄稼。我宁愿你去吃我的五脏六腑”(也不愿你毁坏百姓的庄稼),李世民一边说一边将蝗虫送到嘴边就要吞下去。随从连忙劝阻说:“吃了这种令人厌恶的虫一定会生病。”  相似文献   

10.
环境墙报     
《环境》1994,(2)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黑色幽默”,即买菜要买带虫的。因为人们认为带虫的菜没有施农药。事实也是这样,现在很多菜农不按或不懂国家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标准,对蔬菜滥施禁用剧毒农药,不符合安全间隔时间就收菜上市,从而使蔬菜普遍受农药污染,使人们不敢放心吃菜。  相似文献   

11.
一位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多年前途经广州时,曾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在广州简陋而四通八达的旧城区生活的人们,尽管长期处于餐饮店那油烟、噪声和污水污染的环境中,然而,他们却十分惬意,因为他们获得的方便是世界其他城市所得不到的。 的确,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来说,那种广州式的方便确实让人有几分温暖,无论是清晨醒来,还是夜深人静之时,只要走出家门,就能买到你想吃的美味佳肴。也许这就是几千年来,“吃在广州”为市民们留下来的一份附加“遗产”吧!每当此刻,人们便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在广州生活太方便了,有时方便得甚至足不出户,就会有人为你送上满意的大餐。 然而,生活在广州餐饮店楼上和附近的居民却不这么认为。  相似文献   

12.
据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局公布的一项调查统计 ,近年来 ,法国环保型柴油车销量出现大幅增长的趋势。2 0 0 2年 ,法国柴油车销售量已达汽车总销售量的 6 3 1% ,在欧洲国家中名列第一。为了解法国人在汽车消费上的环境意识和消费取向 ,该局对 2 0 0 2年的法国汽车消费市场进行了统计调查 ,结果是喜忧参半 :法国汽车消费市场“柴油化”趋势明显 ,特别是直喷式柴油车销量猛增。柴油车比汽油车节省燃油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比汽油车少 ,特别是直喷式柴油车已经基本解决了颗粒物污染问题 ,被认为是环保型车辆。然而 ,法国人的购买汽车时首…  相似文献   

13.
这里讲述的是科技战线上的一个“兵”的真实“故事”,之所以把“兵”字用引号引起来,是为了与手持钢枪保卫祖国的人民子弟兵的兵有所区别;而科技战线上的“兵”则是指日夜辛劳在科研战线上的千千万万个科技工作者。他们虽然职位不高,但都担当着建设共和国大厦的重担;他们虽然远离奢华,但却充满了为国家强盛而献身科研的高尚精神。在他们中间,有的人正在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有的人正在破译DAN人体基因密码,但更多的人则从事于应用科学方面的研究,并为此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雷廷宙,就是科技战线上的一个“兵”。雷廷宙是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好吃。因而吃的讲究极多。自古以来。有关吃的外观、内容乃至礼仪、细节都有说法。而烹调技术、口味之类的食谱、馔经,更是汗牛充栋。连孔圣人都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甚至关心到作料,强调“不撤姜食”。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心目中所占的分量。  相似文献   

15.
“白色消费”红色信号法制日报记者郭宏鹏中国社会报记者周敦胜歪风陋俗为害久远山东济南一位农民投书市长,称他们村有一位60多岁的老汉寿终正寝,农中5口人披麻戴孝,守了5天丧,村里村外的熟人亲友赶来吃份饭、喝丧酒。老汉的丧事操办得很体面,每桌240元的酒筵...  相似文献   

16.
秦旭画 《环境》2009,(9):70-71
在食品的标签上加入“气候友好”的创举,是在瑞典诞生的。近日,瑞典的专家们为了保护环境率先在本国采取了另一种新颖而实在的方式:他们为一些食品标上了“气候友好”的标签,引导国民购买。在“气候友好”食品的框架指导下,瑞典的国民被鼓励少吃肉类与大米,从而帮助减少地球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这一做法,已经受到了瑞典广大国民的积极响应,许多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  相似文献   

17.
一家美国公司欲打开日本的家具市场,可销售一直上不去。他们纳闷了:自家生产的家具比日本家具更豪华、新颖、耐用、舒适,价格也低于日本同类产品,为何在日本市场上滞销?他们一开始将原因归结为日本人的“排外情结”。就在美国人打算撤出日本市场时,一位好心的日本设计师说出了原因:你们的家具,为什么底面没有仔细打磨平?  相似文献   

18.
胡楫 《环境》2001,(1):28
去深圳市国际高新技术交易会“掘金”者,都会看到一种吓人的毒虫,它竟然“爬上”“大雅之堂”,成为高新技术交易产品,实在令人毛骨悚然! 它究竟属于“何方神圣”? 在动物分类上,此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蜘蛛纲。全世界约有600多种,隶属于6个科70属。这种“幸运”地“登上”世界科学殿堂的小爬虫,是属于钳蝎科的马氏钳蝎及其有关品系,它又名东亚钳蝎、药蝎、全虫和负子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法国倡导的“无车日”活动由欧洲盛行到世界,千余座城市亿万民众热情参与。谁会想到,这一活动如今竟又从法国波及欧洲,开始受到冷落,显出萧条迹象。法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今年4月宣布,将用“另类出行周”取代“无车日”活动。法国近4年来参加“无车日”活动的城市逐渐减少。德国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2004年都退出了“无车日”活动。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法两国政府间海洋科技合作协议,由中国国家海洋局二所和海洋环保所与法国科研中心共同举办的“中法长江口合作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八年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在杭州举行。米自法旧、美国、联邦德国、荷兰、泰国等国家的科学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问海洋学委员会、法国驻华使馆的代表共18人,中方科学家80人出席了讨论会。 一九八六年一月和七月2个航次中,中法两国科学家乘我国“向阳红09”和“海监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