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矩形柱体在水中的振动问题,提出一种代替水-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附加质量模型。基于矩形柱体动水压力的计算公式、自由振动方程、自振频率和振型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水中矩形柱体地震动力反应的计算公式;基于柔性结构的一阶频率降低率,建立了矩形柱体柔性运动引起动水力的附加质量简化公式,并给出了水中矩形柱体自振频率的简化计算公式;基于刚性运动引起的动水力,建立了矩形柱体刚性运动引起动水力的附加质量简化公式;建立了地震作用下水中柱体结构的简化分析模型,即分别采用柔性和刚性运动附加质量的简化公式代替相应的水-结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预制式柔性电缆终端弯曲运行电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预制式柔性电缆终端弯曲运行引起的闪络、电腐蚀性击穿及绝缘屏蔽层断口处击穿三种故障,基于有限元数值仿真对工频电压下预制式柔性电缆终端弯曲角度与弯曲位置的电场分布进行模拟计算,找出了不同弯曲位置引发故障类型的机理,确定了弯曲角度对电场分布不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制式柔性电缆终端故障类型与弯曲位置密切相关,当弯曲角度低于 30°时,电场分布变化较小,可保证预制式柔性电缆终端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09,(6):43-43
上海市新建的学校、医院,抗震设防标准有望超7度;“身高”超高的高层建筑,今后要接受地震安全性“体检”。为配合新《防震减灾法》的施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年底有望出台。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小底层柔性结构的地震反应,防止结构因底层位移过大而倒塌,提出了一种底层柔性结构减震控制体系,在柔性底层安装磁流变阻尼器对其实施半主动控制。考虑到竖向地震的不利影响,建立了结构在双向耦合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模型和振动控制方程,采用LQR控制算法对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研究表明,在无控情况下,结构的位移主要集中在底部柔性层;实施半主动控制后,结构的底层位移、顶层位移、各层加速度和倾覆力矩均明显减小,其中底层位移减小60%以上。在耦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比单纯水平地震作用下有所增加,以倾覆力矩的增加最明显,因此在高烈度地区应该考虑竖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层间刚度比对结构的控制效果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结构层间刚度比的确定应该在底层位移、顶层加速度和倾覆力矩之间权衡考虑。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会使结构的控制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5.
正据德国媒体报道,谷歌正在研发一款独立式增强现实(AR)头盔,代号"谷歌A65",将由台湾制造商广达公司制造,使用高通QSC603芯片,无需连接其他设备。据悉,广达公司也是谷歌于2015年推出的平板电脑Pixel C的制造商。而谷歌新款独立式头盔无需外界其他设备,预计带有摄像头、麦克风功能,用户可通过谷歌助手进行操控。有消息称,新款头盔配有为物联网打造的高通QSC603  相似文献   

6.
在土-结相互作用分析中,一般假定基础为刚性。这种假定在基础尺寸较小,或地震波频率较低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基础尺寸大于入射地震波最小波长时,刚性基础对高频地震波具有较大的滤波作用,影响结构反应的计算精度,应该考虑基础的柔性。本文考虑基础的柔性,将土-基础-结构体系进行分区计算,土体和基础采用集中质量显式有限元方法,半无限土体采用多次透射人工边界模拟,通过FORTRAN自编程序进行分析;上部结构采用隐式有限元法,可通过ANSYS进行分析;当结构采用梁单元时,通过约束方程对基础和结构进行耦合连接;结构和土体可采用不同的时间步距,实现了柔性基础情形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分区异步计算。通过与Belytschko显-隐式同步算法对比,表明本文时空分区显-隐式结合异步算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可极大提高计算效率。进一步通过柔性基础和刚性基础的算例对比,验证了所模拟的最小波长远大于基础尺寸时,刚性基础假定较为合理,并简单讨论了计算中出现的失稳现象。  相似文献   

7.
柔性防护系统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沿线地质灾害的防治,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落石冲击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而遭受泥石流冲击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泥石流与柔性防护系统的相互作用包括泥石流运动和柔性防护系统冲击大变形两个复杂的力学过程,目前尚无有效的耦合计算方法。为此,基于 LS-DYNA 程序,采用 ALE 方法,利用 Drucker-Prager 模型模拟泥石流的运动,并通过流固耦合算法,建立了考虑泥石流与柔性防护系统相互作用耦合计算方法。通过与既有野外足尺试验数据对比,包括泥石流流经沟槽不同位置时的速度、流深以及柔性防护系统钢丝绳内力、变形,验证了耦合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泥石流冲击作用下,冲击能量的平衡转换关系,结果表明:柔性防护系统消耗的能量占泥石流冲击总动能的比例不到 25%,将近 60% 冲击能量转换为泥石流内能,这进一步说明了采用耦合方法进行泥石流柔性防护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丁美、贾传坤教授团队联合多家科研团队,自主研发设计出了世界首款液流电池电极材料大尺度生长设备,并开发出了一种大规模储能钒电池专用的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可显著提高钒电池功率密度、能量效率和循环寿命,有效降低钒电池成本.这一技术有望为大规模储能液流电池的商业化电极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4月9日报道,俄罗斯似乎终于决定要批准对华出口由阿尔马兹-安泰设计局研制的S-400"凯旋"防空系统。一时间,有关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落户"中国的消息甚嚣尘上,此举也引起了西方国家极大的不安。防空导弹武器是最先进的智能高技术兵器类型之一。因此其研制与生产能力,是否在工业水平上掌握了先进技术,是否具有相应的科学和设计流派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国防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些重要指标。自从20世纪40年代防空导弹首先在德国诞生以来,其发展十分迅速。目前,世界防空导弹已发展到第三代,正在研制第四代防空导弹。据不完全统计,已研制的型号达120余种,其中装备部队90多种,正在研制的有20多种。本刊将向读者介绍7款目前世界上较为知名的防空导弹。  相似文献   

10.
隔震建筑柔性管线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隔震建筑的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作用时会发生较大的水平位移,这要求穿越隔震层的竖向管线系统必须采用柔性连接以维持建筑的使用功能。尽管相关规范、规程规定了柔性连接管线的构造方式,但其真实的变形能力尚缺乏试验研究。本文对具有不同密封构造(橡胶型、金属型和石棉型)和连接接头(抓斗式和卡套式)的柔性管线进行了循环加载试验,所有试件均预先充水加压至1.0 MPa或2.5 MPa,以密封泄漏、力学指标下降作为判断构件失效的依据。试验表明橡胶密封圈和金属密封圈能够有效地防止柔性管线的泄漏,而采用石棉密封圈的试件泄漏位移远小于另外两种密封圈。抓斗式接头用于柔性管线的连接是可行的,而卡套接头不能提供同等水平的抗震性能。定义了柔性管线损伤极限状态和损伤指数,得到了试验易损性曲线。建立了柔性管线力学模型,利用试验数据对其关键参数进行识别,以性能点力学指标为依据,准确再现了试件抗震性能,为建立整体结构多元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防灾博览》2015,(1):88
据报道,新西兰的马丁飞行器公司正在研制一款个人飞行背包,计划于2016年上市。这种个人飞行背包包括一个用于训练和任务演练的模拟器,以及在飞行中提供各种支持的必要装备。飞行背包本身的框架为碳纤维制成,装有一个容量2升、200马力的汽油引擎,为飞行员两侧的两个巨大转翼来提供能量。该背包能承载120千克的重量,在1干米高度能以最高74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30分钟。飞行员通过手边的两个操纵杆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2.
正在诸多尖端军事技术上领先别国的美国,近日又做了一回"先行者"。据《简式防务周刊》等全球多家军事媒体报道,美国海军于2013年12月5日成功进行了潜艇发射无人机的试验。有军事专家认为,该项技术很可能会掀起一场多国参与的"潜艇革命"。  相似文献   

13.
引用新型的柔性拦阻网和格宾结构被认为是泥石流治理工程的新趋势。基于泥石流模型试验,设置了一道格宾和一道柔性网,组成了格宾-柔性网组合结构,通过分析拦阻结构迎水面的冲击力和被拦阻物源的级配组成,结果表明:(1)泥石流格宾-柔性网组合的拦阻效果明显,既具有快速排水的优点,也具有将固体物质拦截的特点;(2)拦阻结构的孔隙率对被拦截物源的粒径有分选作用,根据不同的泥石流类型,可以调整拦挡结构的孔隙率,以达到最好的拦挡效果;(3)拦阻结构底部受力比较大,冲击力从底部向上逐渐减小。第一道拦阻结构(柔性网)上不同位置处的冲击力相差最大,第二道拦阻结构(格宾)不同位置冲击力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类对未来的最大担忧是环境问题。为此,美国趣味科学网站向全球数百名科学家发出调查问卷,征询能够改变世界的环保技术。通过对这些调查问卷的梳理,网站列出了大家最为看好的十大环保技术。这些技术之中,有大家比较熟悉而且开始应用的技术,也有正在研发之中的新技术。正在应用的环保技术效率相对高一些,提出多年而尚未应用的环保技术则大多是效率低下或成本太高。  相似文献   

15.
为使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和加速度大为降低,从而大幅地提高建筑结构对强烈地震的防御能力,在工程实践中常通过水平刚度低且具有一定阻尼的隔震器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实现柔性连接,这便是混凝土结构基础隔震技术。就基础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隔震器的基本要求、基础隔震技术的优点及其工程应用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国内被动柔性拦截网应用中大量破坏的现状,结合新建沪昆线长昆段高速铁路沿线设置的防落石冲击的被动柔性拦截网实际工程,为保证所采用的RXI-200拦截网结构具有足够的抗落石冲击性能,开展了数值仿真模拟和足尺试验研究。采用数值仿真技术,模拟了落石冲击被动柔性拦截网的全过程,研究了该系统的变形特征和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基于数值仿真的结果,对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对改进后的结构,开展了原尺寸的落石冲击试验,系统成功拦截2000kJ能量的落石冲击。数值计算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XI-200被动柔性拦截网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能达到预计的抗落石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渐昌明,手机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如雨夜春笋破土而出成遍野新绿的时候,有关手机辐射是否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对人体有多大害处的争论一直非常激烈。 据有关专家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在进行一项有13个国家参与的手机电磁辐射与人脑组织关系的国际研究,研究结果有望在2004年公布。 无论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重要的是人们不要被各种争论搞湖涂了,要保持清醒头脑。因此,为了我们有健康的大脑和防患于未然,在权威的结论公布之前,对手机辐射,还是预防点好。这种健康预防既有对手机用户自身的保护,也包括对他  相似文献   

18.
风险是一种扑塑迷离的现象。概率风险是能够用量化手段进行分析的主要风险种类,但有4个问题尚待解决:假设规律、数据不足、风险变化、难保可靠。智联网是由智能体和数学模型构成,由互联网支撑,能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在线风险分析服务的系统。智联网通过柔性感知、智联万千、实时动态、虚拟现实等途径可以缓解概率风险中的问题。能高效处理小样本的信息扩散技术是智联网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据报道,仿生义肢技术的发展已非常普遍。近日,吉尔吉斯斯坦的一家医院首次研发出一款可由大脑控制的仿生义肢。吉尔吉斯斯坦的一家医院近日发布一段短片,显示该医院为一名天生没右手的男子,安装了他们研发的仿生手。最特别的是,该仿生手是依靠病人的"意念"来控制活动。位于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国立医院整形修复外科医生图克舍夫近日宣布,他们已首次研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对洞庭湖区典型空斗墙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实际结构的动力特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材料强度的情况下,洞庭湖区典型空斗墙建筑可满足我国抗震规范7度(0.10g)多遇地震的设防要求,其中柔性楼屋盖空斗墙建筑更是可基本达到7度(0.15g)多遇地震设防要求;柔性楼屋盖空斗墙建筑的抗震抗剪承载力比半刚性楼屋盖空斗墙建筑的要高23.1%;眠砌构造柱可提高半刚性楼屋盖空斗墙建筑抗震抗剪承载力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