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可能遇到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情况。打120请求急救!这是人们的第一反应,也是正确的做法。然而,对于那些危重情况,仅靠这一个方法是不够的。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在“缺医少药”的现场,你该怎么办?一位著名的急救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中,你的家人或朋友突然发生了意外,身体受到了某种伤害,你将如何正确应对?当然,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寻求正规的医疗机构急救,这是肯定的。那么,在等候救护车到来的这段时间里,你该如何应对呢?仅仅是语言安慰而不采取行动,那是远远不够的,总该做些什么!有时正确采取应急措施,对于救助亲友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以下就是一些非常实用的应急救助小知识:  相似文献   

3.
在遇到灾害事故时,往往会造成人员的意外创伤。在灾害事故中造成最多的意外创伤是撞击、挤压、割裂等机械性外力作用对人体皮肤、肌肉、骨骼等器官的伤害。虽然,救治伤员是医护人员的职责范畴,但是在灾害事故现场伤员及时的自救或相互救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甚至是决定伤员生存或死亡的关键因素。所以,一些常见的意外创伤的自救互救技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头部受伤是灾害事故中最常见的意外创伤之一。头部皮肉伤的自救和互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体育锻炼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时有发生,给体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因此人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被关注,应该说“禁止锻炼”决非上策。那么,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如何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防灾博览》2016,(2):86-87
正近年来,雾霾天气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众所周知,雾霾天气会对我们肝脏和肺部造成损伤,如何对抗雾霾更是成了我们的重要课题。雾霾天里,尽量少出门是抗霾第一妙招,如果要出门也应尽量戴口罩,这是第二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饮食上着手,提高免疫力,对抗雾霾给身体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体育锻炼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时有发生,给体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因此人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被关注,应该说“禁止锻炼”决非上策。那么,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如何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有长寿前辈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人总共活过475年者,本人就有长寿的可能。本人脾气好。不忧愁,不易激动,心胸开阔,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不幸,都从容不迫,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这样的人常能高寿。无烟酒嗜好。不吸烟、不酗酒,可减少身体器官的损伤,也可避免酗酒而造成意外伤亡。凡是平时有良好生活习惯者,亦能长寿。没做过大手术。活到九十岁以上的人,在高龄前很少做过外科手术,只有少数人做过小手术。说明他们没有严重的外科疾病。平时身体并不太健壮。相当多的长寿者平时身体并不很强壮,但无大病,这些人却能长寿。五种人易于长寿@福如海…  相似文献   

8.
晨风 《民防苑》2009,(3):38-38
国人运动风气渐起,除了体坛盛事“北京奥运”引人瞩目外,假日安排户外休闲活动的人们也不在少数。然而,对于运动员或是运动量大的人们来说,在运动过程中,不正确的运作,过度运动,都将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唐凤碧 《民防苑》2009,(2):15-15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因此,学几招急救方法可以救急,以应急需。1.醉酒喝酒过多会引起呕吐,应该顺其自然,不要强忍着。同时加强看护,以防摔倒骨折。如果醉酒者睡着了,要注意保暖,要仰卧,并且将头侧向一边,千万不要趴着,以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相似文献   

10.
《民防苑》2005,(6)
在所有疾病中,感冒最为常见,因而人们对感冒也就不以为然,或者产生出许多误解和偏见,不仅影响了对感冒的正确治疗,而且也易于造成不良后果。以为感冒是不起眼的小毛病因为感冒一般症状较轻,预后多数较好,但由于人患感冒后,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使其它“病邪”乘虚而入,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常在感冒之后,病毒、细菌很容易从鼻腔、咽喉“顺路而下”,引起副鼻窦炎、中耳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相似文献   

11.
家有微波炉     
《防灾博览》2003,(1):29-29
和许多家电产品一样,微波炉在越来越便宜的同时也普及到了普通家庭,可是,人们对于它的疑虑,也多过其它的家电产品。这是因为在事实上,微波也是电磁波的一种,人们会产生诸如微波炉的幅射是否会对使用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微波炉对食物的营养结构有无破坏?微波炉加工出的食品,对  相似文献   

12.
《民防苑》2014,(7)
正上海市"120"急救中心连续三年统计数字显示,意外伤害排在夏季院前急救第一位。随着高温的来临,预计今夏救护车日均出车将突破900~1 000车次。分析这几年发生的意外伤亡案例可以发现,夏季因天气炎热、衣着单薄等原因确实容易引发食物中毒、触电等意外伤害事故,但有些像溺水、高楼坠落、交通事故等,明明可以避免,却最终还是频频发生,这说明我们的安全意识还大有漏洞。在这些事故中,又以儿童的意外伤害最为牵动人心。  相似文献   

13.
《民防苑》2010,(3)
来自权威部门的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每年有50余万人次的学生曾遭受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威胁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从教育  相似文献   

14.
《民防苑》2006,(1)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处在意外危险中,假如能正确处理,我们就可以化险为夷,反之就可能死于非命。不要以为意外危险是万分之一发生的事件,一般人是不可能遭遇的,总没有这么巧让我碰上。前不久,一项对中青年人英年早逝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青年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意外伤害,约占总死亡数的37%。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乘坐飞机出行的比例越来越高,虽然说,飞机从理论上分析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可是一旦发生事故却极其危险,经常会导致机毁人亡。其实,即使乘坐在失  相似文献   

15.
《民防苑》2006,(5)
为丰富学生暑期生活,增强孩子在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突发事件、战争中的自我防范能力,掌握自救互救技能。近日上海市卢湾区民防办会同区地震办组织五里街道部分社区的学生,开展了一次暑期民防知识夏令营活动。小营员们首先参观了佘山防震减灾科普展馆,并利用那里的急救训练中心  相似文献   

16.
《民防苑》2003,(5)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意外事件。病人受伤时,正确、及时地救助和处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损伤的程度,并为治疗创造良好的基础,如果错过了宝贵的急救时机将导致伤害程度加重,甚至出现各种并发症。那么如何处理呢?热力烧伤——包括火焰灼伤和热液烫伤1、首先去掉致热源,脱离致热环境。衣服着火时,应迅速脱掉衣服或就地滚动灭火,他人可用水  相似文献   

17.
《民防苑》2014,(9)
正自救: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行自救。1.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伤害。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土和压在身体上方的物件。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  相似文献   

18.
读者信箱     
《民防苑》2014,(4)
正(上期答案)献血毕竟也是"出血"。我们知道,一般急性失血500ml,就会出现头昏、心慌、乏力,失血1 000ml就会出现休克。因此,献血者有些顾虑是正常的,那么,通常献血200ml对身体会有影响吗?会有哪些影响呢?通常一次献血200ml,而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4.2~4.8l,献血量仅占全身血液的5%左右,对健康人来说不是个大数目,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女性每个月"那几天"还要出血30~50ml呢,而且是每个月都出,有些量大的能到80 ml。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献血的那点血量对全身来说损失并不大。  相似文献   

19.
《民防苑》2003,(1)
在上海,交通事故已成为当今伤害死因中的第一位,每年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占非正常死亡数的70%。2000年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500次,死亡1492人,一般事故39762次,受伤35545人,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近2.1亿元,因轻、重伤的医疗费用、误工等损失的生产总值等间接损失更足远远超过了直接经济损失。所以,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成了控制意外伤害方面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20.
正开学前一个礼拜,我们在学校集聚一堂,开展了一次红十字急救知识培训,通过这堂课,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急救知识,更加清楚了急救的意义。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生活中,医生的数量是有限的,救护车的速度很大部分是由交通状况决定的,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会让一个生命稍纵即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