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山 《防灾博览》2018,(2):66-67
树木对环境和人类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树之于人,不仅美化环境,还可在平淡人生中增加一种仪式感。据官方统计,2015年,中国森林总面积约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而日本、韩国、挪威等国森林覆盖率均超过60%。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教宣 《防灾博览》2002,(3):28-28
自然灾害的地区分布 在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网状交织的特点。 东西分区:以贺兰山—龙门山—横断山和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十万大山界分三大区。西区是高原和山地,雹灾、泥石流、沙漠化、旱灾、森林火灾等主要灾害严重;中部是高原、平原过度带,以山地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旱灾、洪水、雹灾和森林灾害为主;东区是平原,是海洋海岸带灾害、平原地质灾害、旱灾、涝灾、洪水、农作物病虫害最为严重,其中某些地带也是强震易发地带。 南北分带:我国自北向南有天山—阴山、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地区台风灾害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1-2008年58年的历史台风资料分析了台风致灾因子,提取了影响长三角地区的187场台风并根据台风路径频率,将影响长三角地区的台风划分为西行、穿越和北上3类优势路径和一类特殊路径。然后,结合自然环境特征和DEM高程数据,将长三角地区台风孕灾环境划分为海岸带、北部平原和南部丘陵3个区域,并分析了每个区域发生的主要台风灾害链类型。针对"云娜"、"芸妮"和"爱娜斯"3个台风案例,分析了台风路径与不同孕灾环境组合形成的不同台风灾害链。结果表明:海岸带易引发台风-大风-巨浪或风暴潮灾害链;丘陵区域易引发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链;平原地区易引发台风-暴雨-平原洪水和内涝灾害链。西行类台风影响海岸带和南部丘陵地区,易形成海岸带和南部丘陵区的台风灾害链;穿越类台风影响整个长三角地区,3种类型的台风灾害链都易发生;北上类台风一般只影响海岸带,易形成海岸带的台风灾害链。  相似文献   

4.
《灾害学》1998,(3)
林业部负责人近日宣布,国家将对目前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的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和重点荒漠化地区进行治理,这将全面带动和促进全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的进程。这项工程以保护和恢复天然林、水资源、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为重点,以控制天然林采伐量、扩大和发展林草植被为中心内容,遏制和改善长江、黄河流域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解决长江水患和黄河断流问题,保障三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做出贡献。据了解,国家将用20a时间,使长江流域治理区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221%提高到45.3%;用30a…  相似文献   

5.
<正>森林资源是陆地上分布范围最广泛,组成结构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在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称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和“地球之肺”。中国地域虽然辽阔,但是植被面积覆盖率比较低,全国的植被覆盖率只有21.6%左右。森林资源非常珍贵,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而言,森林火灾是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在我国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4月,甘肃两当左家林场发生一场大火,救火群众奋战50多个小时才将火扑灭。5月,大兴安岭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大火延烧20多天,损失严重。6月以来,还有一些地区的森林、草原相继发生火灾。另外,苏联贝加尔一带也发生森林大火。预防森林火灾不仅涉及到管理问题,也涉及到许多科学问题,本文仅就后者进行一些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走进草原     
终于到了。 阳光下,远远近近不同的绿色与各色小花,肆意铺陈着愉悦着整日对着荧光屏和书籍的眼睛。那种不同于森林,不同于城市绿地的绿,绵延着,淋漓尽致地沿着山体的自然走势起伏着流淌的草原绿不断地向天际延伸着。虽然我们刚从大山的心脏钻出来,虽然我们一路上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冷风,而坝上草原季  相似文献   

8.
拥有自然保护区最多的地级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大兴安岭和燕山两大山脉在境内交汇,有森林、草原、沙地、湿地等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由于地形地貌的复杂、地理位置的独特,这里成了东北、华北、蒙新生物区系的过渡带。过渡带的边缘效应造就了这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物种,是我国北方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MODIS遥感数据等驱动生态过程模型,模拟分析了2000-2011年江西省森林总初级生产力(GPP)、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11年江西省受旱程度较之前的30 a有所加剧,2003,2004,2007,2009和2011等年份的干旱较为严重,其中,2003,2007和2011年遭受中度干旱以上地区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56.5%,73.3%和87.2%。2000-2011年间全省森林的平均年GPP的年际波动明显,略有下降;平均年NPP和NEP呈明显下降趋势(p=0.02,p=0.06)。森林生产力变化受干旱严重程度、干旱发生和持续时间等共同影响,轻度干旱不会导致森林生产力下降(2004年)、春旱(2011年)和夏旱(2003年)以及多季节干旱(2007年春旱和秋旱)则导致森林生产力降低。干旱对江西省森林生产力影响的时间效应较短,大部分地区的干旱会影响当月的NPP和NEP,仅在江西省东部和南部地区,干旱对森林NPP的滞后影响会达到3个月。  相似文献   

10.
文中结合Landsat TM遥感影像和CRU气象数据,采用参数生态模型,从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入手,模拟估算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1987年森林火灾后的植被覆盖情况,并通过控制实验对比分析影响森林NPP估算模型的主要因子和过火区域的NPP变化,从而实现火灾后对森林恢复情况的遥感监测。结果表明:1987年森林大火造成的研究区森林NPP数值下降严重。之后森林植被NPP数值逐渐回升,2009年之后达到最大值,已经完全恢复到火灾前的数值。从空间分布来看,研究区北部地区受火灾影响较大,多年森林NPP总体数值变化明显呈增长趋势,到2009年后则趋近平稳;南部未过火区域没有明显变化。利用遥感技术与生态模型结合是监测火灾后森林恢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灾害学》2021,(3)
旱灾脆弱性诊断是实现有针对性地调控区域旱灾风险的基础,在区域旱灾风险管理中有重要作用。为诊断识别区域旱灾脆弱性的主要影响指标,以基于联系数和灰色关联的方法计算得到的旱灾脆弱性评价结果为基础,构建了山东省旱灾脆弱性辨证因子诊断模型,形成了基于联系数的旱灾脆弱性诊断辨证因子方法。该方法中将有关旱灾脆弱性的评价结果和指标称为因子,以评价等级和评价指标构建因子联系数的辨证值,通过辨证值诊断识别得到旱灾脆弱性的辨证因子。将该模型应用于山东省旱灾脆弱性诊断研究中,通过诊断模型识别影响山东省1999—2005年旱灾脆弱性的主要辨证因子为森林覆盖率、城市水协调能力和污水达标排放率,其中森林覆盖率对山东省旱灾脆弱性的影响性最大。诊断结果可为当地旱灾风险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2.
金水 《防灾博览》2018,(5):66-67
2017年,世界各地的森林到处"红红火火":4月,中国内蒙大兴安岭森林大火;6月,葡萄牙里斯本地区森林大火,10月,美国加州山火……灾难过后,鸟兽无踪、虫鸣缄默、一片死寂。森林的绿色该如何恢复?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遥感与GIS的浙江省洪涝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涝灾害是全球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对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历史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格网化的地理背景数据、空间化的社会经济数据等,利用GIS空间分析与功能,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及防灾减灾能力等4方面,构建了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浙江省洪涝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其较高风险区主要有浙南温黄平原、浙东宁绍平原、浙北杭嘉湖平原及浙西金衢盆地,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浙南温黄平原西侧、浙东宁绍平原和浙北杭嘉湖平原陆侧及浙西部分地区,其他地区则均为较低和低风险区域。而从行政区域分布来看,浙江省洪涝灾害较高风险以上区域主要为温州市域大部分地区、台州市南部地区、嘉兴市、湖州市区、衢州市区、兰溪市、龙游县和开化县;中等洪涝灾害风险区为:德清县、余姚市、上虞市、宁海县、三门县、淳安县、常山县、金华市区、江山市、龙泉市、青田县和玉环县;其余县(市)具有较低以下的洪涝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1988-2012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及典型案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ARCMAP空间分析方法,对比同时期世界上几个森林火灾多发国家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88-2012年我国森林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较为严重,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比例远高于同时期的北美国家;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高发于干旱严重的年份;春季是森林火灾人员伤亡的高发季节,2000-2012年春季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人数占森林火灾伤亡总人数的54.2%;3月是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的高发月份,1999-2012年3月森林火灾中伤亡人数约占全国伤亡总人数的33.7%;西南和华中地区是伤亡密集区,2000-2012年,西南地区森林火灾的伤亡人数占全全国伤亡总人数的35.5%,2000-2012年华中地区伤亡人数占全国伤亡总人数的24.3%,云南省和湖南省是伤亡重灾省份,其中云南省伤亡人数最多,以轻伤为主,云南省轻伤人数占全国轻伤总人数的73.0%。  相似文献   

15.
明代关中渭河流域水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明代(1368~1644年)关中渭河流域水涝灾害的时空特征、等级序列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水涝灾害多发于夏秋季节,发生频率从早期到晚期呈明显增加趋势,且存在相对高发期;水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关中渭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且主要分布在渭河的干流或支流沿岸;该地区水涝灾害以中度水灾居多,约占56.14%,重度和轻度水灾次之,特大灾很少发生.较集中的大雨和暴雨是明代关中渭河流域水涝灾害发生的的主要因素,森林植被的破坏和河渠的淤浅使该地区水量承载能力减小,增大了成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多普勒雷达回波在一次大暴雨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常规探空资料和逐小时的自动站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发生在河北省东部平原(以下简称冀东平原)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层中α尺度切变线的南压、东移及"人"字形辐合线是本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降水发生前西南暖湿气流和冀东平原近地层偏东风是"人"字形辐合线形成的直接原因;在不稳定层结存续条件下,急流方向上上游雷达站中尺度低空急流的脉动对下游台站的短时暴雨预报具有一定时效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森林是碳库,具有强大的固碳增汇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极端高温的影响,频繁发生可燃物自燃而引发森林火灾,除了影响区域水文大气循环过程以外,也给人类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现有森林火灾预测研究主要侧重可燃物研究和火灾监测等方面,较少关注大尺度地形、气象和人类活动对森林火灾的影响,但这些也是除可燃物外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以嘉陵江流域重庆段为研究区,区域内山地受自然火灾影响严峻。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叠加地理空间因子与火灾分布点获得数据集,构建4种机器学习模型,测试模型性能,评价最优模型进行森林火灾灾害风险制图。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评估指标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平均值为95.0%,模型性能梯度提升决策树最优,AUC值为98.3%。利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GBDT)模型预测森林火灾风险对防范大尺度森林火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山城避灾规划起到借鉴作用,规划引导降低森林火灾风险,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世友  王秋华 《灾害学》2006,21(4):99-102
根据消防工程、森林防火的原理和方法,参照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方法,结合我国的森林防火现状,提出了森林防火性能化设计方法。将性能化设计理念融人到森林防火设计中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林火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灾害学》2016,(2)
采用趋势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选择年均湿润系数、年均风速、年均气温日较差作为气象指标,火灾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作为火灾指标,对1954-2013年陕西省、陕北、关中和陕南不同地区的气象因子与森林火灾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气候变暖背景下林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陕西省森林火灾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与时间序列呈反曲线式下降,1950年代至1960年代前期陕西森林火灾频发,1990年代后火灾减少并趋于稳定。陕西林火每个月都有发生,89.3%的受害森林面积集中在1-5月,每天的10-12时和13-16时是火险高发时段,且火灾等级较高。陕西省火灾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年均湿润系数和年均气温日较差表现出下降趋势,年均风速在21世纪以来逐渐加大。气候因子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具有地域性和滞后性,年均湿润系数、年均风速和年均气温日较差均对当年森林火灾表现出正相关。目前陕西林火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森林火灾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森林自然灾害,吉林省气象台积极开展为森林防火服务气象预报业务。从今年开始,每年从3月15日至6月25日、9月15日至11月末,发布全省未来24小时森林火险预报。我省已连续七年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为了防患于未然,使森林火灾减少到最小程度,省气象台经同省林业领导部门和生产单位认真协商,决定从今年开始,开展森林防火的气象预报科研和气象预报业务,使森林防火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为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