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无机氮、无机磷、化学耗氧量和溶解氧为化学指标参数,分析了胶州湾春、夏、秋三季的有机质污染状况和营养类型,结果表明:胶州湾有机质污染和富营养水域主要出现在湾东北部的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等河口附近,除范围有所差异外,其污染程度和营养类型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是导致该海域有机质污染并使其呈富营养型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在国内外赤潮研究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胶州湾海域今后发生赤潮的  相似文献   

2.
胶州湾海域营养状况的化学指标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无机氮(IN)、无机磷(IP)、化学耗氧量(COD)和溶解氧(DO)为化学指标参数,分析了胶州湾春、夏、秋三李的有机质污染状况和营养类型,结果表明:胶州湾有机质污染和富营养水域主要出现在湾东北部的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等河口附近,除范围有所差异外,其污染程度和营养类型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是导致该海域有机质污染并使其呈富营养型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在国内外赤潮研究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胶州湾海域今后发生赤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研究As在沿岸港湾的分布及迁移已引起国内外海洋学者的高度重视1-3。As虽不是金属,但毒性与重金属相似。本文通过对As在厦门港海域水体,底质及生物体中含量分布特征的研究,为厦门港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厦门本是个消费的海港城市,解放后才发展一些中小型工厂。工厂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通过下水道直接排入海中及杏林工业区工厂废水的排放,对厦门港海域,特别是对筼筜(Yuan Dang,简称.Y.D)港及几个鱼池带来严重污染和危害。研究人为活动对微量金属元素天然地球循环的影响,国内外已有大量报导。1975年6月至1976年11月及1982年6月至12月曾二次对厦门港海域进行较系统的污染调查。本文利用首次对厦门港海域的污染调  相似文献   

5.
厦门西港海域水质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DIN,DIP,COD和DO化学指标参数,分别 了1991-1996年厦门西港丰,平枯,3期水质的有机质污染和营养类型。根据西港水动力状况,分析了1995年西港水质在大小潮次,海水表层,底层有机质污染状况,通过盐度,,氨氮,浮游植物相关分析,阐述丰,平,枯3期海水质状况与陆源污染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西港Ⅰ区水质基本属于中度污染状态,Ⅱ区属于轻度,中度混合污染状态。丰、枯水期水质主要受点源污染及海  相似文献   

6.
厦门海域水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7.
厦门海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丽珍 《福建环境》2002,19(5):35-37
介绍了厦门海域目前的基本状况,对海域发展的三个可行的方面进行了解析,并提出海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8.
厦门海域属开放性海域,潮汐属半月潮型,一般大潮升5.65米,小潮升4.69米。年降雨量约1260毫米,流入厦门港湾的最大河流为九龙江,年迳流量达117.48亿立方米。厦门岛周围还有独居石矿床。由于海水的运动、河水的注入,厦门海域以外的放射性有可能到达近岸水域,同时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核能的开发利用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在医疗、科研,教学上的普及应用,有可能给厦门海域增加放射性的强度。为了发展国民经济,保护环境,造福人类,我们选择了天然放射性的代表核素之一铀和能反映天然本底及人工放射性污染水平的总β做为检测项目,于1982年8-12月对厦门海域的放射性现状进行三次调查,为评价海域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辽宁长海县海域营养状况季节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2007年1月、4月、7月和10月对长海县水域调查结果,分析并评价了该海域营养状况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长海县海域TN含量范围在211.26~1364.19μg/L,溶解态占43%~87%。总无机氮(TIN)是浮游植物生长吸收的主要氮源,长海海域TIN含量范围在2.85~359.98μg/L,占TN的16%~53%。NO3-N是TIN的主要存在形式,占61%~93%。不同的营养盐季节分布不尽相同。TIN季节分布表现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PO4-P季节分布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SiO4-Si季节变化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长海海域浮游植物在调查期间为P限制,且该海域属贫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厦门海域环境的现状,提出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天然良港。本文报道我们在1982年6月至1982年12月对厦门港海域36个测站水体、底质、生物体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的调查研究结果。从调查结果看来水体和生物体中各测站污染物含量差别较小,质量良好。底质中污染物的含量也不超标,但各测站有较明显的差别。厦门港根据海域的自然地理分为三个区(见图1),Ⅰ区为集美海堤以东海域包括01-10站,处于较开阔环境,简称东港区。Ⅱ区为集美海堤以西海域包括11-21站,处于较封闭环境,亦称西港区。Ⅲ区包括22-36站为九龙江河口区和外港区。我们用前文[1]所述的因子分析法处理水质中污染物含量的数据,发现水质因流动性大,各站位污染物含量变化不大,统计处理的结果无明显的规律性。上文已指出底质中污染物含量用Q型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表明36个测站表层沉积物大体可分成二类,一类沉积物粒度较细,有机质、硫化物,重金属含量较大,以西港区较封闭环境为代表。另一类沉积  相似文献   

12.
厦门西海域磷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综合了厦门西海域P的研究结果。在分析水体和沉积物中各形态P的含量及变化的基础,对P循环体系作了全面探讨,着眼于海水-生物-颗粒物、海水-沉积物界面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九龙江水,污水的输送和大气的沉降。P与赤潮的关系也在此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曹妃甸港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2005年7至8月对曹妃甸港海域海水和沉积物的调查,对该海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初步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海水主要受到了石油类和重金属(Zn、Cu、Pb)污染.  相似文献   

14.
对铝合金型材、铜合金构件、5种波纹管和5种钛合金焊接件等在厦门海域进行了自然环境试验。试验1年后发现:各种钛合金构件和铝合金型材均有优良的耐蚀性能,自然环境中暴露1年后,钛合金构件表面仍保持原有的金属光泽;铜合金构件能较好地防止多种海生物的附着;而不锈钢在海水中易产生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15.
厦门海域有机磷农药污染现状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北方某城市自来水厂水体中的4种卤乙酸浓度水平进行了检测.以黄河水作为原水,经常规工艺处理后的饮用水中卤乙酸的最大浓度水平为79.31μg·L-1,超出美国EPA提出的饮用水中卤乙酸浓度水平的限定值;进而对常规工艺的氯化作用做了进一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预氯化对卤乙酸的产生起主导作用,增大了饮用水中卤乙酸的含量.探讨了由高锰酸钾预氧化、气浮、过滤、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氯氨消毒组成的深度处理工艺对卤乙酸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经深度处理后的出厂水中卤乙酸含量从常规工艺的79.31μg·L-1降为3.92μg·L-1,有效地控制了卤乙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厦门 域环境的现状,提出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厦门港西海域的磷、氮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厦门西海域中磷、氮的含量进行了定点周年(逐月)观测,分析了磷、氮含 量的季节变化,同时对磷、氮含量的变化与赤潮发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厦门西海域沿岸带环境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问题的提出在区域性环境管理规划研究过程中,常常存在对其中一系列给定环境单元进行合理区划问题,这是区域环境质量研究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因此,有必要通过大量实际社会调查,掌握区内各有关社会要素的定量数据,从而通过相应的模型研究和数值运算,得出合理的环境区划方案。厦门西海域是厦门经济特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目标之一,保护该海域水质,对于  相似文献   

19.
厦门海域海上污染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1998年,对厦门海域港口码头、船舶以及海水养殖等主要海上污染源进行了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港口、船舶排放入海的石油类达148.8t,远远超过工业污水中油的排放量;海水养殖排放的无机氮和地磷分别达538.4t和200.4t;P的排放量已超过生活污水,几乎与城市污水排放P的总量相当。海上污染源污染负荷比占12.3%,大于工业污水,已是污染物的主要入海途径之一,是影响厦门海域环境质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强源。  相似文献   

20.
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及相关理化因子,研究2002~2004年间,厦门港浮游植物的P生理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厦门港总APA变化范围0.92~9.50 nmol/(L.h),在不同的季节及区域,浮游植物遭受不同程度的P胁迫。厦门外港的年平均APA高于西港和浔江港,表明浮游植物遭受的P胁迫程度较深。在厦门港赤潮爆发时,P将成为浮游植物进一步生长繁殖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