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铬和铬的化合物均为有毒物。三价铬和六价铬最为常见。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大100倍。因此,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都规定了水体中六价铬的最大允许浓度。目前,国内外水中铬的标准物质均为总铬标准物质。三价铬和六价铬共存,且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FeSO_4、K_2HPO_4、EDTA二钠、Na_2S、膨润土、粉煤灰、Ca(OH)_2和水泥8种药剂分别对铬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考察这8种药剂对不同养护时期(7,15,28d)铬污染土壤浸出液中总铬和六价铬的稳定效果,以及对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FeSO_4对铬污染的稳定化具有很好的效果,浸出液中总铬和六价铬含量分别降低到2.21,0.76mg/L以下;硫化钠可以使浸出液中总铬和六价铬含量降低50%左右;EDTA二钠对于六价铬有明显的去除作用,但对总铬去除作用不明显。其余几种药剂中,氢氧化钙效果稍微好,其他药剂稳定效果较差。硫酸亚铁和硫化钠对铬土pH影响较大,经过28d修复后也未恢复到原土pH值水平。经过EDTA二钠、氢氧化钙和水泥作用的铬土在第28天的pH值接近原污染铬土壤。其他药剂对土壤pH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六价铬的测定,对清洁水样普遍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但对于有颜色的水样,特别是深色水样,该法就不适用了。若以化学氧化去色能满足脱色要求,且若不先分离不同价态的铬,就采用氧化除色、则三价铬便转为六价铬、故测定结果为总铬。铬溶液中,六价铬主要为 CrO_4~=、CrO_7~=阴离子、三价铬是以Cr~(+3)阳离子出现,可先  相似文献   

4.
铬渣对地下水、土壤、蔬菜污染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沈阳市化工石油厂(现为石油化工二厂),在60年代产生废铬渣6000余吨.由于铬渣堆放不合理,经过风吹雨淋造成了周围环境污染,导致了沈海菜田的地下水.土壤、蔬菜受到严重污染.通过专项调研,全面剖析了铬渣中的六价铬对地下水、土壤、蔬菜的污染规律.  相似文献   

5.
硫酸亚铁还原法除地下水中六价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受铬污染地下水的治理方法和技术,发现地下水中六价铬在中性条件下很容易用亚铁除去,Fe(Ⅱ)/Cr(Ⅵ)(摩尔比)为3,六价铬去率达100%,反应速度快,可数分钟内完成,Fe(Ⅱ)还原Cr(Ⅵ)可采用接触过滤,不需反应池,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   

6.
解毒铬渣浸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柱子法和间歇法分别对干法和湿法两种解毒铬渣浸出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铬渣在浸出过程中总铬和六价铬的释放模式,该模式可用于预测堆存的铬渣在自然环境淋浸过程中总铬和六价铬的排污量.  相似文献   

7.
铬渣中含高浓度的六价铬,属于危险废物,未经无害化处置的铬渣泄露将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破坏生态环境.经银河化学公司研发的干湿法结合的“增压隔氧法”解毒工艺处理后,铬渣样品中总铬、六价铬去除率达99%以上.解毒后铬渣样品中总铬、六价铬含量满足《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T/T 301-2007)要求.铬渣解毒后不属于危险废物,可以综合利用于水泥混合材料生产中.  相似文献   

8.
两段式还原工艺处理铬渣的生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焦亚硫酸钠和硫酸亚铁将铬渣中的六价铬进行两次溶出和两次还原,解毒后铬渣中总铬含量≤1.5 mg/L,六价铬含量≤0.5mg/L,远远低于HJ/T 301—2007《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暂行)》铬渣以一般工业固废进行固化填埋标准浓度值。该工艺技术解毒彻底,无返铬现象,过程简单,处理成本低,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铬(Ⅵ)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土著微生物对六价铬污染土壤的还原实验结果,对还原前后土壤中有效铬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还原后土壤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暴露,检测了土样中六价铬浸出毒性,结果表明,经过土著微生物还原后的土壤中,水溶性态铬与可交换态铬都得到了显著的降低,而且土壤浸出液中的六价铬也在不断地降低,说明微生物对六价铬的还原不仅能显著降低其毒性,而且还原产物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米糠在微波条件下解毒铬渣中六价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渣中含有毒性较强的六价铬化合物,其严重污染环境。为探讨米糠解毒铬渣的可行性,以米糠作为解毒铬渣的材料,在微波条件下对铬渣中的六价铬进行解毒实验研究。利用正交实验对铬渣中六价铬的去除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单因素实验进一步研究确定了铬渣中六价铬去除的最佳条件,并对解毒后的含铬米糠是否具有危险废物的浸出毒性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当米糠与铬渣质量比为2.5:1,微波作用时间为5min,微波功率为900W时铬渣中六价铬的去除率最大,为72.2%,且解毒后米糠中六价铬的浸出较小,低于国家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相似文献   

11.
六价铬对人体急性与慢性危害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价铬是铬的一种存在形式,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必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科学处理工业废物,控制铬的排放标准。本文通过对六价铬的介绍,应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了六价铬对健康的危害,提出了测试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帅霞  陈勇  陈亮 《环境工程》2013,(Z1):527-529,617
比对了多种还原剂处理六价铬的解毒效果,确定了焦亚硫酸钠、硫酸亚铁两段式还原处理铬渣浸出液中六价铬和总铬的还原剂投加顺序和投加量。结果表明,该技术能使解毒后铬渣中Cr6+浓度达到0.17 mg/L,满足HJ/T 301—2007《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暂行)》解毒后铬渣六价铬≤0.5 mg/的要求,且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解毒彻底,可为该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电镀含铬废水的处理和利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论述了电镀含铬废水的处理和以铬污泥为原料制取红帆钠的原理和条件。经处理后的废水Cr(Ⅳ)、Cr(总)含量均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产生的铬污泥可用于制取红矾钠,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整个流程简单,铬的转化率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水和废水分析方法第四版》中,用过硫酸铵氧化硫酸亚铁胺滴定法测定总铬,此方法检出限为大于1 mg/l,远高出了一般工业废水总铬的测定值,不适用于测定一般工业废水总铬(小于0.5 mg/l)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总铬又易生成棕色的二氧化锰沉淀。因此,采用强酸消解废水样,用过硫酸铵氧化三价铬成六价铬,在硝酸银的催化作用下,以硫酸锰做指示剂,酸溶液中,过硫酸铵氧化三价铬,用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有很好的效果。这样大大降低了方法检出限(0.003 mg/l),易操作,方法简单,准确度高,满足了废水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陈佳  田永强 《环境工程》2020,38(6):24-27,57
为研究典型制革污泥堆场区域污染情况,以浙江海宁某制革污泥堆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制革污泥堆场土壤和地下水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土壤中无机污染很小,而总铬、六价铬和铅含量较高。污染土壤中铅和总铬含量分别是工业用地规定值的2.82,7.03倍,而六价铬最高含量为管控值的2.8倍。地下水中氨氮含量超标严重,达到1268.0 mg/L,是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工农业Ⅴ类用水下限值的845.3倍,六价铬的含量<0.004 mg/L。此外,各取样点六价铬和总铬含量的垂直分布显示较大的差异,也与某些制革污泥堆场的重金属垂直分布规律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对活性炭与水合肼的相互作用;活性炭对六价铬处理效果的影响;水合肼对六价铬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二者联合使用时六价铬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室的研究和探讨.并且通过小型流动连续试验进一步证明,在活性炭的催化和吸附作用下,采用水合肼作还原剂,可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并生成氢氧化铬沉淀除去,使处理后排水中六价铬的含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0.5mg/l),并能使处理后的水循环使用,实现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17.
铬污染土壤的药剂修复及其长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增俊  夏旭  张旭  李广贺  姜林 《环境工程》2015,33(2):160-163
利用不同投加比例的硫化钠及连二亚硫酸钠,分别对不同类型的铬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处理,通过土壤总铬及六价铬浸出浓度的测定,研究了供试药剂对铬污染土壤的短期(3 d)和长期(1.5 a)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铬污染土壤的稳定化均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在短期内快速降低总铬和六价铬的浸出浓度,其效果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在长期稳定过程中,不同药剂不同投加量的的稳定化效果进一步提高,且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正> 含铬废水的成分中,六价铬含量高,毒性大。研究表明,高浓度的铬是有毒的,可引起突变、致癌和致畸。毒性的大小依铬的浓度而定。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高100倍。实践证明,若水中六价铬的含量超过0.1mg/l,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国家规定饮用水中六价铬的含量不超过0.05mg/l;地面水中不超过0.1mg/l;工业废水中不超过0.5mg/l。而镀铬清洗水中六价铬含量一般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十倍至数百倍,而一些铬酸盐生产厂的废水中含铬量竞达几千毫克/升。大量的铬进入水体,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总铬分析方法的改进试验。经过多次试验,将废水中总铬分析方法的消解-氧化操作步骤作了部分的改进后,其分析结果与标准方法(国家环保局的《水和废水的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由于本方法不易造成总铬成份的损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精密度和稳定性,简化操作,缩短分析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试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树脂——活性炭——隔膜电解法是一种对电镀车间综合性铬废水的处理工艺.它利用阳树脂的离子交换性能将废水中的重金属阳离子除去;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废水中的六价铬除去,使综合性铬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六价铬离子含量处理到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净化后的水可回到车间循环使用.树脂饱和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