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推行中水回用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水回用在我国刚起步,政府应尽快制订出相应的标准和措施,大力提倡、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中水回用,以降低城镇供水压力和用水成本支出,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泰安市水资源和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现状,以泰安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中水回用项目的工艺设计以及应用,探讨了实施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并对中水回用提出了几点措施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水回用工艺作为我国减排水资源回用技术技术,为我国水资源利用工作带来了强大的动力。本文将针对中水回用工艺内涵以及中水回用工艺应用创新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探究出中水回用工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开展分散式中水可行性研究,需要考虑中水原水与回用需求的数量、空间分布及平衡关系。论文以南京市住宅区为例,探索了基于IKONOS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估算中水回用空间分布的方法。通过引入单位面积用水定额,将遥感和GIS 分析得到的用地信息与中水原水产量和回用需求关联起来,计算了研究区域中27 个地块的中水原水产量和回用需求量,并分析了两者在空间上的水量平衡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存在较大的中水原水供给潜力3.52 L/(m2·d)和较大的利用需求5.37 L/(m2·d)。住宅小区的单位面积原水产量与其建筑容积率成正比;以中高层住宅区为主的地区,中水原水产量能够基本满足本地区的中水回用需求。因此,在这些地区建立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可减少废污水排放,节约自来水取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中水水量稳定,处理达标后的中水可回用于工业冷却、农业灌溉、城市杂用及河流景观补水等方面。中水回用对缓解城市干旱缺水具有一定作用。以近年来南宁市遭遇的干旱为依据,阐述了中水回用的必要性。介绍了南宁市水资源及中水回用状况,分析中水回用存在问题,提出了南宁市中水回用对策。根据南宁市污水处理厂及潜在中水用户分布,结合南宁市各行业用水实际情况,南宁市中水宜就近回用作工业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也可由罐车输送用于道路冲洗及城市绿化灌溉。  相似文献   

6.
秦皇岛市中水回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是良好的中水水源.秦皇岛市中水回用适合采用直接回用的方式.目前,中水回用技术比较成熟,确定中水回用方向和标准,解决好水源质量、技术保障、融资等问题,有计划地实施中水回用,有利于中水更好地服务于秦皇岛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水回用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中水回用的发展和现状,总结了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并指出MBR工艺和CASS工艺因其独特的优点在中水回用领域中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中水回用实践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指出在中水回用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生态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水回用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中水回用的发展和现状,总结了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并指出MBR工艺和CASS工艺因其独特的优点在中水回用领域中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中水回用实践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指出在中水回用过程中尤其需注意其生态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之下,中水回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分析了佛山市目前供水存在的问题和中水回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中水回用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全市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缓解污水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沈阳市在今后5~10a内将建成中水回用系统,使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50%.结合沈阳市中水回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全市中水供应能力及市场需求,进行了2010年相应指标的预测,同时探讨了沈阳市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荆勇 《环境保护科学》2013,39(1):22-26,44
结合蒲河水生态修复目标和要求,对蒲河水源的构成与分布、水域类型分类与功能变化以及生态水需求与补给能力的矛盾和问题等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关键问题并结合蒲河实际状况,提出水资源科学调控与水质安全保护系统工程建设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水环境保护的深化加拿大逐步完善政府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和法律法规,建立联邦、省、市3种政府分级管理及各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体系,在城市和城市间制水供水、排水服务及对企业污管理上引进了市场机制,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景观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城市景观水体由于水质恶化而渐渐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要从根本上保证水质需采取一定的水源保护和水处理措施。在景观水处理中,适用于景观水处理的工艺有很多,但工程实施中需要对其进行选择、优化、组合。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景观水处理也必将成为继生活用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后的又一给水处理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对人类安全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丰富的.但水不等于水资源.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人类需求的不断膨胀以及水资源污染等,造成了水资源的短缺.水资源关乎着人类的安全:冲突、战争因水而起;水污染威胁人类健康;水资源缺乏威胁着食品(粮食)安全;水资源制约着经济乃致社会的发展,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因此,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国际组织采用法律手段对水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特别是依法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鉴于我国新水法的颁布与实施,结合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进一步研究建立水资源的物权法律体系,从而在水资源领域以水权为价值取向,健全和完善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以实现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调整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用水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水环境质量的普通恶化又使人们不得不考虑饮用水的安全性。在简介了我国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文中阐述了水质问题的重要性和我国水体环境质量的严峻性,指出了水质问题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直接地丰人们饮用水的安全性,已成为进入21世纪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矛盾;在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水质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政策、经济等方面,着重探讨了加强水质管理与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保证饮用水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连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资源可用的战略高度,从生命之源-水入手,较详细地分析了大连地区水危急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从而,较全面地论述了大连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标杆管理的思想,在城市分类的基础上,根据统计分布规律引入"上临界"和"下临界"概念,建立城市水效标杆。应用水效标杆对城市水效评估的结果表明,2007~2013年间,万元GDP水耗、人均综合水耗、万元工业总产值水耗和人均生活水耗4项城市水效指标的标杆上临界值、下临界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万元GDP水耗上临界值、下临界值年均下降率分别为11.65%和13.08%,万元工业总产值水耗的上临界值、下临界值年均下降率分别为17.61%和18.53%,年均下降率都超过10%,表明我国城市水效总体不断提升。建议进一步完善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公开,建立基于标杆管理的城市水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各主要地市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乐  吴宜进  毕旭 《环境保护科学》2012,38(3):82-86,94
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人口数量压力、水资源数量压力、水环境压力、水资源技术压力、水资源经济压力和水资源紧缺压力6个角度对2009年湖北省各主要地市的水资源压力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内,武汉市水资源压力最大,鄂州次之,宜昌和黄石市等水资源压力相对较大,黄冈、荆州和十堰市等水资源压力相对较小;武汉市的人口数量压力和水资源紧缺压力大,鄂州市的水资源数量压力大,宜昌和十堰的水环境压力大,随州和黄冈市的水资源技术压力大,孝感市水资源经济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日益凸显的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与效益低下等水危机,对我国近年来出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称"水十条")等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与研究进展及国外在水环境管理方面经验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水十条"实施后在水资源管理、水生态安全、法律法规与执法监管、资金投入与激励机制、技术推进与公众参与等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推进重点工作,提出具体措施包括以协作机制优化区域流域水环境管理,完善水权交易并规范绿色投融资体系,创新水文化建设与公众参与模式,优化分区、分级、共治的水环境管理法规与执法支撑体系,强化信息化、集成化的水环境管理与应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