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东学 《环境保护》2007,(5B):26-31
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5%的人口,不仅要保障土壤生态环境的质量,而且还要确保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土壤环境安全是整个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城镇建设可谓日新月异,而随着城市规划的确定,城市扩容、功能区明确、布局调整,使得许多化工厂、农药厂、钢铁厂、金属冶炼、电镀和机械加工厂等大量排放危险废弃物的企业从市区迁到郊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油库、加油站、垃圾填埋场等自城市中心搬迁或关停,这些企业搬迁或关停之后会变成生成分复杂的污染物污染场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土壤监测是避免场地污染事故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程序及方法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的重要环境问题,而区域地质高背景是土壤重金属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黑色岩系风化土壤普遍存在重金属富集的现象,潜在生态环境风险较高,但目前农产品重金属富集的基础数据较缺乏,限制了黑色岩系地质高背景区的土地安全利用与农产品安全生产.对重庆典型黑色岩系地质高背景区313件土壤和289件主要农产品重金属的富集特征、污染风险和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我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和重庆市表层土壤,研究区土壤Cd、 Cr、 Cu、 Zn和Se富集,Pb不富集;其中98.7%的土壤Cd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47.3%的土壤Cd含量超过风险管制值,Cd的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最高,是研究区土壤的特征污染物.土壤Cd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存在(40.6%),其次为残渣态(19.1%)和弱有机结合态(16.6%); Cr、 Cu、 Pb、 Se和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Se和Cu的有机结合态、 Pb的铁锰结合态也占较高比例;说明Cd的迁移能力和活性高于其它重金属.研究区主要农产品富集重金属的能力较弱,约18.7%的农产品Cd超标,超标倍数相对较低,重金属污染风险较低.研究可为黑色岩系地质高...  相似文献   

4.
地块尺度重金属污染风险耕地安全利用区划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锐  余京  李瑜  周皎  贾中民  余飞  张云逸  蒋玉莲 《环境科学》2022,43(8):4190-4198
耕地安全利用是保证粮食安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为解决污染风险耕地安全利用与修复治理过程中技术措施选择盲目的问题,在重庆市黔江区鹅池镇采集表层土壤样品244件和水稻-根系土样品100套,在分析土壤和水稻中Cd、Hg、Pb、As和Cr这5种重金属含量及土壤中氧化物、有机质和pH等指标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和地统计分析法建立预测模型,并为地块赋值,结合地块中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全量、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及土壤pH,给出相应的地块尺度耕地安全利用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以酸性和强酸性为主,Cd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的比例分别为33.61%和2.05%,Cd有效态占比为60%,水稻Cd超标率为28%,研究区存在明显Cd的生态风险.土壤Cd有效态主要受到土壤Cd全量和pH的影响,水稻中Cd的富集主要受到土壤有机质、Mn和CaO含量的影响.区划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以优先保护类为主,占比为59.30%;安全利用类占比为40.44%,其中安全利用(IAa)、安全利用(IAb)、安全利用(IBa)、安全利用(IIAa)、安全利用(IIAb)、安全利用(IIBa)占比分别为19.49%、8.01%、1.43%、7.04%、1.41%和3.06%;严格管控类占比为0.26%.该方法将土壤及农产品的安全风险相结合,并针对性给出安全利用建议,为因地制宜地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崇贤镇土壤频繁遭受工业企业污染的实际情况,对其辖区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开展检测,进行污染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崇贤镇土壤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镉、汞、镍和锌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土样超标率分别为19.7%、14.2%、12.2%和2.9%;土壤污染综合指数≦0.7(清洁)的土样占54.0%,在0.7~1.0之间(尚清洁)的土样占35.8%,在1~2之间(轻度污染)的土样占10.2%。并提出了整顿供应污染企业、实行污染土壤修复、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准确评价地块尺度的农田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识别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对农田土壤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经长株潭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试点调查发现,湘潭县部分远离工矿企业的地块存在成因未明的重金属Cd污染,文章选取湘潭县Y镇某Cd污染水田地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基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UNMIX模型,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识别其污染成因。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环境整体处于中等风险状况,水田土壤中元素Ni、Cr、Pb、Zn、Cd、Hg、As的含量均值分别达到了湖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的149%、158%、246%、144%、554%、274%、135%,以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作为标准,Cd的点位超标率达到了45.83%,综合污染指数达到了2.27,污染较为严重;(2)UNMIX模型对地块尺度的农田重金属污染源解析问题具有适宜性。Ni、Cu、Cr、Pb、Hg、As含量变化主要受土壤自身理化性质的影响,而土壤中Zn、Cd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无序的农业投入是造成Cd污染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化和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城镇工企业搬迁或遗留造成的工业废弃地数量与日俱增.工业废弃地受到原生产活动影响而遗留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直接利用会给公众带来健康危险并威胁生态环境,开展对工业废弃地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工作迫在眉睫.文章分析了中国工业废弃地土壤中铬的主要来源、存在形态和危害,国内外工业废弃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工程实践进展,并分析了工业废弃地铬污染土壤未来修复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同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是困扰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农田土壤重金属监测及治理工作意义重大.文章以某市城郊农田土壤监测为例,分析了农田土壤监测的步骤及内容,并提出"源头防控-过程阻断-末端修复-安全利用"的综合防治模式,对实时掌握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并做好相应治理,确保粮食安全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与土壤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均衡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绿色农业产地生态环境安全与污染进行有效的研究和控制。本文主要分析绿色农业产地生态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首先分析当下农业发展绿色农业产地生态环境安全与污染的现状,然后提出加强绿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和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砷是我国污染地块最常见的污染物,具有分布广、毒性强的特点,砷污染土壤所引起的生态风险和环境安全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实证研究是完善环境监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目前鲜有全国砷污染地块的总体研究。该文以2012-2021年221个砷污染地块为研究对象,分析污染地块的空间分布、污染特征、修复目标值和治理修复技术,探究砷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的科学特性与技术监管方式。结果表明,全国砷污染地块分布较集中,61.1%分布在重庆、上海、广西、浙江、江苏和贵州等经济发达或地质高背景地区;地块原址企业90.5%属于制造业,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是重点关注的行业类别;规划用途最多的类型为居住用地,占比63.8%,此类地块原址企业多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高污染行业,重金属、多环芳烃、石油烃、氯代烃复合污染发生频率高。砷修复目标值主要引用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占比84.2%。砷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技术以固化稳定化和水泥窑协同处置为主,应用频率分别为53.1%和35.0%;早期砷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技术以固化稳定化为主,20...  相似文献   

11.
稻田土壤Cd污染与安全种植分区:以重庆市某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稻对土壤中Cd的富集积累能力强,开展稻田土壤Cd污染与安全种植分区研究对于区域土地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重庆市某区22个镇同步采集稻田土壤-水稻样品300套,测定土壤pH、Cd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糙米Cd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生物富集系数和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土壤Cd污染状况;结合土壤和糙米Cd污染指数进行水稻安全种植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稻田土壤总体偏酸性,Cd全量为0.09~1.60 mg ·kg-1,超过风险筛选值的点位占35.0%;糙米Cd含量为0.002~0.808 mg ·kg-1,超过食品安全限量值的点位占13.7%.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糙米Cd含量与土壤Cd全量、有效态Cd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污染评价显示,稻田土壤呈现明显的Cd累积,部分土壤表现为轻-中度污染;糙米对土壤Cd的富集系数为0.004~1.72.研究区稻田土壤总体为安全或基本安全,低风险区在南部、西部和东部均有分布;中高风险区面积较小,主要分散在8个地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壤环境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它,就没有一切”。土壤作为作物载体,它的环境质量直接维系着农产品安全,对人民身体健康影响深远。在我国所面临的人口、粮食、生态环境问题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更为严峻的同时,确保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安全是保障整个生态环境安全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因此,土壤污染及其环境安全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就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土壤环境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加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石油的开采、运输等过程中,由于原油泄漏而产生的石油污染土壤会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相比细菌降解修复和化学氧化修复,中低温热解修复是一种高效、经济的修复方法.然而,国内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热解修复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却较少.本文先以模型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初始含油率(5%、10%)、热解温度(375、400、425、450 ℃)、热解时间(30、60 min)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脱除率的影响,采用FTIR、元素分析、原油四组分分析、荧光显微镜观测等方法确定了热解过程中石油的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及沥青质的转化方式,提出了石油污染土壤在形成和热解过程中石油的四组分吸附、脱除途径模型,并通过XPS、TEM等表征手段确定了最佳修复条件.结果表明,在425 ℃下热解30 min后,污染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率在99.40%以上,残存TPH含量低于GB I类用地风险筛选值,且修复后土壤中的残炭非常稳定、无害,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还选取了新疆油田、长庆油田的场地石油污染土壤在最佳修复条件下进行处理,发现石油烃脱除率均在99.60%以上,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结果也表明处理后的土壤肥力恢复到了污染前的水平.本研究结果将为我国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热解修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江阴市耕地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阴市在2004年对全市耕地和灌溉水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通过对土壤和灌溉水进行综合污染分析,结果表明:全市90%以上的耕地污染水平为安全、清洁,符合绿色食品产地条件标准;97%以上的耕地符合或基本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受污染的耕地面积不足3%,其中,轻污染的占2.08%,重污染的占0.69%。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药、杀虫剂的大量施放,土壤重金属污染也正在日益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利用土壤动物监测这些污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陆生无脊椎动物对于监测土壤重金属污染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陆生无脊椎动物监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污染土壤稳定化全生命周期分析,确定碳排放核算边界,提出碳排放计算方法.稳定剂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稳定化土壤处置是污染土壤稳定化主要碳排放来源;方案设计、稳定化土壤养护和工程验收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较小.基于提出的碳排放计算方法,评价了某砒霜厂遗留地块污染土壤原地异位稳定化的碳排放.结果表明,该工程总碳排放量为421516.31kg,稳定化每吨污染土壤的碳排放量为34.78kg;稳定剂原材料产生的碳排放是稳定化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占总碳排放量86.26%;其次为稳定剂原材料和稳定剂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占总碳排放量10.82%.据此,研发低碳稳定剂和缩短材料运输距离是污染土壤稳定化碳减排的2个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陈丽红  曹莹  李强  孟甜  张森 《环境科学》2023,44(12):6894-6908
通过收集国内各地区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抗生素的最新污染数据,试图从全国尺度范围进行分析,以反映我国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状况,并利用风险商值(RQs)评估抗生素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我国各地水体、沉积物和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抗生素污染,南方地区水体污染较为严重,而西部地区则较轻.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水体中红霉素、罗红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磺胺甲唑和诺氟沙星是高风险污染物,占比为20.9%,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北、浙江、四川、广东、海南、江苏和江西等地;江河沉积物中,诺氟沙星是高风险污染物,占比为11.1%,主要分布在黄河、海河、辽河和珠江等地;养殖场沉积物中,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诺氟沙星是高风险污染物,占比高达72.5%;土壤中,四环素和金霉素是高风险污染物,占比为28.6%,主要分布在辽宁、四川、天津和山东等地,以上高风险区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抗生素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土壤是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土壤环境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甚至关系到社会发展与稳定[1].近年来因工业污染导致的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对涉重企业周边土壤环境状况调查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调查某金矿采选企业各功能区分布,特征污染物,重金属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发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水体为主,说明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我国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法规和技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百色市工业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完善我国实地的不同的PAHs污染特征数据库,系统采集了百色市5个工业区表层土壤样品,利用HPLC分析了16种US EPA 优控PAHs的含量和组分特征,运用同分异构体比率法和主成分因子载荷法揭示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工业区土壤中PAHs总含量范围在18.7~6437μg/kg之间,电厂2土壤中PAHs平均含量最高,达1923.4μg/kg.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处于中高等污染水平.5个工业区表层土壤样品中PAHs的残留大小顺序为:电厂2>电厂1>炼油厂>润滑油厂>水泥厂;电厂2、电厂1、炼油厂和润滑油厂4个工业区土壤中PAHs污染以4环为主,毒性较高的4环和5环PAHs均高于其他环数PAHs;水泥厂附近土壤中PAHs污染以2、3环为主.研究区域内土壤中Baa、Bkf、Chr和Fla等单体超标严重.工业区土壤中PAHs污染主要来自于燃烧源、石油源及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源,燃烧源贡献最大(占45.0%),石油源和燃烧源混合贡献率为36.8%,而石油源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占1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